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偉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chuàng)新教學元素有機融合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組織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促進他們學科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的綜合發(fā)展。在地理課堂運用思維導圖,既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開拓學生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又可以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增強課堂的教學實效,真正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只有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地理教學工作才能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助推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本文針對高中地理課堂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進行了探究性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思維導圖;有效運用;研究;思考
地理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可以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據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為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事業(yè)貢獻出自身應有的力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課堂氛圍十分枯燥,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自學興趣普遍不高。教師難以關注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一味地灌輸指導,盲目的組織教學,導致課堂的教學質量越來越低,學生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fā)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思維導圖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潛能,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讓地理課堂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引導學生主動預習
課前的預習效果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再配合教師的針對性指導,往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徑,學生對于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有了一個明確認識,合理分配時間,完成學習任務,抵觸情緒與厭學心理將會得到很大改善。例如,在學習“城市空間結構”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以相關概念、外延、特點作為第一層的思維導入圖,而以自然地理區(qū)位、經濟地理區(qū)位、政治地理區(qū)位等作為第二層的思維導入圖,進而再以交通、農業(yè)、工業(yè)等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作為第三層思維導入圖,使得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能夠有明確的偏向,便于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框架,從而全面掌握“城市空間結構”的地理知識??梢?,思維導圖在教學實踐中有著重要作用,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促進教學發(fā)生質的飛躍,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二、梳理冗長地理內容
將思維導圖運用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能夠使學生避免閱讀大量枯燥的文字,而是將文字形成有邏輯的圖形,方便學生理解、記憶。例如,學習“地球的圈層結構”時,學生能夠根據課本內容以及參閱的資料將地球的圈層結構描繪出來,這能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時能夠加深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印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想要縮短機械記憶與理解應用之間的距離,就要憑借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轉化能力。這種能力從何而來?就是從每一個問題產生、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來。運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們在逐一解決每個問題的同時,就已經將繁多的地理現(xiàn)象與地理事物連“點”成“線”,最終在頭腦中形成一張清晰的“網”,這張“網”就是一條解決任何問題的捷徑。例如,學習“自然災害”中的洪澇災害內容時,教師將有關洪澇災害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后,鼓勵學生們從中尋找問題、創(chuàng)造問題。有學生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哪些因素導致了洪澇災害的產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自發(fā)地組成合作小組,閱讀相關的材料,發(fā)現(xiàn)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黃河最早的改道,使淮河洪水下泄受到影響,導致了災害的產生。而這個問題解決之后,教師趁勢提問:“為什么黃河會改道呢?”看到大家比較踴躍地探究,老師很自然地將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研究課題,讓學生圍繞“黃河多次改道的原因是什么、對人類造成了怎樣的危害”進行研究,深化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們感受到了產生、創(chuàng)造問題的快樂。
四、結合學生學情需要
并非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就適合所有的學科,或者適合一門學科里的所有章節(jié),思維導圖雖然是開啟學生另一種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法,但如不考慮學情,不考慮教學內容地一味濫用,只會適得其反。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些內容的確是相對抽象復雜和紛繁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類似這樣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組織教學,讓知識在導圖中呈現(xiàn)出清晰的脈絡,深奧抽象的知識會簡潔化,便于學生加深印象,加快理解。例如,在講“荒漠化的防治”一課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如下教學。師:“如果想對荒漠化有所了解,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入手?”生:“荒漠化的定義、成因以及如何防治和治理。”師:“非常好,那么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進行‘荒漠化防治這個知識的構建?!苯處煷蜷_PPT,圍繞“荒漠化”這個中心,從定義、類型、分布特點、成因和防治等幾個方面對荒漠化進行描述,并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深化知識。之后,教師先將自己畫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然后引導學生們以我國的西北地區(qū)為例,按照剛才的分析思路獨立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10分鐘后,讓三名學生到黑板上分別將自己的知識分支結構圖進行演板,并讓臺下同學們進行討論,提出問題。學生們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尤其在如何防治方面有很多創(chuàng)新觀點,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對三名學生的知識結構框架進行了適當的延伸與完善。
五、課后階段合理應用
在結束新課內容后,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加強課后復習,將整個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歸納在同一張圖上。這也是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這種方法能夠清楚地在圖中找到本本章重點內容,也方便了學生今后對本章知識點的復習。例如,“從宇宙看地球”章節(jié)包括:地球自轉、公轉的地理意義以及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三個部分。其中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還包括了宇宙這一概念的形成,太陽系的相關內容,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木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的基本內容等。針對這些知識點,教師需要利用思維導圖,歸納出本章的重點知識,并總結本章的難點,畫出相應的圖形,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對本章知識點的理解。
六、結語
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給高中地理知識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應積極應用該方法進行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朱香.思維導圖在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1)177-179.
[2]傅麗麗.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313-314.
[3]孫斌.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8(08)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