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要】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應以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為導向。本文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嘗試性的提出積極有效的改進辦法,為高校大學生的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提供借鑒,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思辨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人們批判性地辨別信息,然后有效地利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維使人們能夠提高批評、質疑、評估和反思的能力。人們已經(jīng)達成了普遍的共識,即批判性思維是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不可缺少的工具。此外,批判性思維已成為高等教育最前沿的一個熱點問題。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一直缺乏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大學英語教師著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忽視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導致學生思辨能力。
一、思辨能力培養(yǎng)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
1.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淡薄。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過度的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背誦英文篇章段落、重復性的記單詞等,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因此,當學生面對一些寫作題目或者口語話題,需要其闡述過程、分析主題以及原因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詞不達意、思路不清,更甚者會出現(xiàn)“啞口無言”的尷尬局面。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雖然有辯證思維的意識,但畢竟較為淡薄,而且長期受到“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凡是老師教的便全盤接受,逐漸失去了創(chuàng)造性和質疑精神,阻礙了他們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2.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不清晰。課程是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yǎng)質量?,F(xiàn)階段,課程目標更多的是以考試通過率為考核指標,存在嚴重的應試傾向;從課程設置上看,由于大部分高校大學英語所占的學分較多以及師資力量有限,大多數(shù)院校只開設了必修的大學英語課程,很少或根本沒有開設其他英語選修課,這也不利于語言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在考核體系體系,大學英語課程考核設置科學性不足,過多的側重對知識的考核,而忽視了對思辨能力的考察。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
1.增強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F(xiàn)如今的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生的需求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不能單純的把教與學作為唯一的重點。所以,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除了傳授知識,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尤為重要的。有了意識才能采取積極的行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加強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高校英語教師應當積極參加相關的專業(yè)培訓、學術交流等,以理解并掌握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內容,從而喚起他們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意識,并且真正地行動起來,成為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構建者。對于學生而言,不能不假思索的一味的接受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應該用批判性的思維,積極思考,提高自己的判斷和分辨能力。另外,高校應向學生強調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此外,高校應采用一定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思辨能力是否提升,從而進一步改進培養(yǎng)方案,切實幫助學生提高外語綜合運用能力。
2.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長久以來,大學英語課堂都是以教師為核心,“填鴨式”教學使學生慢慢的失去了質疑、判斷、辨別和思考的能力。人們的好奇心一部分上源于其評判性的思維能力。因此,為了發(fā)掘學生這方面情感特質,要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判斷和辨別能力。這就要求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能夠和學生進行輕松平等的交流和互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判斷。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不僅得到了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克服了緊張情緒,其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并逐漸學會了思考、判斷和辨別。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對事物進行分析論證。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通過討論、判斷和辨別等形式,最終達到思辨能力的提升。
3.改革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評價體系。作為課程教學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課程評價是考評教師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應試現(xiàn)象屢見不鮮,學生即使考試通過了,也并不能證明其真正掌握了知識和技能,更別提具備思考辨別的能力與否了。因此,應當對現(xiàn)有的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首先,應當豐富評測形式。除了原有的傳統(tǒng)測評方法之外,可以采用辯論、小組討論、小組或者個人展示、撰寫論文等形式來提高學生思考、推理、辨別和判斷的積極性。其次,應當創(chuàng)新思辨能力的評估形式??梢酝ㄟ^增加對思辨能力考查的題量以及加大思辨能力評估在總體評測中的比重來實現(xiàn)。以此,教師才能從根本上把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付諸于大學英語教學當中。
4.加強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情感特質可以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辨能力,自主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情感特質的培養(yǎng)。所以,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他們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首先,學生要培養(yǎng)懷疑精神,對課堂知識不能不加思索一味的接受,要學會分析、鑒別;其次,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合理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效果。最后,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比如引進適合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提供優(yōu)質的圖書資源或者購買權威的論文期刊資源等。
結語:思辨能力無論是對于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還是對國家推行的教育體制改革,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未被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且,針對這一方面的理論研究不足,實踐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這阻礙了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本文通過闡述思辨能力的概念、分析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構建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為思辨能力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當然,受限于個人的實踐經(jīng)驗以及理論知識,文章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藉此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文秋芳.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客觀性量具構建的先導研究[J].外語教學,2010,(1).
[2]劉曉民.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構建[J].外語界,2013,(5).
[3]秦玉清.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的實證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2014,(2).
[4]王衛(wèi)群.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探討[J].北京教育(高教),2014,(9).
[5]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