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對教師素質結構的優(yōu)化,而傳統(tǒng)的單一型的教師已然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教育需求。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他們不僅需要具備系統(tǒng)的美術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從而在課題研究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勢。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培養(yǎng)美術教師的科研能力,本文從做好相關專業(yè)的課題研究;參與相關課題專項講座;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定期組織教師間的研討活動四方面對以課題研究為導向的美術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課題研究;科研能力;培養(yǎng)策略
教育科研是針對教學實踐的具體問題和現(xiàn)象所展開的研究活動,往往會以課題和論文的形式體現(xiàn)研究結果。所以,以課題研究為導向來培養(yǎng)教師的科研能力極為有效。當然,要想有效落實這一能力提升方法,教師就應該有意識的做好相關工作,并根據(jù)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如此才能夠在循序漸進中促進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并全面掌握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過程,進而提高整體教學水平。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做好相關專業(yè)的課題研究
小學美術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強化小學生的審美體驗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想提高其教學效率,教師就不能忽視對其相關課題的研究。現(xiàn)以省課題引領小學美術教師做好子課題,構建學校特色。同時,在完善子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可避免的需要將學校的實際情況、地方資源、個人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達到一起,唯有如此,才能確保課題研究成果能夠適用于本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做好美術這一專業(yè)的課題研究的同時,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由于受到年齡和心理方面的影響,小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效率一直未能獲得實質性的突破。所以,近年來,針對小學美術方面的課題研究層出不窮。為了能夠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我非常重視對相關課題的研究。例如:工作室成員郭老師主持的區(qū)級個人小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美術人物剪紙的實踐研究》,工作室成員吳老師個人小課題《小學水彩花卉的教學方法實踐探究》,工作室成員譚老師主持區(qū)級課題《以民間扎染為載體培養(yǎng)小學高年段學生美術表現(xiàn)素養(yǎng)的研究》等。這些方面的課題不僅考慮具體的地方資源和個人優(yōu)勢,直指當前美術教學的重難點,還涉及到相關的教學效率提升方法。在對這些課題展開研究的過程中,我通常會先將重點放在學校情況和基本學情上,從而借助三者的結合對相關課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上再對其進行有效的規(guī)劃和研究,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通過對這些課題研究的有效落實,教師們的科研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參與相關課題專項講座
課題研究并不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當然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對于科研能力尚處于培養(yǎng)和提升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師而言,適時的參與相關課題專項講座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專項講座的培訓,教師不僅能夠提高科研專業(yè)知識,還能夠對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產(chǎn)生新的認識。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小學美術教師的科研能力,學校應該有針對性的邀請一些科研專家進校園進行課題專項培訓,從而為教師科研專業(yè)知識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是難以避免的,重要的是能夠找到突破的方法。所以,為了能夠提高自身在課題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我經(jīng)常會參與一些相關課題的專項講座。在我參與的課題專項講座中,有學校安排組織的,也有校外的。不同的課題專項講座給我的感觸也不同,所收獲的知識與技能也有較大差異。為了能夠對相應知識進行有效的內(nèi)化,我會對每一場講座都進行精心的記錄和總結,從而對課題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顯然,參與相關課題專項講座對于提升教師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所以,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就不能忽視對相關課題專項講座的參與,只有不斷的吸收知識,才能在課題研究中培養(yǎng)自身的科研能力,才能在美術教學中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而這更是作為教育者的職責所在。
三、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題研究的成果最終是為課堂教學而服務的,所以為了使其成果更具可行性,教師必須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既需要考慮課題的初步實施,還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從而把實踐上升為理論。教學實踐是最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并提出創(chuàng)造性見解,在研究中謀求進步,直面改革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在通過教學實踐得出結果后,教師要對課題予以修改,再在實施中進行總結。通過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課題研究的成果將更適用于小學美術教學。只有將教學與研究的結合落到實處,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研究的主人,才能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過程中促進教師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不是單向促進關系,而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課題研究成果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課堂教學實踐能夠使課題研究更具方向性和針對性,且能夠映射出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效果。所以,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會有意識的將其與課堂教學結合到一起,以借此來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并完善課題研究成果。例如:在研究“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美術人物剪紙的實踐研究”這一方面的課題時,我將最初的研究理論實施到了課堂教學中,利用人物剪紙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了美術創(chuàng)新。在實施過程中,我對其效果進行了記錄,并對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在這一基礎上,我對課題研究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和完善,并再一次投入到了實踐中。通過二者之間的結合,我不僅將教學與研究完美聯(lián)系到了一起,還體驗到了這一實踐研究效果所產(chǎn)生的巨大推動力,從而逐步促進了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定期組織教師間的研討活動
課題研究大多是由一組人共同展開研究的,每個人都在其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學?;蛘n題組組長理應定期組織教師間進行研討活動,以了解和跟蹤課題實施進度,檢查階段性的成果,匯編成員的課題研究成果。為了能夠確保研討活動的開展能夠提高教師們的積極性,在研討活動的形式選擇上應該更具創(chuàng)新性,如:研討會、沙龍、專題講座、外出參觀學習等,這些不同形式的交叉開展,非常有助于研討活動的順利實施,更有助于提高教師們的科研能力。
研討活動在課題研究中起到了強有力的輔助作用,非常有助于課題研究的實施與推進。所以,適當?shù)慕M織和參與教師間的研討活動對于課題研究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我所負責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經(jīng)常會從課題研究的階段性出發(fā)來安排研討活動??紤]到千篇一律的研討活動很難全面提高教師們的積極性和討論興趣,所以我會適當?shù)膭?chuàng)新研討活動的形式,并盡可能的避免連續(xù)性使用一種,從而有效避免了研討活動的枯燥感。在諸多研討活動中,我使用較多的便是研討會、沙龍、外出參觀學習,而這幾種形式中又以外出參觀學習最受歡迎。通過對不同研討活動形式的應用,教師們大多都積極性十足的提出了對課題的看法以及對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而我則在總結中對課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這對于全體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將產(chǎn)生積極地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美術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為了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我們不僅需要對自身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還應該積極投入到了對相關課題的研究中,從而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的科研習慣,進而促進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新才.簡論小學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3).
[2]石玉才.漢中中小學美術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策略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5(22).
[3]安為.論現(xiàn)代小學美術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成功(教育),2011(16).
備注: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強師教育科研重點項目課題《名師工作室促進小學美術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施和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ZQJK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