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及語料庫研究

    2025-03-10 00:00:00楊文蔚阿步利孜·穆沙江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5年2期
    關鍵詞:翻譯方法伊犁語料庫

    摘要:“地名”是人們對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最為常見且廣泛接觸的一種信息媒介,其蘊含的哲理豐富,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旅游產業(yè)作為我國戰(zhàn)略性支柱產業(yè)之一,正在快速發(fā)展,其中地名在旅游服務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伊犁作為祖國西北邊陲的一顆璀璨明珠,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其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散發(fā)出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該文以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為切入點,通過研究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特點分類和翻譯方法,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語料庫,從而推動伊犁地區(qū)地名使用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提升該城市的文化影響力和旅游競爭力。

    關鍵詞:伊犁;景觀地名;特點分類;翻譯方法;語料庫;構建

    中圖分類號:H0-0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1(b)-0018-06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Names and Corpus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in Yili

    YANG Wenwei1, Abulizi Mushajiang2

    (1.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2. The Center for Yili Study,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Place name\" is a proper name given by people to a natural or human geographical entity in a specific spatial location, and is the most common and widely contacted information medium in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contains rich philosophies,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s one of China's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ies,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rapidly developing, and place nam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ourism services. Yili, as a shining pearl on the northwest border of China, has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ts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nd unique historical culture exude the unique charm of this cit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lace names in Ili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nstructs a corpus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lace names in Ili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methods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lace names in Ili. This promote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place name use in the Ili region, enhances the cultural influence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ity.

    Key words: Ili; Landscape place names;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Corpus; Structure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游業(yè)迅速發(fā)展,伊犁是具有多彩邊疆風光、壯麗自然景觀和豐富民族文化的旅游城市,而“地名”是一定的社會群體為特定的地域所約定的專有名稱,是一個地域整體形象中,重要的品牌形象識別元素,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形態(tài),具有歷史、地理、民族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1]。為了推動多語地名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有效傳遞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推廣伊犁特色、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促進伊犁旅游產業(yè)及相關經濟的發(fā)展,對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進行研究并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語料庫十分重要。

    1 背景介紹

    1.1 伊犁州及伊犁州直概括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11月,是全國唯一的既轄地區(qū)又轄縣(市)的副省級自治州,首府設在伊寧市。通常所講的“伊犁”,是指伊犁州直區(qū)域(不含塔城、阿勒泰地區(qū)),轄區(qū)范圍為伊寧市、奎屯市、霍爾果斯市、伊寧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尼勒克縣、察布査爾錫伯自治縣。本文的研究對象包含塔城、阿勒泰地區(qū)。

    1.2 伊犁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地域跨度大,自然地貌特色明顯,是一個充滿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地區(qū)。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伊犁孕育出了大量的自然奇觀。

    伊犁還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多種多樣的文化遺址和建筑物,伊犁自古以來就是亞洲眾多民族的生息之地,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區(qū),區(qū)內有漢、哈薩克、維吾爾、回、蒙古、錫伯、柯爾克孜、塔塔爾、俄羅斯、烏茲別克等多個民族[2]。多民族的特點使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相互影響、兼收并蓄,使伊犁成為我國大西北鄉(xiāng)土氣息濃郁且極富魅力的民族文化大寶庫。

    2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分類

    本文將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特點分為自然景觀類地名與人文景觀類地名。以下本文將對其做詳細介紹。

    2.1 自然景觀類地名

    自然景觀指由自然力量形成的景觀,包括天然形成的純自然景觀,比如山脈、河流、草原、森林、湖泊、谷地、沙漠、盆地等;也包括人為活動所影響的、創(chuàng)造的、加工過的半自然景觀,比如國家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3]。具體地名情況見表1—6。

    2.2 人文景觀類地名

    人為景觀又稱“人文景觀”或“文化景觀”,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4]。人文景觀完全是人為制造出來的,但卻與自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具體地名情況見表7—9。

    3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翻譯方法

    3.1 音譯

    音譯主要用于目標原語無法直接轉換成合適的目的語的情況下而采用保持原語形態(tài)及發(fā)音的一種翻譯方式[5]。音譯并不等同于不譯,而是“消解可譯性限度”的一種辦法,即一般來說,語言之間是可譯的,但由于語言各層次中存在著使語際意義不能完全實現(xiàn)的種種限制,可譯不是絕對的,這時就可以借助音譯法來翻譯[6](見表10)。

