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涂巍
【摘要】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個體在先天潛能和環(huán)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正向心理特質。目前已有研究發(fā)現,積極心理品質在對抗心理壓力、心理疾病時具有緩沖作用。積極心理品質可以幫助個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更好地應對各種社會壓力。
自我概念是個體人格的核心部分,是指個體對自己身體、心理及自身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自我概念越清晰,說明個體對自我的認知和接納度越高,個體越能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與社會互動。大學生正處在自我發(fā)展、人格成熟的關鍵時期,許多學生因自我概念模糊而不知所措,甚至出現迷茫、頹廢現象,嚴重影響學業(yè)及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成為新的課題。本研究從團體心理輔導入手,以積極取向為核心,旨在探討如何構建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模式。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 團體心理輔導 概念測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7-0180-02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某高校本科大一至大三學生,通過網絡公開招募面試后確定19人。其中平均年齡19.8歲,男生9人,女生10人。
1.2 測量工具
1.2.1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采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SCS)作為自我概念測量工具。該量表共70個題目,內容包含自我概念2個維度和綜合狀況共10個因子,即結構維度:自我認同、自我滿意、自我行動;內容維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會自我;綜合狀況自我批評和自我總分。除了自我批評得分越高說明其自我概念越消極外,其余各項得分越高表示個體越喜歡自己、信任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1.2.2 情緒自評量表(PANAS) Watson和Tellegen(1988)編制的情緒自評量表,該量表由20個描述不同情感、情緒的詞匯組成,采用5點量表評分,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個維度,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3團體輔導方案的設計
本研究以積極心理學、認知行為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為指導,根據大學生特有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特點設計團體活動方案。活動重點在于深入自我探索和促進心理成長?;顒又黝}包括自我成長與原生家庭探討、情緒解讀與表達、社會資源探索等三個方面。團體由兩名心理咨詢師帶領,每次活動進行120分鐘,每周一次,共8次。活動開始前,每個成員發(fā)一本《積極取向團體輔導活動記錄手冊》,手冊包含團體輔導活動目的、活動要求、活動注意事項、活動承諾書和團體輔導活動內容。其中團體輔導活動內容包含團體輔導課前家庭作業(yè)、課后成長記錄和感悟等。每次團體活動的前30分鐘,小組成員對上周家庭作業(yè)進行分享,中間60分鐘是團體活動時間,后30分鐘為問題解決時間,并布置家庭作業(yè)(具體方案見表1)。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干預前后數據及差值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2.結果
2.1團體輔導前后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檢驗結果
2.1.1團體輔導前實驗組、對照組前測檢驗
為檢測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各因子上是否存在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各因子上差異不顯著(見表2)。
2.1.2團體輔導后對照組前后測檢驗
通過統計分析檢驗,結果表明,未參加團體輔導的對照組,各因子分雖然有變化但差異不顯著(見表3)。
2.1.3團體輔導后實驗組前后測檢驗
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經過積極取向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后,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及自我概念各因子分均發(fā)生變化,且是發(fā)生了積極正向的變化。(見表4)。
2.2 典型作品分析
從團體成員的家庭作業(yè)和活動中的分享來看,每個人在團體活動中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沖擊與觸動,也有不同程度的收獲與成長。關于對團體活動過程的感受,有成員描述到:“原來微笑除了可以留在相片里外,還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每每回想起來依然感到欣慰。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在我們不經意的粗心中溜走,抓住那些美好既是瞬間也是永恒?!保昂鋈话l(fā)現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不曾發(fā)現自己身上的積極特質更不曾梳理自己身上的不足,看著記錄本上一頁頁的字跡,原來我是這個樣子,我比自己想象中要棒,而且可以更棒!”,“原來的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把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藏在心里。通過這次活動,我學會了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的。”,“通過對成長經歷中一些事件對自己影響的探討,讓我明白了許多問題,也打開了一些心結?!?,“也許沒有過去成長中的挫折,就沒有現在堅強、認真的我?!保皩ξ矣绊懽畲蟮氖菆F體活動中成員的分享,我常常思考他們的話,并檢討自己的一些做法,我想這樣的人一定會是個快樂的人?!?/p>
3.討論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人格特質對人的幸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身處逆境時,這些積極人格特質會成為個體應對外界壓力的緩沖機制,幫助人們走出困境?!北狙芯拷Y果顯示,通過八次積極取向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團體成員的積極消極情緒和自我概念各因子分均有顯著性變化。
實驗中,每次團體活動都設計了相關主題的活動,但每次活動并不是完全死板地按照活動要求進行,而是根據團體成員的感覺與團體的進程靈活把握。團體開始前30分鐘,團體成員分享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或自由表達團體外的某些特殊感受。剛開始的幾次,總是幾個愛表達的成員發(fā)言,慢慢地其他成員也受到影響而積極參與其中。團體成員在設計的主題活動中通過積極自我探索,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的自身的優(yōu)點與特質,大部分成員在分享中都談到對自身認知更清晰了,這些都讓他們更加喜歡和接納自己。
積極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特征,積極取向團體心理輔導方案中,我們設置了“微笑點滴”的家庭作業(yè),作業(yè)要求團體成員每天記錄生活中的微小的感到開心事件,并學會去體驗那些積極的情緒感受。每天的記錄及團體中的分享,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一種習慣:無論生活怎樣,都能看到生活的積極一面,并體驗到積極情緒。團體活動中,團體成員會受到他人積極情緒和積極心態(tài)的影響,也會學習他人成功的處事經驗。因此,積極取向團體輔導為大學生自我認知打開了一扇窗戶,幫助他們更好地認清自我,悅納自我,并學會用更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社會。
此外,在研究之初,領導者為實驗組團體成員建立交流QQ群,團體結束后的一年內,團體成員在此群內的交流仍較活躍,也有不定期的群外活動。但由于研究對象范圍較廣,加之研究者的時間精力有限,本研究并沒進行長期跟蹤調查,其效果是否具有長期性還有待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31(5):41-44
[2]林靜,涂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23): 225-228
[3]林靜,涂巍.短程心理動力團體對大學生自我概念的影響[J].中國校醫(yī),2017,2(3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