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靈慧
摘 要:小學英語起始階段運用“自然拼讀法”通過字母韻律操、結合chant、多維游戲鞏固、繪本教學拓展等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識記單詞,寓單詞教學于娛樂之中, 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的同時,降低單詞的出錯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然拼讀法 單詞識記
單詞教學是小學起始階段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在單詞識記上有較為明顯的障礙,包括在初學期,單詞的認讀、辨識能力較弱,出錯頻率高,出錯現(xiàn)象普遍等,顯然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詞匯量的積累。長期下去,肯定會對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及學習興趣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讓學生逐步失去信心,影響進一步學習。
“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一套用自然記憶的方式,建立字母(letter)與發(fā)音(sound)的直覺音感。不用借助音標,看著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該詞的發(fā)音,解決小學英語起始階段學生單詞不會讀,無法拼的問題。簡單說:“自然拼讀法”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見詞能讀、聽詞能寫的能力,進而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筆者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嘗試應用“自然拼讀法”,取得了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具體做法如下:
一、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掌握運用漢語拼音。尤為重要的是漢語拼音與英語的“自然拼讀法”就其方式和功能上有很多相似相通之處。于是筆者為了讓學生從枯燥的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利用漢語拼音讓其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發(fā)揮正遷移作用。在單詞教學中大膽使用漢語拼音比較法進行記憶,從而達到學生熟識更多新單詞并見詞能讀,聽詞會寫的目的。比如輔音字母b,p,m,f,d,t,n,l,g,k,h,s在書寫形式上與漢語拼音的聲母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訥)、l(勒)、g (哥)、k(科)、h(喝)、s(思)是大體一樣的。并且,這些音素發(fā)音方法與漢語拼音的發(fā)音方法相接近。只是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對每個音素都加了一個尾音。通過探究這一規(guī)律,學生就更容易感知這些英語音素在單詞中的正確發(fā)音。
二、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提高單詞教學效果
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感,筆者在教學中結合英語兒歌、認讀游戲、聽讀游戲、英語繪本教學等方法,讓單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1.巧用英語兒歌提高單詞教學效果
在英語課堂上,英語兒歌、繞口令是教師與學生們溝通、分享美的感受的最好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結合單詞規(guī)律借助兒歌,繞口令或chant來靈活的運用自然拼讀法。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韻語感。在“自然拼讀法”的開始滲透階段,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及無意注意的特點,盡量將枯燥的機械訓練變成有趣的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不斷反復地朗誦這些chant、繞口令可以讓學生在無意識中牢記字母及字母組合的常規(guī)發(fā)音。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增添發(fā)音規(guī)則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教學字母u發(fā)音時,筆者就自編chant: Duck, duck, run, run, run. Duck, duck, run, run, run. Under the sun. Under the sun. 這首兒歌中含有大量/Λ/的發(fā)音,而且句子押韻上口。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畫一些卡通漫畫來解釋句子意思。
2.巧用游戲操練增強單詞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鞏固操練是很重要的,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即使明白了規(guī)律,碰到實際單詞時還是不能主動運用。那如果是大量機械的操練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們可以用上游戲操練法。在小學英語起始階段教學中,筆者把教學中已用過的游戲操練法歸為兩類:認讀游戲和聽讀游戲。
“認讀”,指的是單詞認讀,是指能否辨認已見過的相似單詞,是否知其含義和讀法。它比記憶單詞要稍微簡單一些。我們可以讓學生認讀一定發(fā)音規(guī)律的單詞,這樣學生的認讀能力將大大提升。游戲形式可以是利用字母貼、日歷牌、轉盤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來依據(jù)自然拼讀法規(guī)律來認讀。
聽讀游戲可以設計成聽錄音或教師讀,學生選詞或拼詞的聽讀游戲,涉及到的單詞全是三年級學生還沒有學習過的單詞,因此能很好地展現(xiàn)出學生的“自然拼讀法”在聽和讀方面的能力。
3.巧用英文繪本教學增強單詞教學效果
我們可以利用繪本故事來教學故事中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既學了發(fā)音、單詞,又欣賞了英語故事,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都很喜歡。在一起作業(yè)網(wǎng)、雪地閱讀這種網(wǎng)站上有很多合適的故事可以利用。這類繪本故事能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也為學生的后續(xù)閱讀能力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比如在學習字母h的發(fā)音時,老師可以把小繪本故事分發(fā)給學生:
The hungry hat is hungry.
“Hi,Ham! Im hungry.”
“Hi,Hot dog! Im hungry.”
“Hi,Hamburger! Im hungry.”
“Hi,Hen! Im hungry.”
“Hi,Horse! Im hungry.”
“Hi,Hippo! Im hungry.”
“Hi,House! Im hungry.”
“Im hungry too.”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選擇的繪本的內容最好都是圍繞著所學音素進行的??紤]到小學起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同時還要注重故事情節(jié)本身的趣味性。這類繪本故事主要用在授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以師生共讀、個人閱讀、小組內閱讀、學生小組自由表演及在班上展示多種方式進行開展。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自然拼讀規(guī)律運用的能力,又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