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峰
摘要:在我國許多高校體育老師在進行羽毛球課程教學時,僅僅注重學生的實際打球水平,而不在乎學生的興趣和性格,分層教學恰好彌補了這些缺點。本文通過對分層教學的分析,并論述該方式下的教學模式,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希望對我國高校羽毛球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校教育;羽毛球課程;教學改革;發(fā)展研究
在高校教育領域中分層教學是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因為老師更加注重所有學生的人物性格和興趣愛好,并適時合理循循善誘,既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氛圍中掌握知識,也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學生有了興致之后學習效率會更高,實際能力自然更強。在高校羽毛球課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方式,能更積極地調(diào)動學生的打球欲望,從而提高學生打羽毛球的水平。同時,老師在運用該種教學方式時,不能僅根據(jù)前人總結出的經(jīng)驗和教訓,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不同時間和背景下的目標及任務,針對每位學生進行教學,顧及到每位學生,從而讓所有學生的羽毛球技術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分層教學分析
(一)分層教學的定義
分層教學就是老師按照一定規(guī)律和標準將學生劃分為幾個不同層次,劃分依據(jù)是學生的智商、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等,老師針對劃分好的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教學,當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采用多樣化的形式,讓每個學生的天性得到釋放,使學生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下學習,同時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二)分層教學的特點
分層教學有兩個明顯特點,其一符合人文主義理論,其二符合個性差異規(guī)律,將老師與學生的關系調(diào)整到做好狀態(tài)。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與老師形成一個整體,且學生是這個整體的核心部分,老師為每個學生都制定出科學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階段,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為其量身打造出學習目標。正因為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習慣和人生經(jīng)歷等存在不同程度差異,才會導致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性格,而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差異性進行教學。
二、分層教學模式原則
分層教學的原則就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保持其特性,為學生打造更有發(fā)展前景的未來,分層教學的模式也會隨著學生群的變化而變化。分層走班模式,該模式下學生需要經(jīng)過許多次的模擬考試,讓老師了解學生實際掌握情況,同時,學生也可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班級,這樣可保證老師能很快獲得來自學生的反饋,從而達到改善教學計劃目的。“個別化”學習模式,即利用網(wǎng)絡為學生進行講解,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隨時咨詢老師,既方便又快捷。“分層互動”模式,在該模式才需要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各項能力,將學生分為若干組,隨之不同組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探討,最終得出解決辦法。
分層教學的原則有很多,下文將對其原則逐一進行講解。第一,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有所了解,就會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所有熟悉,所以當教學進入實踐階段時,老師要合理設計教學進度和方法,保證其所教全部內(nèi)容被所有學生接納和吸收。第二,主體性原則,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老師與學生關系中前者占主要地位,因為老師在課堂中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內(nèi)容講解,而在分層教學模式下,老師針對每個學生制定教學大綱和進度目標,學生是核心和主體。第三,遞進原則,因為老師有針對性地制定進度目標,則當學生完成計劃目標后便可進入下一進度目標,而老師則是進度目標的策劃者和引導者。第四,隱蔽原則,上文提到過老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但是,老師只能將劃分標準藏于內(nèi)心,不可將分布名單列舉出來,以免引起學生的不必要自卑,也不會導致某些學生的驕傲自滿情緒。第五,反饋原則,在學生按照制定計劃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老師應仔細觀察每位同學的變化,例如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學習興趣是否更加濃厚,從而對目標進行改進。第六,發(fā)展性原則,由于每個學生的實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改變,老師則更應該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待學生,讓學生有學習的沖勁,保證每位同學在未來有所發(fā)展。
三、高校羽毛球分層教學改革措施
(一)科學分層
目前仍有很多體育學生沒有真正了解分層教學的內(nèi)涵,高校老師在教學生羽毛球之前,必須向其論述該教學方式的定義、特點和原則,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老師應著重考察學生的羽毛球水平,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進行判定,最終根據(jù)綜合水平將學生分層。當高校羽毛球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方式時,必須有效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增強教學備課的質(zhì)量。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高校羽毛球教師能夠快速發(fā)現(xiàn)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就能夠及時針對問題作出有效改進。
(二)針對性制定教學計劃
通過上文可知,不同層次的學生羽毛球水平不同,各方面能力也不同,老師應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水平制定教學計劃,例如對第一層的學生,老師應著重鍛煉其基本功,讓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有所了解,從而掌握動作技巧;對第二層次的學生,要培養(yǎng)學生各個動作之間的自然連接,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動作后能形成整套動作體系,自然而流暢地完成各項基礎動作。高校羽毛球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必須與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力掛鉤。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羽毛球教學計劃進度可以適當加強;而針對能力較弱的學生,則更應該強調(diào)基礎訓練。
(三)制定科學考核方法
不同層次的學生羽毛球能力不同,那么老師在進行考核時應采取不同的標準,對第一層次的學生主要考察其基礎技能,對第三層次學生偏重考察其綜合羽毛球水平,而對第三層次的學生可結合上述兩方面技能。如此就能夠有針對性的發(fā)現(xiàn)各個層次具體學習情況,同時為以后的教學計劃制定提供依據(jù)。
四、高校羽毛球分層教學發(fā)展
(一)高校羽毛球項目課堂分層次教學
大多數(shù)大學都只開設兩年左右的體育課,大一普遍為必修,而大二則是選修。必修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基礎體育課程,同時也是高校羽毛球教學的根本。高校羽毛球運動實質(zhì)上還是體能與思想兩個方面的結合體,采用各種不同的身體訓練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羽毛球。但各個學生身體素質(zhì)存在差異,因此學校在未來開設羽毛球教學課程的時,還可以專門針對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設立基礎身體素質(zhì)訓練。在高校羽毛球分層訓練開展的同時,也不應該減弱學生對基本素質(zhì)訓練的強度。
(二)高校羽毛球項目班級分層次教學
高校羽毛球教師可以將所有學生編排為不同的班級,進而能夠更加全面的開展教學工作。但該方法相對來說時間較短。同時高校羽毛球教師也應該培養(yǎng)部分實力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將其作為羽毛球教學中的小助手。當前學生在高校羽毛球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即為教學內(nèi)容枯燥。但使用課堂分層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加入到自己想要加入的小組內(nèi),組員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高校羽毛球的課堂分層教學方式還能夠幫助老師降低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壓力,進而使其有更多時間從宏觀層面對教學展開管理。采用有效方式完善好各層次的教學工作,可以增強高校羽毛球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組織調(diào)控能力。由分層教學引發(fā)出的思考,將給未來學生帶來更多挑戰(zhàn),同時還可以增強高校羽毛球教師的全方位發(fā)展能力。
五、結束語
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更加關心,家長都迫切希望有效率高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而分層教學方式就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提高學生興趣和開發(fā)學生天性的角度出發(fā),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在羽毛球教學中,分層模式的運用激發(fā)出學生對羽毛球的熱愛,有層次地提高學生能力,也有助于羽毛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德超,宣濤.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5:163-164.
[2]張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07:79+81.
[3]王磊.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亞太教育,2016,12:108.
[4]孫景召,張?zhí)旆?分層教學理論指導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以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體育科技,2012,0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