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波
摘要:本文從分析合作學習模式基本概念入手,探討了目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提出在大學口語課堂開展合作學習具體運用方法,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以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口語水平。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1. 引言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語言知識轉換能力和交際能力,使其能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進行恰當交流。然而語言的生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我們的學生在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存在著語音和語調,詞匯和語法以及謀篇布局等方面弱點。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口語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所運用的多種教學方法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性學習是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和途徑。
2. 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合作性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的基本做法是將學生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xiàn)目標,力求體現(xiàn)個體性與集體性的統(tǒng)一。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合作學習理論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研究中心 David W. John 和 Roger T.Johnson 兄弟提出的五因素理論,即合作學習由五大要素構成:積極的相互依賴;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個體和小組責任;小組合作技能;小組的自我評估。
3. 合作學習理論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3.1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基本情況
目前學校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主要穿插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進行,并未開設專門的口語課,訓練口語的任務也就自然落在聽力課上了。另外,由于大學英語本身教學時數有限,而教學任務又非常繁重聽、說、讀、寫、譯要并駕齊驅同步發(fā)展,教學壓力大,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口語的實踐及提高。
3.2 合作學習理論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口語課是一門非常適合開展合作性學習的課程,在該課程目標要求下學生們可以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甚至教學相長。合作性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具體運用如下:
3.2.1構建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要注意兩個方面:個是小組人數,一個是小組組合依據。合作小組的人數一般是控制在3-8內。小組人數過多的話,不利于組內成員間協(xié)調達成一致,而且很難做到任務的恰當分工,很容易出現(xiàn)“搭便車”的情況;小組人數過少的話,組內成員在個性﹑技能﹑背景上的差異會不明顯,就很難實現(xiàn)以合作小組形式進行學習的預期效果。構建合作學習小組的基本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要使每個小組內學生的口語水平,學習技能,交流能力,性格特點,個人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異,從而具有互補性,交流思想, 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小組之間又存在相似性,全班各小組應是水平能力等相當的獨立體。
3.2.2 活動任務的設計
口語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總是圍繞某些口語任務來進行的,如何精心設計活動任務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口語課堂組織活動時,布置給小組的具體任務側重多個成員的共同合作,同時也分配到到每個成員,力求體現(xiàn)集體性和個體性的統(tǒng)一。如設計情景短劇任務時,需要個體的參與和團體合作,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角色和分工,可自主創(chuàng)建情景和設計臺詞,讓每個成員在合作活動中都有口語展示的機會。又如設計辯論和話題陳述等任務時,小組成員輪流陳述觀點,促使每個成員必須在合作活動中了解本組的觀點并進行辯論和陳述。
(一)角色表演
在以往的口語教學中,筆者只要求某個學生與同伴之間組織某個對話并表演。一學期下來發(fā)現(xiàn)學生練習和表演的積極性越來越少,而且對話表演的學生也僅限于固定的幾對,表演對話時缺乏其他同學的參與,只是孤立地完成任務,同時發(fā)現(xiàn)底下觀眾的關注對臺上同學的表演積極性有很大影響。另外,由于只有兩個學生完成對話表演,不容易營造一定的口語情景,加之在臺上的壓力較大,有很強的焦慮感。而基于合作學習理論的對話或表演形式則更加具有靈活性與多樣性。學生在準備時每組圍成一圈在一起準備和練習,打破了原來教室中固定的座位編排以及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固定的模式,有利于展開生-生間的互動,也極大地消除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小組討論
這種活動形式也較適合在合作小組中進行。老師可在每個單元列舉出一些討論題目,讓學生在各小組內進行討論;或者老師先發(fā)給每個組一份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材料,材料后面附有幾個相關問題,學生在小組內先共同對材料進行學習,再共同討論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組內成員可各抒己見,進行探討,爭論,吸納更多的觀點,同時在邊聽邊說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 總結
在口語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谡Z表達能力需要大量的口頭語言練習,而現(xiàn)在的英語都是大班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個別操練的機會與時間都太少了,小組合作學習使之成為可能,小組合作學習,為每位學生提供了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提供了更多的可以交流的機會與環(huán)境??谡Z課堂中,合作學習不但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用英語交流的機會,逐步提高口語能力,而且也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Slavin, R. E.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98.
[2]李潔莉大學英語大班化教學中合作學習可行性的實證研究[J].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3).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