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飛
摘 要:為了提升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從“評價內(nèi)容、評價形式、評價方法”三個維度,教給學生自主評改作文的策略,夯實學生自主評價的基石,保證評改落到實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評改興趣,提高其作文評改水平,增強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作文評改;“三維評改”模式;評改能力
長期以來,不少小學語文教師花大量時間與精力精批細改,從眉批、旁批到總批,兢兢業(yè)業(yè),既想通過批改把學生習作中的錯別字句找出來,又希望能在作文的整體篇幅、結構上進行方向性的引導,可收效甚微。有的學生看了評語也不懂再次修改方法,有的學生根本就不看教師的評語。發(fā)揮作文評價的正確導向功能,可以幫助小學生學習并掌握修改作文的能力,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針對這些現(xiàn)實情況,筆者從研究作文批改的形式與方式入手,以“評”為突破口,嘗試一種新的模式,以評促改,促使小學生在創(chuàng)新的作文評改模式中學會自我修改作文,在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
筆者把對小學生寫作要求的各種要素,分解成不同板塊,每個板塊都按要求設定相應明確的目標,形成一套校本作文評價標準,讓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在不同單元的作文訓練中,根據(jù)細致具體的校本作文評價標準進行作文修改。這套校本評價標準是多層次的,圍繞寫作的材料選擇、篇章布局、語言風貌三方面,重點分成評價內(nèi)容、評價形式、評價方法三個維度進行。
一、第一維度:評價內(nèi)容,提升評改能力的基石
評價內(nèi)容,由三個“引路”構成,即課文引路、生活引路和閱讀引路。引導學生對三方面獲得的作文材料而組合成的習作情況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整合語文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首先學會積累。從積累中學會選擇、對比、分析,從而增強評價能力。
(一)課文引路,整合課堂內(nèi)容學習寫作與評改
語文課本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精挑細選的范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可以通過課文的學習,對篇章布局、材料選擇、語言風貌等寫作方法有所習得。學生的模仿能力是相當強的,自己寫作的時候,會模仿或直接遷移課文作者的寫作方法,到了作文評改階段,學生也能根據(jù)學習過的課文知識進行判斷。哪怕最初學生的表現(xiàn)是稚嫩的,但有好的標準給學生作為參考,學生的學習一定有效。因此,我們要求授課教師必須把識字、閱讀、寫作等整合在一起,用課文引路,讓課文對學生的寫作產(chǎn)生影響,讓學生真正學會用課文、寫作文。比如,在學習《夏天里的成長》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從篇式、段式、句式、詞式四個方面去品味作者寫作的妙處。
篇式,采取的是總分式,一句話總寫,再從動植物、山水、人物等方面具體分寫。段式,既有總分式的段,也有并列式的段,還有類比式的段。句式,比較豐富,既有相似性的句式,也有變化性的句式。詞式,形容“快速”有“飛快地長”“跳躍地長”“看得見地長”等詞語。
(二)生活引路,學會觀察活用素材寫作與評改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边@就揭示了生活引路的重要性,我們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有了豐富的生活作為支撐,就不必擔心學生缺少寫作素材。當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寫作素材將源源不斷,評改也變得得心應手了。
例如,在評改《難忘的一幕》這篇作文時,一個學生提出建議:“我們平常的課堂上就有很多難忘的一幕。老師抽查背誦大家都很緊張;同學嘔吐了,大家都來幫忙;運動會上的精彩時刻;等等?!?/p>
(三)閱讀引路,好書充實寫作與評改“倉庫”
經(jīng)典好書、名家佳作等廣泛的優(yōu)秀書籍,蘊含著豐富的知識。讓學生從閱讀中汲取廣泛的寫作與評改知識。學校語文科組每年均安排好一年的讀書活動。長此以往,全校師生每天都能度過美好的閱讀生活,學生寫作與評改得到了不斷的充實。
