張雪梅
摘 要: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們展開高效的信息技術學習。教師可采用任務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通過開展信息技術活動放松學生學習壓力,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0-0081-01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充斥著信息和網絡的影子。也正是因為信息技術水平的普及,使得社會對各個專業(yè)學科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學習是貫穿學生們所有學習生涯的重要素質教育課程之一,學生們從小學到高中階段所接受的信息技術學習知識都在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越來越煩瑣,尤其是到了大學階段,信息技術還會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出現在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涯中。由此看來,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發(fā)展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本文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采用任務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以實踐操作為主的學習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任務教學情境”,以完成任務的方式來調動他們的探究學習積極性,進而讓他們在每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理論知識加以應用,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們知道本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任務是掌握文字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讓學生們在電腦上觀看教師的遠程操作效果,進而讓學生們跟著教師的操作過程來熟悉文字和表格處理的步驟。教師演示結束之后便可以解除電腦遠程操作功能,給學生們布置一個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題目,讓學生們在任務中結合教師的操作方式,利用網絡資源的方式來展開設計。這樣,不但可以在理論學習之后第一時間讓學生們借助實踐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而且還能在任務教學情境中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以此幫助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任務操作過程中。
二、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在機房上課,每個學生面前都有一臺電腦,很容易擋住與教師交流的視線,導致在機房聽課的時候特別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聽課質量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技術課堂的整體學習效果,使得個體影響整體,導致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效率總是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師不能改變機房的設置,也不能總是提醒學生注意聽課。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例如,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信息技術學習基礎,將學生分成兩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即教師在課堂中布置兩個學習任務,這兩個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是根據這兩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創(chuàng)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使用15分鐘來講課,剩下的30分鐘平均分配,每個小組都擁有15分鐘的實踐操作時間,這樣的分組教學模式不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進而有效地督促所有學生都能夠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得到實踐操作的機會。
三、開展信息技術活動,放松學生學習壓力
受高考的影響,高中階段已經成為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階段,在這一階段,各個學科的學習難度和枯燥性給他們制造了十分巨大的學習壓力。在這一基礎上,如果信息技術課堂也給學生們制造一定的學習壓力,那么學生們的高中學習生涯將會變得苦不堪言。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活動來豐富信息課堂學習內容,以聯機游戲競賽等方式來放松學生們的心情,讓他們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做到“勞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破案等懸疑類的游戲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使得他們能夠在游戲中不斷發(fā)散思維,與身邊的同學一同對各種案件的細節(jié)進行討論,進而不斷活躍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氣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考查反應能力的游戲來測試學生們的敏感程度,以此在反應訓練的過程中不斷觸動學生們的笑點,使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快樂。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改變信息技術課堂在學生們心中的印象,使他們在今后的課堂學習中能夠對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期待。
總之,信息技術是現階段科技進步發(fā)展大背景下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科目。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會一定的操作技能,不但可以為今后更深層次的計算機學習打好基礎,而且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電腦來輔助生活和工作,真正體現科技的力量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白珍,李辛.項目活動設計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數據的統(tǒng)計與分析》教學設計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04).
[2]解月光,楊鑫.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信息意識素養(yǎng)解讀及教學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7(12).
[3]王海燕,梁敏.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識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以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