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軍
摘要:學習數學知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思維活躍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所以數學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向學生傳授數學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在同學們擁有一定程度的數學思維后,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遇到邏輯性的數學問題就能輕松進行解答,對學生發(fā)現并解決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蘇教版初中數學學科教材為例,針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進行論述,對現階段的培養(yǎng)策略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策略;分析
引言
數學思維指的是學生在開始學習數學知識以后,通過對數學內容的整合運用獲得一種解答數學問題的途徑。在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對人才培養(yǎng)的標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就使學校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需要隨著教學設備的更新?lián)Q代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就是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前提,而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則是增強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途徑,強大的思維創(chuàng)新力能有效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在新課改之后,學校培育人才的方向開始向培育學生的全面素質方向轉變,開始著力培育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自身思維能力在當中發(fā)揮極大的助力作用,并且學習數學能夠讓人的思維逐漸便得嚴謹、周密。著中國嚴謹周密得數學思維能力就是從數學思維中演變而來。所以,這幾u要求初中數學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得過程中,不斷轉變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恰當得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形成良好得數學思維,從而增強學生得個人綜合素養(yǎng)。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現狀
在新課改持續(xù)深入推進得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已成為學校的一個重點教學任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數學學科是一門具有極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課程,其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不但可以促進形成整體的數學思維,還額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然而在實際培養(yǎng)數學思維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問題。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初中數學老師會忽視同學們的理論基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味照本宣科,這就造成很多原本基礎就比較薄弱的學生更加更不上教學進度,最終不僅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還會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有的數學老師過度注重培養(yǎng)學上的思維能力,從而忽視了培養(yǎng)初中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一味的采取題海戰(zhàn)術只會讓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繼而影響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師生之間缺乏交流
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個人思想情感正處于成長期,在情緒心理方面都普遍較為敏感,但是大部分初中數學老師對和同學之間的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這一行為,根本就沒有意識,課堂教學逐漸向自主化轉變,對初中生的情感狀態(tài)漠不關心。這樣往往會讓學生感覺老師比較冷漠,難以溝通,最終導致師生之間逐漸產生情感隔閡,相互之間的交流也僅停留在提問和解答的層面。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障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老師的依賴越來越重,然而老師卻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漠不關心,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持續(xù)下滑。
2.教學模式程序化
程序化課堂教學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教學中極為常見,老師一味的走程序向學生講解相關教學內容,而同學們一直處于被動學習教學內容的狀態(tài),這樣兩者之間沒有任何交流互動。學生只能在自己積累的學習經驗的基礎之上理解新教學內容,但是對于原本就缺乏知識積累的同學,理解起來就較為困難,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會一直跟不上教學進度。程序化教學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通過大量做題并且死記硬背數學公式。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沒有任何作用,反而還可能出現反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1.培養(yǎng)思維邏輯性
從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主要內容來看,思維邏輯性重點是相應的一些規(guī)律、順序以及根據,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材中,實際表現為初中生在求解相關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分析探究問題給出的條件內容和層次,接著將習題中的可知變量代入相關數學規(guī)律中。通常情況下的規(guī)律就是數學教材中的某一條定理或者是數學計算公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大多是圍繞邏輯思維進行的,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時候,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邏輯能力,而后,在整個課堂教學的工作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并有效解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同學們逐漸具備自己的數學思維和解題思路,從而成功解答問題。至于數學老師發(fā)揮的作用,應主要致力于簡化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2.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展課堂授課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亦可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數學老師在備課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數學問題。但時在設計問題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數學老師首先要深入掌握當前學生的基本特征并且對課本教材的教學知識點較為熟悉,然后,在根據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要創(chuàng)設兼具多樣性和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情境。只有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探索欲望。最后,在組織學生開展情境教學期間,數學老師要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學生,增加學生解答數學題的自信,使學生對解決數學題有自己的思路并敢于直面挑戰(zhàn),這樣不僅能夠推動老師和同學間的互動交流,還可以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充分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躍起來,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并全身心投入對數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究當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主要需要初中數學老師積極創(chuàng)新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提升初中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并且不斷優(yōu)化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惠.發(fā)展數學思維,展現課堂風采——論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8(20):119-120.
[2]盧洲.在初中數學“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J].華夏教師,2018(8):52-53.
[3]張典波.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8):83,73.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西團初級中學 江蘇 鹽城 224100E8CA4763-A450-46D6-B2B4-672D86B98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