在評改《特別的背誦》一文時,有學生就對課外閱讀中學到的描寫方法進行了修改。原文這樣寫“老師布置背誦任務,大家紛紛叫喊”,這位學生借用課外閱讀的知識,將這個句子改寫成如下的片段:老師布置了背誦任務,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有的同學大叫起來,有的同學趴在桌上,一臉痛苦,有的同學卻得意揚揚,大概是提前做好了準備。
學生的評價內(nèi)容是豐富而充實的,作為第一維度,是學生形成作文評改能力的重要基礎。
二、第二維度:評價形式,提升評改能力的保證
有了評價內(nèi)容,我們就引領學生進行評價操作,走進第二維度:評價形式。評價形式以專題評析、范文分析、問題剖析三種形式進行。專題評析,就是圍繞不同類型的寫作進行。記事、寫景、寫人、狀物、活動、實用、想象、讀(觀)后感等不同類型的文章,均有自己獨特的寫作特點。每次寫作訓練側重點不一,可選擇寫前或寫后,進行專題評析,讓學生清晰明白本次寫作的要求,更好地進行作文評改。以活動文章為例,學生是很喜歡記錄自己參加某項活動的過程,但苦于不懂如何寫清楚、寫感人,于是往往簡單介紹活動的經(jīng)過。在作文評改指導中,我們突出“活動專題”文章的特點:主題鮮明、活動過程清晰完整、關注細節(jié)描寫等。學生了解后,開始時往往能根據(jù)特點套用,后來練習多了,寫出來或改出來的文章,自然越來越好。在引導學生開展作文評改的過程中,范文分析與問題剖析同樣重要。這是學生具體了解寫作方法的關鍵所在。在作文評改指導中,范文給了學生很好的借鑒,問題剖析則讓學生知道什么不該寫,什么才是文章需要的,文章的精彩之處該如何展現(xiàn),等等。通過詳細清楚地了解,學生自己學會判斷、學會欣賞,修改自己或同學的作文,便會水到渠成。
第二維度重點以“分析”為核心,通過對不同類型優(yōu)秀范文寫作特點的學習與分析,讓學生學會判斷,這是提高學生作文評改能力的保證。
三、第三維度:評價方法,提升評改能力的策略
作文評價方法很多,我們在實踐中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自讀自評、微言共評、綜合師評、凍結延評等多種形式,根據(jù)需要靈活進行。
自讀自評,是教會學生讀自己寫的文章。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腦子往往以為自己已經(jīng)寫了想表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容,其實并沒有。寫作時,由于種種原因,語句不通順、用詞不當?shù)纫彩浅霈F(xiàn)在習作中。因此,讓學生養(yǎng)成自讀文章,并進行第一次的自我評改,這能不斷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微言共評,是充分利用網(wǎng)絡空間,在微信群里,充分利用團體的智慧和力量,把學生的習作片段節(jié)選共賞,同學、家長、教師一起點評和修改。學生也可以隨時上傳自己的習作,讓大家提評改意見,達到一文共改、共賞、共提高的目的。
綜合師評,是任課教師在綜合自評、共評等評改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意見,給學生適當?shù)脑u改建議。相對來說,這樣的評改建議有別于傳統(tǒng)教師批改作文所給出的評價。學生通過這些評改建議,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方法,更能理解需要修改的原因。
凍結延評,這一評價方法并不是每次作文評改都使用的,因需要而定。有時學生并不理解修改的必要,又或者在評改過程中,不同學生產(chǎn)生不同意見,各執(zhí)一詞時,在沒有確定如何修改文章的情況下,此文的評改可以暫緩,此為凍結延評。凍結延評,絕對不是不評改,而是給評改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在統(tǒng)一意見之前,教師盡量不要“一錘定音”,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能力。在評價方法上實行多元化,突破了師評方式。實踐證明,這是提高學生作文評改能力的有效舉措。
“三維評改”模式的研究,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大增強,有效地促使學生明白習作中的不足,提高了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葉松英.曲徑通幽處,春來花自開——一次“特殊”的作文評改帶來的習作革命[J].新作文,2021(34).
[2]黃燕真.小學作文評改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2(06).
[3]曹文秀.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作文評改法教學探究[J].新課程,2022(21).
[4]駱小燕.淺談學生作文評改的路徑[J].作文成功之路,2021(03).
[5]浩珊珊.小學作文評改教學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