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宏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占據(jù)著非常關鍵的位置,其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更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無法到達教師想要的效果?;诖?,本文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小學階段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是發(fā)展綜合能力的黃金時期,是奠定未來方向的基礎時期。若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那就意味著學生需要通過日積月累的課文閱讀或課外閱讀,來提高其理解能力。簡而言之,要在小學教學階段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獲取課堂上的知識信息,得到語言文化的浸潤,就要力求提升學生閱讀的能力,從而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教師需要審視自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矛盾與問題,通過分析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探究摸索關于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對應策略,進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課前準備不充分,教學效率較低
一些老師對待語文教學存在態(tài)度不認真、不端正的現(xiàn)象,他們認為學生閱讀就是讓他們?yōu)g覽課文,能夠學會其中的生字詞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語文閱讀教學遠不止如此。對于教學過程輕視的態(tài)度使得一些老師在課前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存在不充分的缺陷,這樣的態(tài)度會導致對于整個教學大綱沒有清楚的認識和課堂環(huán)節(jié)設置。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清晰的教學思路,在這樣的課堂引導下,學生難免會感到學習效率低下,沒有掌握到閱讀學習的精髓。同時,雖然老師的教學任務完成了,但是想要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二)老師教學干預較多,學生缺乏自主性
與上述提到的不負責任的老師相比,一些老師在教學的準備過程中都是事無巨細的進行備課,希望學生們都能在自己的掌控和課堂知識灌輸中收獲知識,實現(xiàn)教學效率最大化。但是,即使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存在其弊端性,太多的教學干預會使學生失去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尤其是閱讀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獨立思考的文章內涵的過程,老師只需要給予一定的引導,錯誤地以老師為教學的中心也不會得到期望的教學效果,學生沒有學會閱讀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
(三)課本閱讀內容有限,可選教學范圍較窄
閱讀是一個需要大量積累的過程,學生需要閱讀更多的文章去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但是僅靠課本選擇的文章而言是不足夠的,這只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中用于教學案例的一部分內容。要想在閱讀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習效果,還是得依靠課外的學習。但是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對于一些基礎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布置大量的閱讀也成為他們的困難和挑戰(zhàn)。在這其中還是需要老師進行甄選,擴大閱讀的選材范圍,將有限的內容實現(xiàn)無限的學習路徑和方法。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就是閱讀教學,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反映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有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著許多豐富的閱讀素材,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中的內容,認識不一樣的事物,了解更多的知識,明白一些道理,這樣既拓展了自己的視野,也增長了知識、發(fā)散了思維。因此,在備課期間,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分層教學目標,以讓每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性,所以不同學生在分析同一事物過程中,也將產生不同的觀點,根據(jù)學生層次的不同,語文教師在備課期間必須分層制訂備課目標。例如,在《牛郎織女》一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備課目標應根據(jù)學生層次的差異進行合理制訂。A層次學生目標:文章中對牛郎織女的幸福人間生活描述有哪些內容?整篇課文體現(xiàn)出牛郎織女的具體情感是什么?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找出文中詳細描繪的語句,并通過細細品讀寫出讀后感。除了課文中的描繪,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描寫牛郎織女的古詩文呢?邀請學生在班內誦讀,并解釋詩詞的意思。B層次學生目標:文章如何描繪了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又體現(xiàn)出他們的什么情感?你最感動的是哪一部分?請將重點的段落語句找出來進行細讀,再談談你的讀后感。C層次學生目標:文章對牛郎織女幸福生活的描繪有哪些?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個地方?請找出重點的段落語句,并在細讀之后,說出你的感受。如此,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便可水到渠成。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總結、歸納教材中的知識點,并講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深刻體會教材中的細節(jié),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如將閱讀文本的文體、主旨、情感等相關知識,整理成系統(tǒng)的閱讀內容講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在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認知規(guī)律等,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文本所表達的情感、闡述的道理,進而確定文本的主旨,提高閱讀能力。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鳥的天堂》時,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備課工作,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煉閱讀教學重難點,并對其進行材料收集與整理,科學進行課堂導入,促使小學生對《鳥的天堂》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結合課件向學生展示《鳥的天堂》所表現(xiàn)的動態(tài)與靜態(tài)之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閱讀課文,通過細節(jié)描寫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意識,幫助學生深入剖析《鳥的天堂》的具體內涵,讓學生有感情地閱讀課文,使其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最后,教師要對閱讀課堂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思考,使學生在回憶閱讀內容中,重點記憶和掌握知識,有效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萬春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5).
[2]張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2).
(河南省濮陽縣第五小學 ?河南濮陽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