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各個地區(qū)的不斷滲透,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培養(yǎng)校內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而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是其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開展音樂教學,有助于提升其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本文圍繞著小學音樂教學,分析器樂教學在其中的應用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參考建議,希望為音樂教師進行教學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器樂教學;音樂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在各項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器樂教學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小學生在音樂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更多器樂的演奏技巧,能夠通過擊打、彈奏、吹響各項樂器,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感,從而提高其審美能力。與其他教學活動不同,器樂教學強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音樂知識內容,演奏各項樂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樂器在被學生擊打、彈奏或者吹響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與樂譜不相符的聲音,影響著學生學習器樂教學知識的信心。
一、深入研究音樂教材,合理選擇教學樂器
處在小學教學階段的學生,其各項基本素質處于初步的培養(yǎng)階段,其在接受各項器樂教學活動時,若是音樂教師選擇的樂器演奏難度系數(shù)較高,小學生難以憑借自身的器樂知識積累以及學習能力,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掌握樂器的演奏技巧[1]。因此,音樂教師應深入研究音樂教材,并且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從而使得自身挑選的樂器以及演奏曲目,符合學生各項具體情況??谇僖蚱湫∏杀憬?,受到眾多小學音樂教師的喜愛,音樂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龐大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搜索與口琴有關的微課教學視頻,然后通過多媒體將其展示給學生,教師向學生講解口琴的發(fā)聲原理以及演奏技巧。在這樣的器樂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多媒體動畫展示的方式,向學生形象地展示口琴發(fā)聲原理、吹口琴時嘴部動作,接著向學生講解口琴的演奏技巧,其能夠提升小學生消化吸收器樂教學知識內容的速度。
二、創(chuàng)新器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音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各項器樂教學活動時,其采取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若是教師采取教學方式過于陳舊,使得器樂課堂教學活動枯燥乏味,學生便難以調動起自身學習器樂知識的興趣,會使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低下。音樂教師應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自身對現(xiàn)有器樂教學基礎設施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從中篩選具備較高可行性的教學方式,并且將其與自身原有的教學方式相結合,進行器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如在進行葫蘆絲《月光下的鳳尾竹》器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取師生互動與分組合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將學生按照座位順序進行分組,教師先向學生講解葫蘆絲樂器的演奏方式,然后讓學生依據(jù)樂譜,進行簡單的演奏訓練。在學生初步掌握葫蘆絲演奏技巧之后,教師讓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共同演奏曲目,學生剛開始進行合奏時,可能會出現(xiàn)聲音高低起伏不同的現(xiàn)象,但是隨著不斷地練習,學生之間的默契度也會有所提升,從而能夠整齊劃一地演奏曲目。
三、增強課堂互動頻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國家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課堂互動不單單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是指學生之間的互動,良好的課堂互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學習各項教學知識的熱情[2]。音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器樂教學時,可以采取課堂提問的方式,增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運用一系列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器樂演奏的規(guī)律,從而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與成年人相對比,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其在學習各項器樂教學知識時,難免因為自身的原因,未能及時掌握各項器樂演奏技巧,因此,在小學生進行器樂演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來回巡視,若是發(fā)現(xiàn)小學生器樂演奏失誤時,及時指出,并幫助小學生加以改正。
四、開展器樂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對小學生開展器樂實踐教學活動,是提升其對各項音樂知識運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師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喜愛的樂器及其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從而掌握學生實際音樂知識學習需求,合理制定音樂實踐教學策略[3]。在進行豎笛《阿西里西》音樂教學活動時,音樂教師先向學生講解豎笛的演奏技巧,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一遍曲目,采取“一對多”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演示正確的演奏方式,讓學生嘗試用豎笛演奏《阿西里西》曲目。在學生初步掌握豎笛演奏技巧之后,教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然后通過豎笛演奏來表達自身內心的情感,音樂教師抽取幾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讓其向其他學生講解自身創(chuàng)作時設想的景象以及曲目中涵蓋的情感。在這樣的器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學生在進行曲目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每一首完整的曲目,都是由創(chuàng)作人反復推敲得來,從而幫助小學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提升其學習器樂知識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開展器樂教學活動,是提升其各項音樂基本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因此,音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各項器樂教學活動時,可以采取情境設置、課堂提問、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調整樂器發(fā)音裝置、練習樂譜等實踐性教學活動,掌握器樂的演奏技巧,從而提升其對各項音樂知識的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添藝.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89):177-177.
[2]崔曉.器樂教學在小學課堂內外的應用及意義[D].2016.
[3]邱瑩.淺談樂器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作用與實踐應用[J].快樂閱讀,2012(2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