    表10中,例2“喀拉峻”這個地名的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其中“喀拉”有“氣勢恢宏、場面壯觀”之意,“峻”有“脊梁、重要的地方”之意,漢語地名“喀拉峻”和維吾爾語地名“qɑrɑ?on”在翻譯過程中采用了音譯的翻譯方法。

    例3“托乎拉蘇”這個地名意為“橫水”,其中“to?rɑ”在維吾爾語的翻譯當中有“橫”的意思,“su”在維吾爾語的翻譯當中有“水”的意思,放在一起“to?risu”便是“橫水”,漢語地名“托乎拉蘇”和維吾爾語地名“to?risu”在翻譯過程中采用了音譯的翻譯方法。

    例5“喀贊其”這個地名的意思是“以鑄鍋為業(yè)的人”,其中“qɑzɑn”在維吾爾語的翻譯當中是“鍋”的意思,“?i”是構詞后綴加在名詞后,意為“從事某種行業(yè)的人”,合成后“qɑzɑn?i”便是“以鑄鍋為業(yè)的人”。漢語地名“喀贊其”和維吾爾語地名“qɑzɑn?i”在翻譯過程中采用了音譯的翻譯方法。

    3.2 直譯

    翻譯的最佳效果是在忠實于源語的同時,做好信息效果的等值傳遞,直譯法是最常用的一種翻譯方法。直譯法的使用可以變換源語的句法結構,但“在對待源語的語義內容和修辭上,并不進行語義上的處理”,而是從字面意義上對源語的詞語進行字對字的翻譯處理。采用直譯,不僅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內涵,還保留了源語的形式特征[7](見表11)。

    表11中,例1“白石峰”這個地名譯成維吾爾語時,“白色”譯為“ɑq”,“石頭”譯為“tɑ?”,“峰”譯為“?oqqɑ”,連在一起的“ɑq tɑ? ?oqqisi”運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

    例3“惠遠古城”這個地名譯成維吾爾語時,“惠遠”譯為“kyr?”,“古城”譯為“q?dimij ??hiri”,連在一起的“kyr? q?dimij ??hiri”運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

    例6“五媳婦溝”這個地名譯成維吾爾語時,“五”譯為“b??”,“媳婦”譯為“kelin??k”,“溝”譯為“?il?ɑ”,連在一起的“b?? kelin??k ?il?isi”運用了直譯的翻譯方法。

    3.3 音譯+直譯

    地名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翻譯方法應該和非遺翻譯方法相對應??v觀非遺人稱術語的結構形式,一共分為四大類:“民族名+類別詞”“地名+類別詞”“地名+民族名+類別詞”及“代表人物名+類別詞”[8]。翻譯地名非遺術語時專有名詞的翻譯通常采用音譯法,而類別詞大多在目標語中已有對應的表達,因此可以采用直譯法(見表12)。尤其在翻譯景觀地名時,為了充分表達景觀地名所表示的景觀名稱和景觀類型,更應該采用這種翻譯方法。

    表12中例1“阿爾泰山”中的專有名詞“阿爾泰”音譯為“ɑltɑj”,“山”作為類別詞在維吾爾語中已有對應的表達,直譯為“tɑ?”,連在一起,“阿爾泰山”翻譯為“ɑltɑj te?i”,采用了“音譯+直譯”的翻譯方法。

    例3“伊犁河”中的“伊犁”作為地名專有名詞音譯為“ili”,“河”作為類別詞在維吾爾語中已有對應的表達,直譯為“d?rjɑ”,連在一起,“伊犁河”翻譯為“ili d?rjɑsi”,采用了“音譯+直譯”的翻譯方法。

    例6“細君公主墓”中的“細君”作為人名專有名詞音譯為“?i?yn”,“公主”和“墓”作為類別詞,在維吾爾語中已有對應的表達,直譯為“m?lik?”和“q?br?”,連在一起,“細君公主墓”翻譯為“?i?yn m?lik? q?brisi”,采用了“音譯+直譯”的翻譯方法。

    例9“鞏乃斯河”和例10“鞏乃斯草原”中的“鞏乃斯”采用音譯的方法,譯為“kyn?s”,“河”和“草原”作為類別詞在維吾爾語中已有對應的表達,故直譯為“d?rjɑ”和“jɑjlɑq”,連在一起,“鞏乃斯河”翻譯為“kyn?s d?rjɑsi”,“鞏乃斯草原”翻譯為“kyn?s jɑjliqi”,采用了“音譯+直譯”的翻譯方法。為了區(qū)分“鞏乃斯河”和“鞏乃斯草原”中所表示的景觀類型,更應該采用這種翻譯方法。

