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秀娟
【摘要】小學低段的寫字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是個關鍵,我通過兩年的實踐做出了一些嘗試,運用讓孩子了解漢字形成培養(yǎng)興趣,教師做榜樣引起興趣,適當要求保護興趣,欣賞書法作品提升興趣,創(chuàng)造展示機會延續(xù)興趣等方法有效增強了孩子的寫字興趣。
【關鍵詞】小學低段 寫字教學 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075-01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寫字目標中明確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這就為我們寫字教學指明了方向。那么,該如何教學生寫字,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呢?對小孩子而言寫字本身是枯燥而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果一味地被動寫字,把寫字僅僅當做任務來完成,不但字不容易寫好,還容易對寫字產(chǎn)生負面情緒,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在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上下功夫。
一、了解漢字形成,產(chǎn)生寫字興趣
孩子們剛開始學寫字時,首先應該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講解這個漢字的變化和含義,讓小學生感到漢字是很有意思的。
例如一年級時我們學習“魚”字,我就先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了一條立著的魚的樣子,還特意把魚的鰓部畫得咧開一點,讓后逐步講解了魚字的演變過程,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在寫這個字時也格外用心。
低段學生年齡小,在講到漢字結構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學合體字時,有些孩子總掌握不好,左右結構不是分得太開就是擠的太緊,上下結構,上下之間的大小比例也總是掌握不好。我就用講故事的方法幫助孩子們理解:我們的漢字是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我們中華民族所倡導的的君子之風就是講究謙虛禮讓,那么在漢字中就有所體現(xiàn),左右結構的字,就像兩個好朋友坐在一個座位上,既要相互團結,又不能總是打架,那么他們的筆畫既要挨得很近,又不能相互影響,有時要交叉,有事要避讓。尤其是一些獨體字在成為偏旁或部件時,有些筆畫往往要發(fā)生一些變化,孩子們注意到了這些變化的地方,就能把合體字寫成一個整體了。
漢字是表意文字,幾乎每個部首都有其獨特的含義,每個字的形成演變都有一定道理,慢慢講的多了,孩子們就覺得這些漢字像自己的朋友,生出一種親切感,寫的時候自然就有了愉快的心情。
二、老師做榜樣,引起寫字興趣
小學低段,教師的行為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力,許多孩子都喜歡模仿老師的做法,老師們可以借助這一點,用自己的一手漂亮字引起孩子寫字的興趣。但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板書越來越少,課件使用越來越多;教室布置手寫的文字越來越少,打印、噴繪的文字越來越多,這些都不利于我們的寫字教學。所以我在教室布置或上課時,總是盡量少用印刷品和課件,實在非用不可的情況下,也一定注意字體的選擇,多用手寫體。
例如在教學“心”這個字時,“臥勾”是孩子很難寫好的筆畫,但是在很多印刷體中,“臥勾”是無法體現(xiàn)的,無論是“心”字還是“心字底”,第二筆寫出來的都是“豎彎鉤”,就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錯誤的印象。而課堂上老師一筆規(guī)范漂亮的板書,黑板報中老師一手富于變化的美術字,作業(yè)本上老師一行親切鼓勵的評語,都能有效的引起孩子的寫字興趣。
我校每天中午有20分鐘的微型寫字課,我總會提前至少十分鐘進班,自己先練字,當孩子們走進教室看見老師在寫字,就會自覺悄悄地翻開練字本。在講解過程中,我總會把自己練字的一些心得或進步告訴孩子,孩子們會覺得原來老師也要練字,老師也有寫不好的字,老師也是在慢慢進步的,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寫字興趣,增強了寫好字的信心。
三、適當要求,保護寫字興趣
孩子的成長中,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并不一定都是均衡的,在手的運用方面尤其如此。在這個時候,對于有了認真的態(tài)度,正確的方法,但仍然寫不好字的孩子,就要適當降低要求,保護孩子的寫字興趣。我們班里就有這樣的幾個孩子,無論怎么努力,橫就是寫不平,豎就是寫不直,不是大的沖破田字格,就是整個字的筆畫四分五裂,對這樣的孩子,我往往會在書寫時降低要求,提供幫助。給孩子打幾個字頭,握著孩子的手讓他感受運筆的力度,幫助他找到自己寫字的問題,從每個字能寫好一個筆畫開始慢慢進步,孩子在進步的快樂心情中書寫,才能越寫越好。
四、欣賞書法作品,提升寫字興趣
美的東西人人都喜歡,低段孩子年齡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審美,老師要盡量尊重孩子自己的寫字風格,保護孩子的審美情趣。我在班里常拿一些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或經(jīng)典的字帖復印件讓孩子欣賞,并且適當點評,引導孩子知道一字有多種形體,讓學生體味漢字書寫中的美——娟秀、飄逸,蒼勁有力……產(chǎn)生我想寫、我要寫的愿望。
我喜歡買字帖,鋼筆的、毛筆的,司馬彥的,龐中華的,張勝華的,顏體的、歐體的、柳體的等等,放在班里的圖書角給孩子們看,練習讀帖的同時,也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當孩子們把欣賞不同風格的字帖當做一種享受,當他們在課余把各種字帖中的同一個字相互比對,點評哪一種寫法更漂亮時,他們寫起字來也漸漸有些“下筆如有神”的味道了。
五、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延續(xù)寫字興趣
有些孩子有能力將字寫得很好,但因為怕累或沒耐性,書寫時好時差很不穩(wěn)定;也有的孩子字寫得不錯,但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動力,不再進步甚至出現(xiàn)退步;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些激勵幫助他們持久地保持寫字興趣。我在班里嘗試了多種鼓勵的辦法。比如,每兩周進行作業(yè)評比和展示,全班同學都是評委,每人手上五朵小紅花,貼給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五本作業(yè),得到小紅花最多的同學將被冠以“小小書法家”稱號,他的照片和寫字作品會在全年級的展示墻上展出。獲獎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沒獲獎的孩子也在參觀點評別人的作業(yè)過程中有所收獲。再比如我在孩子的練字作業(yè)上以星級來做評價,連續(xù)十次獲得五星的孩子可以榮獲“書寫明星”獎,他們可以在班會課給大家介紹自己寫好字的經(jīng)驗,并帶一名寫字有困難的同學當小徒弟,“師傅”和“徒弟”之間分別展開評比,對進步大的給予獎勵?;蛘哒垺皩懽置餍恰苯o自己小組的同學點評寫字作業(yè)——給寫得好的字畫紅圈——這對低段的小孩子可是無上的榮耀;這些大人眼中的小兒科方法有效延續(xù)了孩子寫字的興趣,使他們不斷想要超越自己,把字越寫越好。
寫字對我來說是一件愉快的,甚至享受的事情,心煩氣躁時寫幾行小楷,會逐漸讓自己心氣平和;心情飛揚時臨幾頁草書,表達一下自己的喜悅;情緒低落時寫幾段行書,讓自己在約束與自由中找到最佳的結合點;而更多的時候是清心靜氣地書寫,體會漢字的美妙和神奇。我想這都是源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希望通過我教學中作出的種種嘗試和努力,讓我的孩子們也能產(chǎn)生書寫的興趣,體會這樣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