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應用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對其預后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形式將其分為參照組(n=50,常規(guī)護理)和實驗組(n=50,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疾病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結果" 護理前兩組疾病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疾病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終末期慢性腎臟病;目標策略;針對性護理;疾病認知;生活質量;自我效能
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其特點為腎功能嚴重衰退,甚至完全喪失,臨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包括但不限于水腫、貧血、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終末期慢性腎臟病病程長,部分患者對疾病發(fā)展認知不足,自我護理能力不高,可影響治療依從性,不利于患者預后[2~3]。因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改善其臨床癥狀,并增進患者生活質量及自我效能感,已成為當前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管理的核心目標[4]。本研究旨在探討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采用以目標為導向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對其預后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形式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慢性腎臟病早期評價與管理指南》[5]中疾病診斷標準;對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住院期間具有明確配合意識。排除標準:存在先天性心功能不全無法承受手術;存在凝血功能異?;蚋?、臟功能不全;中途退出研究;依從性差;存在惡性腫瘤。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協(xié)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并提前安置好病室環(huán)境,治療期間做好準備與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2.2 實驗組
(1)評估患者疾病認知水平: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了解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存在的誤區(qū)及困惑。結合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社會背景等因素,評估其認知特點和需求。
(2)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根據(jù)疾病認知評估結果,結合臨床實踐經(jīng)驗,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計劃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護理目標、具體措施、執(zhí)行時間、責任人員等。確保護理計劃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同時能夠針對性地解決其存在的問題。
(3)加強疾病知識宣教: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fā)放宣傳資料、制作教育視頻等多種形式,向患者及家屬普及終末期慢性腎臟病的相關知識。宣教內容包括疾病的成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等,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疾病觀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密切觀察病情:密切記錄患者主訴、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水腫、貧血、惡心等癥狀,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如調整飲食、給予用藥指導等。同時,定期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情況,及時調整護理計劃。
(5)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規(guī)律作息、適當運動等,鼓勵患者參與護理過程,使其感受到自己在疾病管理中的價值。同時,教會患者使用自我監(jiān)測工具,如血壓計、血糖儀等,增強其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掌控能力。
(6)情感支持與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理解其感受。同時,運用心理疏導技巧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減輕心理負擔,必要時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促進其心理健康。
(7)協(xié)同多學科團隊協(xié)作:積極與醫(yī)生、營養(yǎng)師、藥師等多學科團隊進行協(xié)作,通過團隊會議、病例討論等形式分享患者治療進展和護理經(jīng)驗,提高團隊協(xié)作效率和質量。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疾病認知度:采用疾病認知程度調查表[6]評估,包括基本疾病概念、致病因素、臨床表現(xiàn)、預防治療等內容,各項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掌握度越高。(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定表(QOL)評估,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內容,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3)比較兩組自我效能評分: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估,包括自我概念、自護責任、自護技能和情緒管理4個維度,各項50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疾病認知度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疾病認知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疾病認知度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自我管理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我管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自我管理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終末期腎臟病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通常發(fā)生在慢性腎臟病進展到第5期時,此時腎小球濾過率降至15 mL/(min·1.73 m2)以下,腎臟功能嚴重下降,體內毒素無法有效排出,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尿毒癥相關癥狀[7]。臨床多給予透析治療,控制患者病情進展,但由于疾病病程較長,部分患者缺乏相關疾病知識,自我效能偏低,治療過程中易產(chǎn)生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
當前臨床護理多以人性化、個性化為主,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旨在通過深入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從而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不僅關注患者身體狀況,還注重其心理、社會和環(huán)境因素,為患者提供全方面護理干預[8]。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疾病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護理后實驗組疾病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P<0.05)?;谀繕瞬呗缘尼槍π宰o理根據(jù)患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利用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其解釋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深入理解疾病本質和治療重要性,提升其認知水平。同時,強調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準確性,并根據(jù)患者腎功能狀況和營養(yǎng)需求,通過多學科協(xié)作,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同時保證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支持,保持良好的機體狀態(tài),進而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冒懿,陸泳.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腎盂腎炎患者護理中效果觀察[J].生命科學儀器,2023,21(增刊1):457-458.
[2]陳婷婷.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睡眠及生命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0,7(6):1042-1043.
[3]黃幼偉,梅春蕾,楊新英,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20,10(2):170-171.
[4]高丹,封曉華.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癥狀改善及自我效能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3,8(6):119-121.
[5]中華預防醫(yī)學會腎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慢性腎臟病早期評價與管理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23,62(8):902-930.
[6]劉少芳.針對性護理對血液透析治療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效果及對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2,12(34):48-50.
[7]王平平.標準化針對性護理對腎結石鈥激光碎石術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標準化,2023(24):309-312.
[8]陳冉.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3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