    翻譯有通名的地名時,如果專有名詞是單音節(jié)詞,一般先音譯全詞,再直譯通名,例如“天山”在維吾爾語地名的翻譯中被譯為“tijɑn?ɑn te?i”,“玉湖”在維吾爾語地名的翻譯中被譯為“jyχu k?li”;如果專有名詞不是單音節(jié)詞,專有名詞要音譯,通名要直譯,例如“喀納斯湖”在維吾爾語地名的翻譯中被譯為“qɑnɑs k?li”,“托木爾峰”在維吾爾語地名的翻譯中被譯為“t?myr ?oqqisi”。

    4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平行語料庫的建設

    4.1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原則

    4.1.1 真實性

    在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時,真實性是一個重要原則。真實性的概念指語料庫中所收錄的文本必須是實際語言使用中真實存在的語言材料,而不是人為編造的,例如本文漢語地名那拉提、喀納斯、果子溝和維吾爾語地名nɑrɑt、qɑnɑs、k?sɑj都是人們熟知且真實存在的。真實的文本可以更好地反映語言的實際使用情況,有助于提高翻譯的準確度和自然度。

    4.1.2 代表性

    在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應用領域中,不是根據(jù)量來劃分語料庫,而是根據(jù)在一定的抽樣框架范圍內采集而來的,并且能在特定抽樣框架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語料集合劃分語料庫。例如本文中漢語地名喀贊其、漢人街、圖開沙漠等都是在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抽樣框架范圍內采集而來,并且在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自然景觀類地名和人文景觀類地名中具有代表性的語言材料,它們的維吾爾語翻譯qɑzɑn?i、χ?nzu bɑziri、toqɑj qumluqi能分別代表維吾爾語地名翻譯中音譯、直譯、“音譯+直譯”三種不同的翻譯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語料集合能夠幫助人們了解漢語地名和維吾爾語地名之間相互轉換的用法,還能幫助后續(xù)機器翻譯準確理解源語語義,從而更準確地進行翻譯。

    4.1.3 準確性

    準確性指的是在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構建過程中,不論是漢語和維吾爾語地名語料的采集、對齊還是標注階段,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范,做到準確無誤。

    4.2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平行語料庫的建設方法

    4.2.1 語料庫的收集

    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首先要保證所選語料的質量和學術性[9]。語料庫的收集是平行語料庫構建的第一步,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收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網絡爬蟲工具抓取相關的景點資訊、景觀地名介紹等文本數(shù)據(jù);二是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收集景點、景觀地名等相關信息。

    4.2.2 語料庫的清洗

    語料庫的清洗指對收集到的原始文本進行預處理,對語料進行校對降噪,保留有用的文本內容。

    4.2.3 語料庫的對齊

    語料庫的對齊是構建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核心步驟,主要是將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文本進行對齊,建立地名中詞與詞的對應關系,以便后續(xù)翻譯記憶庫和機器翻譯的應用[10]。對齊過程需要使用專業(yè)的對齊工具,其步驟具體如下:

    (1)將源語言和目標語言文本導入對齊工具中;

    (2)手動對齊:按照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翻譯方法,手動將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地名進行對應;

    (3)自動對齊:對齊工具會根據(jù)地名的相似度自動對齊未對齊的部分。

    4.2.4 語料庫的整理和管理

    語料庫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主要包括對語料庫進行完善、管理和維護,以便后續(xù)的使用,其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語料庫索引:將語料庫的文本進行分類和標記,建立索引以便后續(xù)的檢索和使用;

    (2)維護語料庫:定期更新語料庫,刪除過期和無用的文本,避免語料庫的膨脹冗雜;

    (3)共享語料庫:大數(shù)據(jù)時代將是一個“人網一體”“互聯(lián)互通”“數(shù)據(jù)為王”“個性定制”“資源共享”的時代。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應該朝著大數(shù)據(jù)的趨勢發(fā)展[11],將語料庫進行共享,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料庫的利用率。

    4.3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平行語料庫的功能與應用

    4.3.1 語料庫的功能

    語料庫語言學為地名翻譯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語料庫技術為翻譯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和范本,可以深入發(fā)掘和歸納地名非遺文本在語言運用層面的規(guī)律和特征,從而概括出可靠性更強、普適性更高的翻譯原則及方法,有助于破解目前地名非遺翻譯研究所處的困境。本文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從而達到推動多語地名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將伊犁地區(qū)自然人文景觀地名背后的故事有效傳遞的目的。通過詞頻分析和關鍵詞提取,了解伊犁旅游產業(yè)的核心影響力,有利于推廣伊犁特色,促進伊犁地區(qū)旅游相關產業(yè)及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4.3.2 語料庫的應用

