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義
摘 要: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充分做好學生繪畫學習的心理特點。掌握必要的心理學規(guī)律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校效果,而具體心理學運用可以采用競爭意識、互動交流需求與形式內容多樣化的方式來較好的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具體的操作中需要依據(jù)實際學生情況針對性開展,籠統(tǒng)的生搬硬套并不能取得十分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美術;繪畫心理學;運用方法
初中青少年正處理青春叛逆期,對社會生活、自我認識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個人思想發(fā)展由兒童時期向成人時期的過渡階段。在初中這個教育階段教師教學都要基于當前學生學情基礎,積極探索有效地教育教學方法。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找他們的關注點,找他們的興趣點,找他們的認同點,找他們的培養(yǎng)點。本著發(fā)展學生角度考慮,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選擇合適的教學措施,在繪畫教學中利用心理因素進行激發(fā)。為此,教師需要理清學生的心理特征,挖掘現(xiàn)有教材資源,將心理因素同具體繪畫教學結合起來,進而有效提升中學美術教育教學質量。文章基于教學實際經(jīng)驗,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一、采用多元化技術打造情境教學,符合學生情感需求特點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在教育領域對教學設備的投入越來越多,那些先進的教學設備隨時更新?lián)Q代,為教育教學演繹新的天地。在當前現(xiàn)代化信息時代,學生已經(jīng)適應了教學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氛圍,同樣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教師也是不能忽視學生的這種學習訴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資源的便捷性,通過網(wǎng)絡資源可以下載大量高清的美術作品,在教學美術欣賞課上,教師將網(wǎng)絡下載的高清美術作品呈現(xiàn)給學生時,配上一些應景的輕音樂。學生在有聲有色的環(huán)境中欣賞著古今中外經(jīng)典美術作品,體會到美術大師筆下的杰作,堪稱是一件美事。在美術欣賞課上,教師請學生發(fā)言,從美術構圖、美術作品年代、美術主題、作品材質、美術色彩等方面讓學生說一說,欣賞課沒有太多的限制,旨在教師了解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了解其審美觀如何。
考慮到具體教學實際,教師可以針對某一些代表性作品進行評論,必要的情況同作家、同主題、同年代等方面進行有效對比,以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之間的共性與異性。當然,教師需要從美術專業(yè)角度去看待,對學生的評價進行點評,肯定其評價的正確性,指出其評價的錯誤性,更正其評價的不合性地方。在當前學生個性學習時代,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對于美術課堂欣賞課,盡管教學比較自由,但是作為教師而言,需要有效引導學生上這些課的意義,讓其理解欣賞美術課對個人發(fā)展的作用。教師在欣賞課上,要積極引導學生從美術學習角度去欣賞美術作品,不能隨意敘說與美術無關的內容,防止美術課堂欣賞課變成亂糟糟的課堂局面。為此,美術課上多元化的表現(xiàn)特點,能有效地抓住學生對新奇與情感共鳴需求的滿足,讓美術教學脫離呆板的固有模式,讓教學更具有情境化的演繹。
二、交互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主動性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師生是互動參考課堂學習的,不能僅僅是單方面的教育教學局面。教師需要真正將學生學習的興趣給激發(fā)出來,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諸如,對某作品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思考作品與紙張的布局如何,一般從哪些地方先落筆,如何著色,如何保存等。教師在教學中,學生是需要具有主人翁的學習意識,選用的作品可以是學生熟悉的場景,諸如校園運動會場景、校園一角、班級學生的畫像等,這樣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一張張可愛學生的照片、惟妙惟肖的校園一角、辛勤勞作的工人圖景、大熱天帶給我們便利的外賣大哥……都能觸動我們內心的神經(jīng),觸動我們的情感。
在引導學生思考中,學生都能被這些照片所吸引,讓學生在這些場景中感悟時間的美好,體會人間百態(tài),這就是美術視覺中的真實社會。有了這樣的生活源泉素材,教師引導學生在構圖中,能巧妙地抓住美術繪畫的著力點,從色彩、線條、形狀的運用上自我體驗,在畫面風格、作品質感則是深層次的理解感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同周邊學生分享,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能將所要講述的內容全部托出,需要引導學生思考美術審美觀,讓學生對作品藝術風格與技藝進行自我理解與感悟,這樣的教學方式自然能有助于學生自我成才,比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具有實效性。另外,在美術繪畫趣味性引導中,學生與學生之間討論交流,能滿足其自信心,其思想觀點被認可、重視本身就是一種自信心的表現(xiàn),為此,在美術繪畫學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能力,自己或者合作創(chuàng)作一幅畫,小組分工,在分工前需要小組民主、公平、和諧的討論。在交互式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自我的動筆演練,可以提升知識點學習的有效內化。而學生進行作品完成后,做有效的評估分享,又是一種希望被關注重視的心理滿足。學生在群體中,希望個體得到尊重與認可的滿足。
三、適度強化競爭性的學習激烈氛圍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由于缺乏應試教育的壓力,因此學生缺乏一種積極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心理渴望被認可的滿足來提升學習氛圍的競爭狀態(tài),讓學生在美術知識學習上有一種趕超他人的意識,積極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會繪畫藝術的精髓,提升自身對繪畫作品的表現(xiàn)與領悟能力。無論是在課堂作品賞析的觀念表達中,還是個人小作品展示中,都可以進行有效的品評,進行適度的比較,讓學生在內心有一種爭優(yōu)的心理動力,從而有效的在課程學習上投入更專注的意識。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需要教師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展開有效的教學工作。只有了解學生,才能針對性的提供課程內容與形式,從而提升學生對課堂的喜愛程度與積極程度,進而轉化為實際的學習成果。相關方面不僅考驗了教師美術專業(yè)知識,更是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徐靜華.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運用愉快教學法[J].考試周刊,2013(96).
[2]童瑜.用“心”于“美”用“心”更“美”--初中美術教學疑難問題心理學層面的分析和解決[J].中國美術教育,2012(2.
[3]忻巧燕.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行為偏差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課外閱讀:中下,2012(11).
[4]林琪歡.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