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宏
摘要: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的由教師主導的課上“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已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但仍然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基于文獻分析和一線教學實踐,本文探討了目前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所面臨的問題,探索性地提出了理解“翻轉”的內涵、搭建網絡平臺、調整評價模式等解決相應問題的對策,旨在更好地促進大學英語教學。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問題;對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15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6)07—0066—03
隨著網絡與通訊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公開課、云課堂等正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如何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來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不斷探索?!胺D課堂”這一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興教學模式為改革大學英語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翻轉課堂的基本內涵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發(fā)表主題為“讓我們用視頻重塑教育”的演講,將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到“翻轉”的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由教師主導的課上“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將知識點制作成簡短的視頻并將其上傳至網絡供學生課余時間觀看。課上,教師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檢測并使其將知識內化,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導者,注重“以教導學”,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以學促教”。如表1所示,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的特點顯而易見。
二、大學英語翻轉課堂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關于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研究仍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根據(jù)知網搜索顯示,最早的翻轉課堂研究論文發(fā)表于2012年,近兩年才有了一些探索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體應用的論文。本文將大學英語翻轉課堂面臨的問題歸結為如下三點:
(一)翻轉課堂流于形式
隨著慕課、微課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產物的誕生,大學英語教師開始學習微課與翻轉課堂在外語教學中應用的理念。然而,根據(jù)知網的檢索數(shù)據(jù),有關英語微課的設計、制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而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研究文獻卻較少。筆者通過對同行教師的訪談了解到,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將課前播放微課視頻等同于開展翻轉課堂,甚至將微課視頻用于課堂導人,繼而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微課視為常態(tài)課的片段,而使得翻轉課堂流于形式。筆者認為,這歸咎于教學觀念的禁錮。學校和教師仍然把大學英語四六級以及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考評教學效果的主要標準,忽略了學習流程及教學活動的設計,這阻礙了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現(xiàn)。
(二)教學條件匱乏
通過對六所高校的調研發(fā)現(xiàn),各高校的大學英語教研室均沒有專門的視頻錄制設施,學校沒有專門的大學英語網絡學習平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資源建設不夠,均存在資金短缺、設施資源分配不均、信息化平臺管理權限分配不均等問題,學校機房及其他學習終端只能滿足對部分學生開放的需求。同時,學生使用自己的手機訪問學校資源平臺進行下載或者在線學習也受到權限或流量限制,對翻轉課堂的自主學習、拓展學習以及學習監(jiān)測等活動的開展造成了阻礙。此外,大學英語教學的班級人數(shù)較多,班級平均人數(shù)為40人以上,有的班級甚至達到60至70人,影響了課堂活動的組織及學習活動的重構,制約了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開展,使教師和學生不得不回歸到傳統(tǒng)的教學和學習模式。
(三)學生學習能力的制約
目前,大學英語教師所面對的授課對象均為90后。他們喜歡新奇的高科技產品,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敢于大膽嘗試,善于利用手機及平板電腦等獲取信息及資源,但當學習網絡課程時,他們卻缺乏應有的認知和學習能力。此外,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仍然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習慣于被動學習,按照老師的講解和總結進行學習,接受一張張試卷的考評。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尤其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其在學習微課程的過程中缺乏耐心,缺乏自覺性。因此,這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翻轉課堂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構建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對策
(一)理解“翻轉”的內涵,轉變教學觀念
實現(xiàn)大學英語課堂的翻轉,首先要理解“翻轉”的內涵,轉變教學觀念。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應基于自身的教學實踐來理解“翻轉”的內涵。首先,正如浙江大學的陳越教授在分享慕課建設經驗時所言:“錄制慕課時要隔6~7分鐘變換一下節(jié)奏,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也適用于課堂教學。千篇一律的翻轉模式會導致學生產生疲勞感,因此,“翻轉”并不適用于所有內容,非重點的內容不需“翻轉”,翻轉課堂“在本質上是一種將面對面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結合起來的混合學習模式,它是家、校分別在學生學習中(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上的調整”。其次,翻轉課堂所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應是廣義的概念,即不僅包括教師自己制作的微視頻,也包括可資借鑒的網絡資源、網絡公開課,甚至包括音頻和文本。最后,大學英語教師應從教學目標的內化及課堂活動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角色的轉換,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都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二)搭建網絡平臺,創(chuàng)造教學條件
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為翻轉課堂創(chuàng)造教學條件:首先,建設一個包括網上教學與互動、網上自學、在線監(jiān)測、在線論壇、網上測試以及考核評價等多功能的教學系統(tǒng)。目前,已有多家高校使用了一些英語網絡學習平臺,但只限于電腦使用,尚未開發(fā)手機客戶端。其次,根據(jù)大學生熱衷手機的習慣順勢而為,讓他們利用手機和無線網絡在課下完成自主學習任務中教學視頻的觀看,使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得以有機結合。再次,整合網絡視頻資源,服務于翻轉課堂。利用手機APP中的實用軟件開展英語學習,展示和驗證學習成果,為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最后,為保證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順利開展,應合理分組,使課堂內化活動的人數(shù)控制在便于操作的范圍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體現(xiàn)翻轉課堂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調整評價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學的考核仍以終結性考核為主,雖然包含了平時成績及小組作業(yè)等成績,但一紙測評仍是考核的重點。因此,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無不與考試相關,這也成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想翻轉課堂的課外自主學習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必須改變評價模式,以形成性評估為主,考核內容包括在線學習監(jiān)測、在線論壇交流統(tǒng)計、在線作業(yè)展示、課堂活動參與度、合作學習互評,使學生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其中。翻轉課堂活動的內容應包括:測試、對話、討論、作業(yè)展示與互評,測試應注重語言基礎、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考評,涵蓋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知識內化和技能訓練,從而促進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結語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越性。然而,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在理論與實踐上均處于起步階段。實施翻轉課堂時既要深刻理解“翻轉”的內涵,改變教學觀念,也要基于學校的英語教學條件以及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能力,同時,更應調整學習效果評價模式,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更好地開展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有待于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的研究與探索。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總結問題并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便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實效性。
[責任編輯:劉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