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靜 鹿璨
【摘要】? ? 目的:探究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間,從我院選取62名本科護生展開研究分析,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n=31,行常規(guī)教學模式)和觀察組(n=31,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為基礎實施“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主要指在課前與課后通過線上授課學習與復習,而在課堂下的積極針對性重點問題、難點問題予以突破,提升技能相關操作能力水平,比較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結果:較對照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自主學習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結論: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突出顯著,有效提升了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且提升了護生的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自主學習能力,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 混合式教學模式? ? 護生? ? 基礎護理教學? ? 考核成績? ? 自主學習能力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人們對的醫(yī)療護理質量提出了更改的要求,全面提升護理人才培養(yǎng)質量。在護理專業(yè)中,基礎護理學課程要求護理人員需熟練掌握各項常規(guī)技能并積極學習各項理論知識。以前的教學,多通過傳統(tǒng)課堂學習完成,存在較大問題,例如在崗位中的勝任能力仍然需要進行廣泛的提升。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內容在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占比越來越多的同時,護理學的教師們逐漸在日常教學當中運用到網(wǎng)絡資源與信息技術教學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而使課堂高效化的方式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間從我院選取62名本科護生展開研究對象,則分析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一、資料來源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來源
2019年1月~2020年7月期間,我院隨機抽取62名本科護生展開研究分析,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n=31,行常規(guī)教學模式)和觀察組(n=31,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為基礎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觀察組護生男性與女性分別為19/2名,最小年齡不低于18歲,最大不超過23歲,平均年齡(19.99±0.92)歲。對照組護生男性與女性分別為18/3名,最小年齡不低于19歲,最大不超過22歲,平均年齡(20.04±0.75)歲。對兩組護生的性別、年齡予以對比分析后發(fā)現(xiàn),組間差異不顯著,P值提示大于0.05,可進行比較性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教學模式,觀察組在給予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實施的“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組織建立教學師資。教學師資團隊包括5名課程教師展開授課工作。選取相關標準。具備五年以上的教學經(jīng)歷;職稱達到講師以以上水平;基礎護理技術在線開放課程主講教師。指導教學工作和考核工作通過聘請4名護士完成,職稱達到主管護士或以上水平;臨床帶教經(jīng)驗超過5年[1]。
2.擬訂教學方案和計劃。課程內容的篩選需積極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特點和在線開放課程進度相關結合實施,共計可分為48個,項目分為12個,每個任務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包含教學項目、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教學學時、教學周次及授課地點。需要任課教師上交教學方案,審核工作需由團隊人員完成,最終確定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2]。
3.教學方案實施。按照教學方案認可教師實施授課,課時一共有10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準備。于上課前一周由任課教師在網(wǎng)上實施在線開放課程,教師將資料上傳。將護生劃分為小組,通過多種可連接網(wǎng)絡的電子設備獲取學習資源,比如電腦、手機等,繼而完成測試。使其在課余時間內完成各項操作的同時完成布置的各項操作任務,通過大數(shù)據(jù)獲得護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繼而獲得有效的針對護生的基礎評分。
2)課堂教學。首先進行理論相關知識的教學,在理論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布置5道和本節(jié)課主題相關的護士資格考試題,每個小組所獲得的課堂基礎評分將會在課前進行公示,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良性競爭熱情。其次,指出課前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和難點、重點,促使其針對存在的問題予以討論、交流,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對學生實施指導,最后展開實踐各項操作[3]。在課堂中選擇課前綜合評分最高的護生,實施情景模擬,并實施角色扮演,演示操作程序。演示結束后進行回訪。最后,對護生實施技能考核,讓護生隨機抽取相關臨床案例,進行現(xiàn)場情景再現(xiàn),并設置與臨床突發(fā)情況相似且難度適合其進行操作的場景,由實訓教師、任課老師及其他學生代表的評分小組進行共同打分[4]。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理論知識成績通過護生結束全部課程采用與之相匹配的試卷展開考核測試,共計120題,1題1分,總分120分,及格72分。技能考核成績評價主要指通過實訓室實施技能考核,隨機從案例庫中抽取案例,將標準化病人引入,共計100分,由4名監(jiān)考教師監(jiān)考,合格為60分[5]。
自主學習能力可分為四個維度,即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共計可分為30個項目,運用Likert5級評分法,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別為1到5分,得分與自主學習能力呈正比,評分越高則表示自主學習能力越強[6]。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經(jīng)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
二、結果
2.1本科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組間比較
較對照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所示。
2.2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評分組間比較
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自主學習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所示。
三、討論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較對照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由此可知,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進行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小組最后成績提升效果突出顯著,對比之下能有效提升護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率和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
分析原因:“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促使網(wǎng)絡教學和線下教學雙重交互,通過將時間與空間的靈活運用,提升了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深度,多次強化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領悟,從而大大提升了護生的學習水平與質量[7]。與此同時,通過在課前發(fā)布學習資料和案例這一舉措,對護生的思考和討論予以了引導,使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促進了其知識深度內化的過程。
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自主學習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顯著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由此可知,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突出顯著,分析原因:“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線上線下結合教學,有效提升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線上發(fā)布任務,課堂線下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相關教學,引導護生去主動探索問題、共同解決難點,結合從始至終貫穿的階段性考核,充分的調動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
綜上所述,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互聯(lián)網(wǎ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突出顯著,有效提升了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技能考核成績水平,且提升了本科護生的信息素質、學習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動機等自主學習能力,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唐富琴, 王煒波, 鄭秀云,等. 四元教學設計用于高職護生基礎護理學教學的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31):2401.
[2]張亞楠, 賈曉彤.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生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健康前沿, 2018, 027(005):4.
[3]張靖宇, 王英.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兒科護理》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 家庭醫(yī)藥, 2019, 000(009):195-196.
[4]劉敏, 馬麗麗. 基于C-PBL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20, 038(003):77-81.
[5]孫水英, 蔣學遠, 孔燕. 基于優(yōu)慕課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 2020, 000(001):68-69.
[6]郭瑛, 梁燕, 阮卉,等. 高職護生學習風格與在線學習行為的對應分析[J]. 護理研究, 2018, 32(19):125-128.
[7]WEI Yinghong, ZHANG Lili. 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J].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 012(00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