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秋
摘 要: 語文是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合作學習自上世紀末以來憑借其獨特的優(yōu)勢已逐漸發(fā)展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佳教學策略之一,可以說,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現(xiàn)代語文教學體系的核心問題,它在語文閱讀教學更新中的作用體現(xiàn)得愈加顯著。作為一種“互助性”學習方式,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本文以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為基礎,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通過合作學習的運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任務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責無旁貸。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引導小學生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形式,幫助他們明確分工,使他們在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學任務。閱讀教學具有高度的開放性,閱讀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碰撞和成長的過程,因此,教師要以嶄新的視角看待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深入探究,正確把握合作學習的特點,構建“活力十足”的開放性閱讀課堂,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全面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一、重視預習,依靠小組完成任務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的影響,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并缺乏良好的預習習慣,這一點在小學低段的學生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很多教師對小學生的預習工作不夠重視,加劇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老師和其他學生的依賴,降低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借助小組的力量完成預習。首先,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其注意力易分散且不持久、好奇心強烈等特點,采取適合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導入,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情境導入,使學生對于語境有初步、直觀的感知。例如在學習《看菊花》一文時,可以展示菊花的圖片并播放“野菊花”這首歌曲,課前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課上再進入正式教學環(huán)節(jié)前請小組成員代表發(fā)言討論結果,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迅速引出學習主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力量,逐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豐富機制,靈活運用組織形式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教師要豐富合作機制,靈活運用組織形式。例如,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烈和求知欲旺盛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競賽”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開展閱讀背誦、成語接龍、作文競賽、快問快答等具有游戲性和競爭性的方式,增強合作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提高小學生的探究能力,這是我們運用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例如在閱讀《烏鴉喝水》一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表演,還原閱讀內容,并由其他小組擔任“評委”,這種形式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閱讀效果,加深記憶。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僅限于小組合作,全體同學的交流或同桌之間的學習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靈活地運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加強閱讀教學中的互動,使語文閱讀課堂煥發(fā)生機。
三、整合學習,引導小組成員對話
獨立思考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缺乏獨立思考的閱讀最終只能淪為“紙上談兵”、“水上浮萍”,沒有實際的閱讀意義,同時也會使閱讀效果大打折扣。對此,在閱讀課的開展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小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使合作學習的效果發(fā)揮至最大。在閱讀課中,教師準確進行自我定位,明確自己的角色——學生合作學習的“合作者”,通過親身參與,與學生共同討論研究閱讀內容,進而實施更充分的教學調控。當教師與學生的意見產生分歧時,教師要給學生自主討論的機會,還可以提煉成小組意見,最終通過集體討論獲得一個統(tǒng)一的認知,這種學習形式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不斷革新合作學習,承認分歧的價值。此外,很多小學生閱讀時始終處于一種“聾啞”狀態(tài),缺乏動態(tài)對話的過程,這是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死氣沉沉的主要原因。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口語表達,嘗試小組對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內外結合,培養(yǎng)學生合作技能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陣地不僅局限于課堂,除了課內閱讀外,課外閱讀也是學生閱讀的重要形式。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教師要引導學生“內外結合”,雙管齊下。具體來說,課外閱讀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親子共讀”,作為合作學習的形式之一,親子共讀應該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教師可以加強對家長的普及教育,使家長認識到親子共讀對于合作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引導學生做好都市筆記,定期開展閱讀心得交流會等。為了避免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雞飛狗跳”的現(xiàn)象,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合作技能,加強訓練。首先,教師要根據小組成員的能力水平分配難度不同的任務。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會表達的同時學會“傾聽”,正確對待小組成員的不同意見,避免隨波逐流,實現(xiàn)共同進步。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合理歸納。善于提問、大膽質疑、相互欣賞等都是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一些基本技能,掌握這些技能對合作學習的開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究問題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教師要充滿耐心,不斷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蘇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5(11):99.
[2]白瑪措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儷人:教師,2015(17):302.
[3]卞光敏有效對話:讓閱讀課堂貼近學生的心靈與情感世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對話”的價值分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20).
[4]朱紅梅.探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