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翌桐
[摘 要]建設工程投資控制的成功與否,貫穿于項目的始終,而整個工程造價的確定,主要是在工程的招投標階段。筆者結合自己參與的工程案例,介紹兩種招標價格控制方法:二次平均合理低價評標法和對大宗主材采用的限價招標法。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在招投標階段使投資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投標;投資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087
1 采用科學有效的招標評標辦法
1.1 常用招標評標辦法在投資控制中的不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中標人的投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二)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此規(guī)定也就是常說的合理低價評標法。合理低價評標法有利于行業(yè)價格機制的改革和建筑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投資方節(jié)約投資,可促使企業(yè)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第一,難以科學判定“多少價是合理低價”。第二,在實踐中有的將合理低價評標法簡化成最低價中標,易引發(fā)惡性競爭。造成“半拉子工程”或“豆腐渣工程”。長此以往,擾亂建筑市場,損害了建筑質量,背離了初衷。[1]第三,合理低價評標法主要取決于價格競爭,淡化了技術標的作用。
1.2 二次平均合理低價評標辦法的作用和效果
筆者在某工程項目建設的招投標過程中,參與實踐了一種結合綜合評標法和合理低價中標法的新的評標辦法:二次平均合理低價評標法,即在合理低價中標法的基礎上,用所有投標人的報價來計算一個項目的潛在成本,進而通過將投標人的投標報價與這個潛在成本進行比較,來判斷其報價是否低于其成本價。
具體的評審辦法為:從技術標可行的所有有效投標報價中,去除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后求出算術平均值,然后對低于上述算術平均值的有效投標報價進行二次算術平均,二次算術平均值作為評標基準價。然后通過計算有效投標報價與評標基準價的偏離程度,并規(guī)定有效投標報價中,報價等于評標基準價的得分為滿分,在此基礎上,報價每高于或低于評標基準價一個百分點減1分。經濟標得分前三名中,確定技術標得分在85分以上的投標人中的報價最低的投標人為中標人。二次平均合理低價評標法,一方面將經濟和技術有機結合;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合理低價的判定的問題。
就技術性而言,盡管在同一工程的技術標在評審中差距很小,但也不排除個別投標人對投標工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其技術標得分較低的可能,這樣,無論其報價如何,都失去了中標的機會。
就經濟性而言,如果不存在惡意低價投標者,所有報價應都高于其成本價,那么計算所得的評標基準價就應該是工程潛在的具有合理利潤的成本價格,這樣報價較低的投標人的經濟標的排名就可以進入前三位,也就具有了很強的競爭力。從業(yè)主的角度,其投資也就得到了降低,進而實現了投資的有效控制。如果存在個別惡意的低價投標者,盡管其低報價壓低了最終的評標基準價,但由于所占比重有限,不足以影響所計算基準價對工程潛在成本的反映。但由于其報價偏離成本價過多,所以很難在經濟標評審中得高分,自然也就失去了中標的機會。以筆者參與某消防工程招標結果為例,說明此種評標法在投資控制中的效果:在該工程的評標過程中,所有投標人的技術標評分均在85分以上,其能否中標完全取決于經濟標排名。
由此下表中數據,經過第一次平均以后得出的平均值為15112403元,也就是傳統綜合評標法所計算的評標基準價,按照其相應的經濟標得分辦法,D投標人得分最高,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則中標報價為14964970元。
但采用二次平均合理低價評標辦法后,經二次平均計算的價格即評標基準價為14238373元,按照相應的評標辦法,排名前三名的分別是A、D、G投標人,其中G投標人報價最低,為最終中標人,中標報價為13988317元,較傳統綜合評標法低了近100萬元,約占總報價的7%,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2 大宗主材實行限價招標
2.1 利用暫估價進行材料費用控制的不足
目前控制材料費用的方法是將市場價格不是十分公開的主要材料給一個暫估價,之后再由業(yè)主進行認價,來達到對材料費用的控制。這種控制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業(yè)主很難掌握材料的真實價格。其次,暫估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業(yè)主的風險。最后,業(yè)主很難防范施工企業(yè)和材料供應商的串通抬價。
2.2 實行限價招標進行材料費用控制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業(yè)主可以通過市場調研,采用邀請競價的方式,邀請符合工程所需的材料供應商參與競價,并由業(yè)主與供應商進行一對一競價談判,最終獲得供應商的底價,并要求參與競爭的供應商均就其最終價格寫出承諾,實現工程材料費的有效控制。
下面以某幕墻工程招標為例,說明此種投資控制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某工程幕墻的主要形式是石材幕墻和玻璃幕墻,選定對石材和玻璃這兩種材料實行限價招標,即對這兩種材料根據規(guī)格和型號的不同,給定限定的單價,投標企業(yè)在進行投標報價時,就這兩種材料,應在限定的材料單價內進行報價。為得到一個合理的材料價格作為限定單價,采用了邀請形式的競價方式。具體為先根據施工圖紙,按不同規(guī)格和型號分析統計材料用量,并提出材料的具體技術參數要求;然后邀請實力相當的四家材料供應商,根據材料數量、技術參數要求,分規(guī)格和型號進行報價,之后在同一時間,業(yè)主同各供應商分別就價格進行談判,并且再給最后一次報價的機會,以獲得其報價的底線;最后,在確認各家報價不能再低,并對其最終報價和工程技術要求做出承諾后,確定綜合報價最低的單位的價格為限定單價。
通過以上方式使材料價格得到了降低,其中,石材價格從217元/平方米,降低到155元/平方米,降低幅度為28.5%,降低金額約為337萬元;玻璃價格降低幅度為11.5%,降低金額約為157萬元。累計降低幕墻工程費用約為494萬元,約占幕墻設計概算的4.5%,取得了很好的投資控制效果。
3 結 論
在整個建設工程的投資控制中,招投標階段的有效投資控制,是確保工程總投資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一個關鍵,只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運用相關法規(guī)、理論和控制手段,解決投資控制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才能更好地實行工程的投資控制。
參考文獻:
[1]李從銀.淺談合理低價評標法的利弊與招標人對策[J].中國工程咨詢,2007(9):47-48.
[2]蔡寬平.工程招投標優(yōu)化方法探析[J].中國市場,201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