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益軍
【摘要】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提升教學活動有效性為目標,每次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讓學生有所收獲,并使其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本文簡要解讀了有效教學理論的內涵,并總結了幾點有效教學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旨在提升教學活動的效果,促進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
【關鍵詞】有效教學理論;大學英語;教學;啟示
一、引言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及國際交流的日漸加深,各企事業(yè)單位特別是行業(yè)翹楚,如跨國公司及全球精英企業(yè)等,在招聘人才時對應聘者的英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認真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努力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讓他們能夠在不同的工作場域里,準確熟練地使用英語,高質量地完成企事業(yè)單位的工作任務。要達成這一培養(yǎng)目標,就必須對有效教學理論進行探究,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有效教學理論的內涵解讀
有效教學理論強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現(xiàn)象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尋找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并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通過對有效教學理論的內涵的解讀,我們可以得知,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可以從“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個方面來理解。有效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既定目標,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教學活動有效、低效或無效的唯一評價標準,是學生能否在教師的幫助下取得進步及其收獲的多少。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收獲甚微乃至沒有收獲,無論教師付出了多少努力,都是無效教學。
三、有效教學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通過對有效教學理論的分析,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為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變化和創(chuàng)新,根據(jù)不同的授課內容采用不同的授課方法,如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任務驅動法等。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融入到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并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過程中,高效地吸收語言知識,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精彩度,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課后的師生交流,努力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喜愛程度,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樂于積極與教師對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1]。
(二)講解實用英語知識
大學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知識時,通常會以教材為依托,對課文進行講解,并標注“重點詞匯”和“重點短語”[2]。這種機械學習課文、詞匯及短語的教學方式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當他們畢業(yè)走出校園踏上工作崗位后,其英文水平也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結合社會需求,注重英語實用知識的講解,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一般來說,大學生畢業(yè)后通常會傾向于從事與本專業(yè)相關的行業(yè),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所授課班級的專業(yè)情況,為其深入講解豐富的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實用知識,并要求學生舉一反三,反復實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其專業(yè)水平,能夠熟練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除與專業(yè)相關的英語知識外,教師還可以講解一些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語言知識,并邀請一些來自世界上不同英語國家的外教到班內分享國外的交際習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直以來,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都是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重點,也是困擾大學英語教師的一大難題。授課過程中教師通常忙于基礎知識的講解,限于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給予學生充分的聽說練習機會。課后,因為缺乏氛圍,大多數(shù)學生也只會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唯有在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前才會進行英語聽力的練習,由于缺乏語言交流與應用平臺,說英語的機會少的可憐,“啞巴英語”問題成為一個降低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地踐行有效教學理論,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意為學生提供課外聽說的平臺[3]。英語教師可以與校團委、校學生會及學院輔導員合作,組織校、院、系各層次的英語角、英語配音、英語短劇表演等活動,要求學生在參加此類活動時,勇于開口,大膽發(fā)言,可以根據(jù)需要配音的視頻或原版英文短劇,對說話者的語音語調、情緒等進行模仿。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還可以快速提升使其英文聽說水平。此外,除組織院、校級大型活動外,還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小型英語聽說交流活動,在班級小型活動中,學生無需準備過多的道具,可以有效降低活動的難度,增加鍛煉自己的機會,并讓更多學生獲得展示自己英文水平的平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刻解讀有效教學理論,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大學英語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既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要幫助其積累實用的英語語言知識,并通過多種途徑,使其聽說能力得到快速提升,進而讓他們能夠熟練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現(xiàn)培養(yǎng)更多的符合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所需求的綜合性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田苗,王萌,周子航.多模態(tài)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英語聽力培養(yǎng)效果的實證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1):152-156.
[2]王謀清,楊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04):101-106.
[3]李嫻.大學生對高校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海南省9所高校英語教學為例[J].調研世界,2019(02):49-54.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