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珍
摘要:與普通書籍相比,名著具備著較強的流傳性、經(jīng)典性,是我們?nèi)祟悮v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閱讀書籍。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名著,通過閱讀進而讓學生走進經(jīng)典名著的浩瀚海洋之中,領略酸甜苦辣,經(jīng)歷人生百味,構建細膩而豐富的精神世界。但是在初中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是教師教學中比較難的一個難題。而思維導圖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來開展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使閱讀變成“悅讀”,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思維導圖
1.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探究名著細節(jié)
細細品讀經(jīng)典名著,其中的細節(jié)往往讓我們佩服創(chuàng)作者的匠心與巧妙設計。這些小的細節(jié)看似不起眼,但綜合起來卻對理解與把握整篇名著有著極大的作用。在名著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們分析與探究名著中的關鍵細節(jié),并帶領學生們以細節(jié)為線索,走進故事情節(jié),走進人物變化發(fā)展,走進創(chuàng)作者所精心打造的藝術世界之中。思維導圖具有無限延伸的特點,且相互之間框架清晰結構分明,再適合不過對關鍵細節(jié)的分析與概括了[1]。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便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合理而恰當?shù)剡\用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細致揣摩與探究名著的關鍵細節(jié),以實現(xiàn)對經(jīng)典名著更好的了解與掌握。
例如《范進中舉》,這一節(jié)選自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學生們需要對范進中舉前后的強烈反差形成深刻的認知,這是學生們感知范進中舉后竟然瘋掉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更是學生們對當時腐朽的封建社會對讀書人的壓迫形成直觀理解的重要切入點。在教學中,我便鼓勵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從“范進中舉前”以及“范進中舉后”兩個方面入手一一梳理文本中所出現(xiàn)的細節(jié)性內(nèi)容,并據(jù)此建構范進中居前后的強烈反差。其中一名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繪制了如下一幅思維導圖,首先,“范進”作為該名著節(jié)選的核心人物處于整個思維導圖的關鍵部分,由此延伸出三個分支,分別為“生活狀況”“社會地位”以及“對胡屠戶的稱呼”,而從這三者再次進行延伸,延伸出兩個分支,學生們通過將一幅思維導圖梳理與繪制下來,進而使《范進中舉》這一名著節(jié)選中所蘊含著的細節(jié)性信息便得以很好地展示在學生們眼前,而從涇渭分明、清晰且富含條理的對比中學生們直觀地看到了范進中舉前后其所經(jīng)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基于此,學生們對作者借助范進中舉所刻畫出的趨炎附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tài)炎涼的可恥社會風氣有了深刻的理解與掌握。
2.利用思維導圖,分析名著關鍵人物
名著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名著中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形象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讓名著變得有血有肉,更讓其變得貼合讀者的現(xiàn)實生活,因此,較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2]。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之中,語文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引領著學生們?nèi)シ治鋈宋镄蜗螅ゴθ宋镄袨榕e止中蘊含的特性,并以此去更好地理解名著內(nèi)容。思維導圖具備圖文并茂的特點,除了有簡短概括性強的文字,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插入圖片。因此,在分析人物時借助思維導圖為每一人物呈現(xiàn)出其特有的圖片,再延伸出其性格特點,無疑有助于學生們一一對應起來人物關系,并對這些人物背后的特點形成更為深刻的認知與了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便很好地帶領學生們踐行上述觀點來開展名著教學活動。
例如,以《西游記》這一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為例,我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領學生們分析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我將“《西游記》人物思維導圖”幾個大字寫在了黑板上,然后鼓勵學生們思考,文章中主要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學生們認為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是最為突出的人物,對此,我便遵從學生們的思考,將“《西游記》人物思維導圖”后面分別延伸出四個分支,分別為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其各自附帶有我從網(wǎng)絡上查到的畫像。然后我又將這四個人物分支后又延伸出了若干個小的分支,像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分支之后的小分支各自都為“身世”“本領”“優(yōu)點”,而唐僧分支之后的小分支則稍帶有一些小的區(qū)別,為“身世”“徒弟”“優(yōu)點”。當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后,我再一次帶領學生們進行積極思考,對其進行無限的延伸與細節(jié)的補充。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中,《西游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的人物形象變得日漸飽滿起來,而我則以關鍵詞的形式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與延伸[3]。如此一般,學生們對《西游記》這一經(jīng)典名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獲取了良好的名著閱讀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可以模擬人類大腦的思維,將一些不可見的思維以可視化的形式充分呈現(xiàn)出來。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學生們的名著閱讀效果,提升初中學生們的名著閱讀效果,同時也提升了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探索思維導圖融入名著閱讀的研究,通過思維導圖推動學生們更加有效的閱讀名著,為學生之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初中閱讀質(zhì)量和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榮梅. 讀出趣味讀出深度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 中學教學參考,2021(13):16-17.
[2] 馬剛. 整本書閱讀理念下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中的引介[J]. 語文課內(nèi)外,2020(19):245.
[3] 蔡曉琳.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以《西游記》的思維導圖教學為例[J]. 課外語文(下),2019(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