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玲
福清市第二醫(yī)院婦產(chǎn)科 (福建 福州 350315)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尤其是育齡期女性中發(fā)病率較高。PCOS臨床常表現(xiàn)為多毛、肥胖、月經(jīng)失調、不孕等,若治療干預不及時,則易誘發(fā)子宮內膜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生命構成威脅[1]。研究顯示,50 %以上的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伴有胰島素抵抗。對于肥胖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患者,通過生活干預措施如:減輕患者體重、改改善其胰島素抵抗、調節(jié)內分泌,使其月經(jīng)周期恢復正常,從而提高排卵率和生育能力,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案[2]。屈螺酮炔雌醇作為一種復發(fā)短效避孕藥物,可調節(jié)性激素以及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羅格列酮可降低患者胰島素抵抗程度,下調患者血糖水平;但二者對于部分肥胖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患者療效并不理想,需要加大用藥,亟需改進治療方法。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通過調節(jié)內分泌改善雄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水平,從而減輕PCOS患者月經(jīng)不調、不孕、肥胖等臨床癥狀,是治療肥胖型PCOS患者的常用藥物[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對維生素D聯(lián)合屈螺酮炔雌醇及羅格列酮用于治療肥胖型PCOS伴不孕及胰島素抵抗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診斷為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的肥胖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40例,實驗組40例。常規(guī)組年齡26~35歲,平均(28.47±1.37)歲;體重指數(shù)28.23~31.22 kg/m2,平均(29.18±0.48)kg/m2;病程3~11 個月,平均(6.54±1.08)個月。實驗組年齡26~36歲,平均(28.47±1.37)歲;體重指數(shù)28.23~31.22 kg/m2,平均(29.24±0.45)kg/m2;病程3~11 個月,平均(6.57±1.05)個月。
患者納入標準:根據(jù)《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5]診斷為肥胖型PCOS伴不孕及胰島素抵抗患者;其中肥胖標準為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ΒMI)≥28.0 kg/m2[7];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2.69[6]患者為胰島素抵抗;經(jīng)血液檢查及陰道彩超檢查或者MR確診者;患者配偶性功能和精液正常者?;颊吲懦龢藴剩洪L期酗酒和藥物治療史者;糖尿病患者;近期有維生素D、屈螺酮炔雌醇、羅格列酮使用史者;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者。
1.2 方法常規(guī)組患者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羅格列酮治療:屈螺酮炔雌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71)于月經(jīng)開始第5d服用,每天1次,1次1片;羅格列酮(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69)每日1次,每次1片。下次月經(jīng)周期重復上述兩種藥物的治療。實驗組聯(lián)合使用維生素D治療,維生素D(惠氏制藥有限公司,食健備G202132102175 ),2片/次,每天一次。兩組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血糖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HOMA-IR。使用HF-2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況。通過穩(wěn)態(tài)模型計算 HOMA -IR(HOMA-IR=FINs×FPG/22.5。②內分泌水平。治療前后,采集空腹患者3mL靜脈血,4000 r/min離心10min后,放置在-20 ℃的冰箱中備用。使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睪酮(testosterone,T)水平。③排卵率及受孕率。治療后隨訪6個月,統(tǒng)計分析兩組排卵率以及受孕率。④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21.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排卵率及受孕率使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
2.1 兩組血糖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水平比較兩組患者Β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HOMA-IR在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而在治療后兩組患者均降低,且實驗組患者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水平比較
2.2 兩組內分泌水平比較兩組患者血清LH、T水平在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而在治療后均降低,且實驗組患者低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內分泌水平比較
2.3 兩組排卵率及受孕率比較隨訪6個月后,實驗組受孕率及排卵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受孕率及排卵率比較[例(%)]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PCOS是一種內分泌紊亂疾病,多數(shù)患者合并肥胖,這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存在密切聯(lián)系[8]。研究顯示,PCOS患者的典型臨床癥狀為高雄激素血癥及無排卵性月經(jīng)失調,患者往往伴有不孕,其發(fā)生子宮內膜癌風險較高。其中,不孕與胰島素抵抗有關[9]。盡管沒有直接證據(jù)表明胰島素抵抗與PCOS存在關聯(lián),但肥胖與PCOS的發(fā)生發(fā)展存有關,可使增加胰島素抵抗風險極大增加,肥胖PCOS不孕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情況,而胰島素抵抗嚴重程度與PCOS發(fā)生率呈正相關[10]。肥胖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的治療關鍵在與調節(jié)內分泌異常,降低雄激素,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不孕癥狀。
PCOS的常規(guī)藥物一般為復方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其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通過與雙氫睪酮競爭特異性受體,阻礙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及LH的合成。屈螺酮炔雌醇可發(fā)揮抗雄激素特性,減少游離雄激素,改善月經(jīng)周期,恢復受孕力,減少子宮內膜惡性腫瘤風險[11]。石麗云等研究表明[12],屈螺酮炔雌醇片聯(lián)合營養(yǎng)干預可明顯改善肥胖PCOS患者相關內分泌指標,其效果優(yōu)于單純健康教育。胰島素參與糖代謝過程,胰島素抵抗可影響PCOS進程及治療成效,是導致患者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對于肥胖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患者應針對胰島素抵抗問題加以調節(jié)。羅格列酮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化合物,多用于治療臨床上血糖控制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羅格列酮可通過刺激特異性過氧化物酶發(fā)生作用,促使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增加,從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機體利用和吸收葡萄糖,調節(jié)胰島素水平,減輕PCOS引起的癥狀,并改善伴隨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此外,羅格列酮還能阻止制睪酮的合成和釋放,降低血中雄激素含量,從而緩解PCOS相關的不良癥狀,如月經(jīng)紊亂、多毛癥等[13]。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與機體內的維生素D有著緊密聯(lián)系,維生素D能夠通過提高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調節(jié)代謝反應。維生素D可補充患者體內25(OH)VD3水平,刺激胰島素受體,調節(jié)胰島素分泌過程,降低胰島素分泌。因此,對于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患者輔助維生素D治療是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Β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HOMA-IR在接受治療后均降低,且實驗組較常規(guī)組低;治療后,兩組血清LH、T水平均降低,且實驗組較常規(guī)組低;隨訪6個月后,實驗組排卵率及受孕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更為重要的是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屈螺酮炔雌醇及羅格列酮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維生素D來治療肥胖PCOS不孕伴胰島素抵抗,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降低,胰島素抵抗明顯減弱,改善PCOS癥狀,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受孕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