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娣
【摘要】今年是使用《道德與法治》新教材中考的第二年,從上學年和今年的初三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以下簡稱“道法”)基本上有兩種態(tài)度:一種是害怕,一種是無所謂。這無形中就給復習備考增加了很多難度。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怎樣才能改變這些態(tài)度,減輕學生的負擔呢?
【關鍵詞】道法教育;原因;時政學習;思維導圖
2019年試題難度保持穩(wěn)定,全卷基于“法治天下,德潤人心”的課程追求,直面熱點,立足基礎,著眼能力,凸顯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道法中考試卷的特點,主要在于以生活真實情境為背景,把學科內(nèi)容與具體情境相融合,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念、品格和能力的實際水平。該套試題選材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色,立足于社會發(fā)展和學生成長實際,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我們是農(nóng)村學校,大多數(shù)學生都住宿,很少關注社會生活,缺乏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甚至有不少的學生跟我反映“讀不懂題目的意思”。此外,道法的答案多且沒有固定的答案,它會隨著背景材料和問法的變化而變化。這無疑也會造成學生的恐懼感,甚至有部分同學在平時,只要是問答題都不寫。
陶行知先生說過:“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自然;解放孩子們的時間,使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备鶕?jù)上述的原因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本人認為道法課的減負可從以下方面展開工作。
一、堅持實施時政3分鐘
道法這門課程本身的特點是時政性強,縱觀歷年道法中考題:1到5題直接考時政,6到7題考禁毒,8到24題都是以時政背景材料來考書本的知識點??梢?,學生對時政的了解、分析、提煉觀點是十分必要的。在課堂上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時政也比較感興趣。我們教師可利用時政,調(diào)動學生學習道法的興趣。如堅持課前時政演講3分鐘,在上課前,學生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向全班同學講解最近發(fā)生的重大時事,或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要求簡明扼要交待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重點談談該時事與書本哪些知識有關聯(lián),對我們有何啟示。也就是整合學科知識和方法,論證和探究問題,得出合理的結(jié)論。一節(jié)課只安排一位同學演講,教師提供渠道讓學生查找,學生找到后可課前與學生探討相關知識和啟示,這樣共同參與、資源共享,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增強了課堂實效性。而且堅持實施時政3分鐘,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客觀要求,又符合中考的需要。
二、幫助學生構(gòu)建思維導圖,宏觀把握教材
2019年道法中考的24題,是SOLO題。SOLO 分類評價法把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分為五個層次,而這道題的評分量表水平4可以看出,學生答題需從張富清和黃旭華兩個人身上,提煉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角色與責任、尊崇勞動崇尚實干等共同閃光點,并談談認識。而且標題符合試題情境,短小精干,新穎。從該題的要求可看出,學生在回答問題時 ,要能夠聯(lián)想問題的多個知識點 ,并能將這多個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 ,整合成一個連貫一致的整體。這才說明學生真正理解了這個問題 。但我們的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往往角度單一,不會分主體、分角度、分層次來回答,觀點不鮮明,觀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道不清,結(jié)構(gòu)不夠嚴謹,語言表達的流暢性欠缺,導致得分率低。根據(jù)這種情況,教師在平時需幫學生學會整合知識,宏觀把握教材——構(gòu)建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如,在復習《改革開放》這一課,有個別學生是這樣構(gòu)建思維導圖的,如下圖。該思維導圖看似簡單,但該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的知識整合了起來,便于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從宏觀上把半冊書本完成,這就是思維導圖的魅力。
三、幫助學生歸納同類知識,微觀識記知識點
道法的知識點多且難理解,選項里只要更換一兩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這需要學生非常細心去區(qū)分。要讓學生在此類題目不丟分,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歸納同類知識,便于微觀識記知識點。如下圖。
能較好地區(qū)分各制度的區(qū)別。這樣做起題來就能少犯錯誤。如下題:
很明顯A選項與題意不符;C選項是錯誤的,應把“根本政治制度”改為“基本政治制度”;D選項人民當家作主才我國民主的本質(zhì)特征。所以答案選B。排掉一個選項,學生的準確率就提高一分。所以平時教師多做,學生就可以少做,從而起到為學生減負的效果。
四、加強解題方法指導,讓學生少走彎路
道法課本的內(nèi)容看似不難,但考起試難度卻不小,學生經(jīng)常無法領會題意,答非所問,或是答案內(nèi)容不全面、或面對問題無從下手、不夠時間寫等。這需要教師加強解題方法指導,讓學生少走彎路。解題方法可參考:(1)選擇題技巧——高頻方法。一是絕對性的話不選(一定……能;只要……就;只有……才;唯一;肯定;絕對;沒必要等等……);二是和材料無關的不選。(2)主觀題解題技巧。第一步:審設問(問題),找關鍵詞,明確指向。第二步:帶著問題審材料,劃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第三步:根據(jù)“關鍵的詞語或句子”尋找對應的書本知識。第四步:作答(書本+材料,看分值,規(guī)范答題)。掌握一些常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對于提高解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提高學生的分值,也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減少他們對該科的畏難情緒。
總之,道法的減負不是簡單地少布置作業(yè),更不是對該學科的削弱,而是教師要多做,從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角度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讓學生愿意學,喜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