    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可以應用于伊犁地區(qū)旅游產業(yè)和城市建設當中,還可以將其構建原則和構建方法應用于其他領域,例如要做醫(yī)學類翻譯,可以創(chuàng)建醫(yī)學雙語平行語料庫,做土木工程翻譯,可以建立土木工程術語表等。

    4.4 對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語料保護和傳承的建議

    “地名文化保護工作,是實施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舉措,是打造城市文化氛圍的有效途徑,為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打下堅實基礎,加強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12]因此,筆者對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保護和傳承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普及景觀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常識,使人們充分認識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

    (2)開展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工作;

    (3)相關部門完善地名管理法規(guī)。

    地名公共服務體系涉及部門眾多,專業(yè)領域較廣,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加之多源地名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中十分復雜且數(shù)量龐大,因此對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保護和傳承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13]。要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重視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共識,共同做好地名文化建設和地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的特點分類和翻譯方法進行研究,構建伊犁自然人文景觀地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景觀地名的翻譯方法為“音譯+直譯”;部分景觀地名可以直接音譯或直譯;少數(shù)景觀地名的翻譯方法為意譯。

    國內平行語料庫的構建與國外相比,起步不算太晚,但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的構建研究起步較晚。希望本文有助于破解目前漢維雙語平行語料庫翻譯研究所處的困境,進一步推動多語地名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促進伊犁旅游相關產業(yè)及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地名翻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進行地名的翻譯時,應當選擇恰當?shù)姆g方法。當然,我們還要呼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地名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如龍.漢語地名學論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

    [2] 羅曼.促進伊犁州直屬縣(市)經濟跨越式發(fā)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3] 張運玉.展現(xiàn)地域自然景觀特征的風景園林文化探析[J].門窗,2014(1):176.

    [4] 朱建寧.展現(xiàn)地域自然景觀特征的風景園林文化[J].中國園林,2011,27(11):1-4.

    [5] 陸道恩.“一帶一路”背景下貴州非遺的英譯外宣方法探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3):80-82,86.

    [6] 劉祥清.音譯與可譯性限度的消解[J].中國科技翻譯,2010,23(2):38-41,60.

    [7] 蔣麗平.基于漢英平行語料庫的非遺名詞術語翻譯研究[J].語言與文化研究,2022(3):178-183.

    [8] 阮紅波.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翻譯的原則與方法[J].英語廣場,2019(3):44-46.

    [9] 蔣麗平.非物質文化遺產漢英平行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J].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2):118-124.

    [10]張傳鈺,劉玉澄,吳毅婷,等.連云港市旅游產業(yè)平行語料庫的構建[J].作家天地,2023(12):124-126.

    [11]周燕.海南景區(qū)多語翻譯平行語料庫的建設[J].品位·經典,2023(2):51-53.

    [12]魏農,葉蕓.傳承和保護地名文化的幾點建議[J].中國地名,2018(11):8-9.

    [13]吳悠.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地名信息檢索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基金項目:2023年度伊犁師范大學開放課題“伊犁地名語料庫研究”(項目編號:YLX202301)。

    作者簡介:楊文蔚(2001-),男,河南扶溝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通信作者:阿步利孜·穆沙江(1982-),男,維吾爾族,新疆伊寧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漢維翻譯理論與研究。通信郵箱:81724171@qq.com。

    猜你喜歡
    翻譯方法伊犁語料庫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伊犁書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52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淺談日語翻譯的方法與策略
    中醫(yī)語言隱喻分析及其翻譯方法研究
    結合語境翻譯文言文方法舉隅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7:24
    淺談漢語歇后語的翻譯方法
    考試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35:36
    伊犁之旅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絲綢之路與伊犁
    大眾考古(2015年1期)2015-06-26 07:20:54
    晋江市| 政和县| 上饶县| 会宁县| 收藏| 布尔津县| 乌海市| 安达市| 修水县| 榕江县| 清河县| 二连浩特市| 抚州市| 胶南市| 时尚| 南丹县| 康定县| 陇西县| 同仁县| 玉田县| 翼城县| 介休市| 拜城县| 琼结县| 德清县| 康乐县| 旬邑县| 禄丰县| 祁东县| 万载县| 陈巴尔虎旗| 渝北区| 六安市| 合山市| 论坛| 湘潭县| 新绛县| 腾冲县| 无为县| 远安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