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模式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運用,但在具體應用中,又各有不同。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三方面作了些分析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 設問自學 交流互助 訓練反饋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80072
從國務院頒布《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到如今,隨著課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遇到了新的問題。根據(jù)目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和實施有效教學的要求,“合作學習”迅速得到普及,下面筆者就教學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談談“合作學習”的運用。
一、設問自學,挖掘合作內容
自學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獨立面對問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最大限度拓寬思維的廣度,使學生終身受用。教學中,教師將事先編寫好的導學單,在課前發(fā)給學生,學生在預習自學的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發(fā)現(xiàn)并嘗試解決問題,最后帶著問題進課入堂,做到“先學后教”。要組織有效的自學,合理的設問是前提。
以內能概念為例,設計如下導學方案
內能概念:
①物質是由 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 的運動。
②大量分子就像用彈簧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小球,彈簧發(fā)生形變具有彈性勢能,那么分子間相互靠近或遠離時,分子是否具有彈性勢能,請說明你的理由?
③內能的定義:___________ 。單位: ___________。
④內能與學過的其他形式能量相比,有何特點?
⑤對于本節(jié)內容,你還有哪些困惑?
導學內容由知識清單以及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組成。“先學后教”有別于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其核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如果導學單一味強調知識的梳理、規(guī)律的填空,那無異于給學生的思維帶上枷鎖,課前自學基本上就成了“依葫蘆畫瓢”、“照本宣科”,這種自學也就成了“自縛”。設問自學是使學生暴露“先學之惑”,因此,導學單的編寫不能總是停留在“是什么”,還必須要追問“為什么”、“怎么辦”,要引入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同時挖掘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將書本知識激活,為合作尋找內容,使學生最終獲得“系統(tǒng)化知識”的同時,收獲“開放性知識”。
二、交流互助,展示合作成果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交往對于認知發(fā)展可起到促進作用。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互助學習模式,圍繞問題,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時間、創(chuàng)造機會。展示環(huán)節(jié)應遵循重要問題優(yōu)先解決的原則,既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又能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在進行“托盤天平的使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每組分發(fā)托盤天平。學生課前“先學”后,教師的“后教”采用搶答形式,選取“匯報員”向全體學生展示?!皡R報員”操作托盤天平測量物塊質量期間,對天平構造、使用的規(guī)范性要求進行講解,其他同學糾正、提出“先學之惑”(如:①為什么使用托盤天平要左物右碼,左碼右物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②為什么平衡螺母調節(jié)方向與天平傾斜方向相反),讓演示的同學解答,學生相互評價。如果該同學不能解決,教師發(fā)動其他小組討論后解答,小組間相互競爭。出現(xiàn)全班同學都不能解決的共性問題,教師應適時引導、點撥,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處理課堂的核心問題——解“先學”之惑。對于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問題,則鼓勵學生通過以后的學習來解決,強化學習動機。小組合作展示解決問題之后,教師可通過質疑、追問提出自己預先準備好的問題,將學生習得的內容融入新的情景中,進一步強化學習目標,追求知識的“再生成”,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教學中,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而教,明確教師走進的是學生的課堂,與學生平等對話,做到“三講三不講”,即針對學習中的共性問題、小組展示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對于預習中已經會的,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就會的,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不講。同時要善于把握學生的“異見”,善于抓住課堂生成性問題,通過集體教會個人,只有學生動起來了,才能形成能力。
三、訓練反饋,深化合作意識
訓練可反饋一節(jié)課的目標達成情況,每節(jié)課教師應留有時間用于反饋檢測。難易程度上,檢測內容不能過于簡單,學生能倒背如流也不能代表已經“學會”章節(jié)內容,所以內容設計必須要有一定的思維量。習題內容上,避免成為課堂內容的復制,應結合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情境中解決具體問題。訓練層次上,可根據(jù)學情分成幾個不同層次進行檢測,做到當堂練習當場批改,教師批改層次較高、完成速度較快的學生的作業(yè),然后由這些學生負責其他組員練習的批改,課堂中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jù)反饋情況,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手拉手”的方法,讓學優(yōu)生總結方法,教會學困生,學困生代表小組面向全班進行講解。既培養(yǎng)學優(yōu)生總結物理方法、解題技巧的能力,又幫助學困生糾正了錯誤,增強了對知識的記憶。有效訓練,及時反饋,合作診斷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在解決問題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障礙,通過小組合作內化知識、發(fā)展能力。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