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峰
摘? 要:物理本身就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實驗課也比較多。在初中教學中難度非常大,問題的產生無法脫離情境創(chuàng)設,所以教師往往都需要以情境為基礎提出問題,構建起解決問題的氛圍,進一步激發(fā)大家的思維。但是目前這種教學方式當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該文就將重點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情境創(chuàng)設?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1(b)-0164-02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往往都需要教師去運用各種方式激發(fā)大家的學習熱情,調動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將原本抽象的物理問題簡單化。其中教學情境就可以讓大家在想象之下營造出來一個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場景,以此讓大家投身其中,促進對知識內容的理解。通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有相應的技巧,但是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所以這就需要去探討相應的對策。
1? 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缺乏創(chuàng)設情境的意識。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基本都很少去創(chuàng)設情境,他們認為情境本身就是一種“華而不實”的存在,并不能給大家?guī)硪恍嵸|性的幫助,所以他們都喜歡使用最簡單的方式,即把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通常都覺得情境創(chuàng)設還不如讓大家反復訓練去提升成績快一些。
第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很多教師在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經常存在一些功利性,比如在公開課上基本都創(chuàng)設有相應的知識情境,但是在常態(tài)課上面卻極少使用,依舊是運用滿堂灌的模式。還有一些教師只是為了達成一定的目標而去創(chuàng)設,只關注到了知識的本身,卻沒有把價值觀、能力以及知識內容放在相同的地位上[1]。
第三,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過于形式化。一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追求熱鬧的課堂氛圍,表面上情境非常濃厚,但實質卻缺乏內涵,只是將情境轉變成了場景,缺乏情感向的內容,或者是過多地依賴多媒體,使學生們都應接不暇,難以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
第四,教師缺乏創(chuàng)設情境的能力。很多教師選擇情境素材的能力相對比較低,基本上都還是堅持“拿來主義”,無法從實際教學內容的角度出發(fā),更不能從學生們所熟悉的生活經驗以及自然現象等地方去選取素材。還有一些教師過度依賴教材或者是教參當中所提供的單一化的情境素材,這些都不能促進學生們思維能力的提升。
2? 解決對策
2.1 以學生發(fā)展為基礎
第一,建立起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到教學情境當中。對于教師而言必須要建立起來平等且民主的師生關系,始終將學生們當作完整意義上的人去進行對待,給予其精準訴求充分的尊重,進一步滿足其發(fā)展上的需求,同時加大對個體差異的關注度,能夠更為理性地去對待大家學習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將大家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中心,使其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情境活動之中去。
第二,要創(chuàng)設出來可以促進大家綜合發(fā)展的情境。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必須要始終堅持生本原則,將重點放在學生們的能力、知識以及情感等多個維度的發(fā)展上面[3]。同時進一步在達成知識目標的過程中,加大對大家協(xié)調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探究發(fā)現能力的進一步培養(yǎng)。比如:在給大家講授“電工表和電功”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創(chuàng)設出來這樣的一個情境:大家知識自己家里每一個月都要交多少錢的電費嗎?電力部門在計算電費的時候主要依據是什么?電費能夠說明什么問題?以及電費都與哪些因素有著緊密的關系呢?這樣有效去聯系大家的實際生活而創(chuàng)設情境,并將耗電量作為話題引入進去,可以進一步推動大家探索知識興趣的提升。
2.2 豐富情境內容,聯系生活現象
第一,依照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去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物理本身就是研究自然運動規(guī)律的一門自然科學,其中絕大多數的定律都是在觀察生活當中一些物理現象而建立起來的,然后再進行相應的提煉、概括和抽象。因為反映在課本上面的絕大多數物理概念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對于初學者來說難度都比較大。對此教師就需要以生活為基礎創(chuàng)設出來多彩豐富的教學情境,引導大家去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以此提升學科素養(yǎng)。比如:在講授“磁場對電流的作用以及電動機”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直接將洗衣機以及電風扇等圖片先給大家展示出來,然后再根據其提出問題:“在通電之后他們之間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大家在觀察這些圖片的過程中請思考一下怎樣就可以使小電動機快速轉起來?”“怎樣能夠實現反轉以及正轉呢?”“怎樣才可以轉得更快?”等等,然后再給大家展示以下電動機的模型,讓大家繼續(xù)觀察:“電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有什么?”“都是哪一部分在進行轉動?”“將磁體取下之后進行通電會發(fā)生什么現象?”等等。這種直接將物理知識和生活中常見的電器相互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快地將大家引入到教學內容上,同時激發(fā)起來大家的探究欲望。
第二,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需要以大家的認知水平為基礎,創(chuàng)設出來最富有情感的氛圍,進一步激活大家的思維,幫助學生們去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出來這樣的情境:其一,冬天在車內,如果不開空調,那么車窗玻璃就會產生水霧,這是為什么呢?其二,在燒開水的時候,在電熱水壺以及燃氣灶同時燒水的情況,同樣的燒水時間,哪一種是最先開始沸騰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其三,兩列并排??康幕疖?,一列緩緩啟動,一列依舊在???,為什么緩緩開出來火車會給??坎粍拥幕疖嚿系娜藥碜约旱能囅乳_的錯覺?其四,光在反射當中光路本身是可逆的,那么紫外線以及紅外線所組成的光是否可以看見?等等。這種將生活背景作為基礎所創(chuàng)設出來的問題可以有效激發(fā)起大家的求知欲,產生對物理的親近感,以此更好地投身到感知認識當中。
2.3 提升創(chuàng)設情境的能力
通常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需要建立在構建主義、情境認知以及情境學習的基礎上的,它需要教師反復進行訓練,才可以提升對于創(chuàng)設情境的熟練度。在這之中教師要學會自曝問題,與學生之間進行深入交流。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去制造各種麻煩,通過自曝問題的方式,提出情境在創(chuàng)設過程中的準備,以及在實現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可以及時補救的措施,引導大家共同去進行探究。在討論不斷深化之下,學生與教師之間思維相互碰撞,由此就會出現一些新的觀點及方式,給情境教學的進一步展開帶來更多的啟發(fā)。另外,教師本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需要以教材選擇和情境融入等問題為基礎,尋找各類教學方式,另外還必須對其情境進行反思,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不斷調整方案,最終將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的能力提升上去[4]。
3? 結語
總體來說,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去分析教學情境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理念,以此創(chuàng)設出來能夠滿足大家發(fā)展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大家的學習興趣,深入發(fā)掘大家的學習能力,有效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其深入思考,最終實現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左方平.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7(76):144-145.
[2] 沈柏清.初中物理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與反思[J].湖南中學物理,2018(3):39-40.
[3] 許惠芬.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7(23):86.
[4] 徐敏杰.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