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
【摘要】 要想國家實力能位居世界前列,就必須有優(yōu)秀的人才,而優(yōu)秀的人才正需要當代教師將其培養(yǎng)起來?!吧倌陱妱t國強”,這句話一點不錯,而現(xiàn)在依舊存在的一些貧困地區(qū)農村的孩子,卻因為教育落后等原因不夠“強”,讓這些孩子也“強起來”,國家才能在各個方面真正地崛起與發(fā)展。初中生便是青少年的代表,是有能力成為支撐起時代的人,通過在貧困地區(qū)農村的初中語文課進行對貧困區(qū)學生的培養(yǎng),是當代教育值得思考和實踐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初中 語文教師 專業(yè)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247-010
教師這個職業(yè)與別的職業(yè)不同,它是一種職業(yè),也是一個“特別的學位”,因為作為教師,是要終身學習、終身進步的,甚至連課堂都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一位教師從初入職場到成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個體,需要不斷接觸新的知識、了解新的情況與信息、提高專業(yè)能力,以豐富其內涵。在教師隊伍中,有一支比較特殊的教師團隊,即貧困地區(qū)的教師,這些教師更是承擔著重任,要將本來基礎就可能比其他人薄弱的學生們培養(yǎng)成一個個優(yōu)秀的棟梁,這就需要他們具有更高的專業(yè)能力,更加重視專業(yè)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
一、參加語文教研活動是提升能力必不可缺的環(huán)節(jié)
(一)參與語文教研活動可以在迷茫中確定自己的目標
入職之初,年輕教師難免會有疑問和迷茫,難免會摸不清楚努力的方向,而參與教研活動是消減疑問、確定目標的良好途徑。教研組的教研活動一般會總結之前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并分析新的教學形式,然后探討下階段的目標與方法,能很好地幫助教師定一個大方向、大目標。同時,由于教研活動有時還會進行課件制作、授課比賽等相關評比,這其中好的范例可以成為迷茫期教師的方向與目標,幫助大家成為一名更優(yōu)秀的教師。
(二)參與語文教研活動可以取他人之所長納為己之所用
貧困區(qū)的孩子們可能會存在基礎薄弱的現(xiàn)象,也可能會因為生計所需對學習并沒有提起重視甚至是根本沒有興趣,因此更需要優(yōu)秀的、有教學方法和技巧的教師來對其進行正確方向的引導。在初中語文教師中,不乏知識儲備足、并且講課幽默風趣的優(yōu)秀教師,經常參與語文教研活動便能接觸到這些教師,跟著他們學習授課的技巧和語言風格?學生情緒的把握,幫助自己在日后的課堂中更好地把握課堂引導性。
(三)語文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對貧困地區(qū)教師提出“用心參與”的“要求”
由于教研活動是集體性質的,一般會以組為單位進行,所以可能會有教師因為不是“主要發(fā)言人”而產生懈怠的情緒和疲憊的狀態(tài),因而不能夠很好地參與,也不能夠認真聽取他人經驗并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內化。這樣一來,不管參與多少次活動,都不會有實質性的能力提高。因此,用心參與才是能在教研活動上學習與豐富自己的核心內涵。
二、老教師與新教師互助是進步路上的“加速帶”
由于教研活動舉行的頻率并不是很高,而教學生活則是每天都要進行的,所以除了參與教研活動獲取進步,教師們還需要更多的交流。新教師往往經驗不足,方向性不夠強,但是他們有著非常鮮活的創(chuàng)造力、擁有非常新鮮的信息庫、以及更容易和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能力。老教師雖然年齡較大,活力不足,但是具有豐富的經驗,遇事懂得如何更好處理,因此,新教師和老教師組成互助團隊,互相幫扶才能彌補各自不足,吸收對方所長,讓自己的教學及相關生活指導做的更加優(yōu)秀。
新老教師的互相幫扶可以形成類似“師徒”的機制,即老帶新。這樣一來,老教師因為肩有重擔,便會一定程度上克服從教多年后不可避免的帶來的疲倦感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建立起更強的責任感,使教學水平提高。而新教師也可以在老教師的監(jiān)督下,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獨當一面的教師個體,可謂是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了。
三、通過家訪了解學生情況,對口解決學生問題
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不同于其他孩子,他們不僅有學習上的問題,還會有生活上的障礙甚至由于家庭原因存在心理上的障礙,這些都會成為他們學習和進步路上的“絆腳石”,也屬于貧困地區(qū)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范疇。
要想從心理上疏導學生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切實地了解到學生的癥結所在,因此家訪這一活動必不可少,不僅要多進行,還要有質量地進行。對于家人不支持孩子上學,希望他們早日外出打工養(yǎng)家糊口的家庭,要幫助他們找到有效的資金支援途徑,并且逐漸向他們灌輸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心理可能存在問題的學生多加關心,并逐漸進行心理輔導;對于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敦促他們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把重點放在將他們培養(yǎng)“成人”上,幫助他們找到其他興趣與出路,幫助避免他們陷入一代又一代家庭貧窮的漩渦。
四、通過讀書實現(xiàn)成長
借助外力的幫助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自己是新教師時可以接受老教師的幫助從而逐漸成長,可當自己獨當一面時,就要找到自我促進與自我進步的方法。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錯的,書中有需要教師在成長路上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因此,讀書是教師成長的必要途徑。
要想通過書來實現(xiàn)進步,自然是要先學會如何讀書。泛讀自然是不可取的,走馬觀花地了解大意而不深入思考是不能增加思想深度、提高能力的。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對于教師讀書豐富自己來說,這個道理依舊行得通。因此,讀書要細讀,思考著讀,交流著讀,既給自己時間獨自思考,又尋找同伴交流學習,將讀書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可以說更需要教育,他們比旁人有著更強烈的念想要走出現(xiàn)狀,而作為貧困地區(qū)的初中語文教師,便承擔著將他們培養(yǎng)成人、幫助他們積累知識的重擔,因此更需要在教師的路上不斷進步,豐富知識、提升能力,成為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在貧困地區(qū)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
[ 參 考 文 獻 ]
[1]張世玲.淺談初中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方法與途徑C633.33.
[2]孫永紅.淺談促進促進初中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教研新課程(下).
[3]朱洪波.淺談初中語文后進生轉化的基本途徑與方法教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