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彭學娟
摘要:班級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之一,它一般具有系統(tǒng)性、多樣性等特點,但同時也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家庭教育更是班級管理工作強有力的后盾。因此,本文就針對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進行探究,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家校合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2-041
初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要能夠準確把握這一階段的教育實踐重點,提升管理教育效果,從而為學生的發(fā)展做好引導。因此,筆者對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教育管理體制的優(yōu)化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初中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意義分析
隨著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斷革新,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如今的管理教育要求。在傳統(tǒng)班級管理中,家長很少參與管理,從而導致有的家長不自覺地加深了自己的教育焦慮心理;而有的家長則認為學校教育與自己無關,導致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缺失,因此,讓家校合作,實現(xiàn)共同管理是當下教育管理的趨勢。除此之外,現(xiàn)如今的教學管理模式在不斷更新完善,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從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渠道來獲取知識,并不再是以教師傳授知識作為學習發(fā)展的唯一渠道。因此,學生在這一學習成長過程中,就更需要學生家長和教師一起來支撐他們的需求,如果能夠將家長的力量引入到班級的管理教育當中去,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益,也會對學生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問題
1.管理理念有偏失
對于初中班主任而言,其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在家庭教育、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的。但是,現(xiàn)階段還是有很多家長的教育管理理念,仍然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和束縛,認為學校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并沒有太大的關系,甚至可以說是相互分離的,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和家長自身并無聯(lián)系等,這就讓家校合作的管理理念存在認知偏失,不利于家校進一步的溝通和合作[1]。
2.管理方法有沖突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班級整體的發(fā)展為前提,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故此,在班主任教師進行日常管理時,更注重班級大趨向發(fā)展的思考和分析;而家庭教育則是以單個學生的發(fā)展為前提,僅僅只是圍繞著一個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管理。因此,就會有很多家長認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缺乏對自己孩子管理教育的針對性,而也有部分教師認為家長的管理教育方法太過于絕對,沒辦法真正落實到班集體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長此以往,家長和班主任雙方之間的管理方法就出現(xiàn)了差異和沖突,從而沒辦法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更不用說讓雙方之間的管理工作協(xié)調開展了。
3.管理目標有失衡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革新,素質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們認可和青睞,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教育時,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水平、道德素養(yǎng)和學生個人潛能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但是現(xiàn)如今,仍然還是有大部分的學生家長會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思想束縛,大都是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來判斷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掌握程度。因此,班主任教師在與家長合作時,就容易產生管理教育目標的差異,從而收獲不到一個比較滿意的家校合作交流效果,在實踐管理互動中的結果更是不盡如人意。除此之外,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是處于比較叛逆的時期,如果班主任和家長的管理目標不能達成一致,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反而還可能會增加他們的逆反心理,更不利于班主任教師的管理工作和家長的教育工作。
4.管理戰(zhàn)略有矛盾
在對初中生進行管理時,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在管理戰(zhàn)略上也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對家長而言,他們大都是以“經驗”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管理和教育,雖然這種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當學生長期處在這種“靜態(tài)”管理教育環(huán)境下時,就很容易導致學生沒辦法更好地處理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下的各種問題,例如他們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問題等,從而非常容易影響初中生的階段發(fā)展和長期發(fā)展[2]。而班主任主要是根據(jù)專業(yè)教育理論展開管理工作,形成班級管理體系,但是和家長的觀點相悖,這就會導致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家校合作的矛盾一直都會存在。
三、初中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的解決策略
1.糾正管理教育理念存在的偏失問題
初中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對各學科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引導,并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這也是實現(xiàn)家校合作的基礎條件。只有他們的管理教育觀念從思想上得到正確地引導,才能夠真正落實家校合作管理教育,從而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管理體制。簡單地說,就是要糾正家長在管理理念上的認知偏失問題,讓他們正確對待家庭教育管理和班主任教師管理工作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讓家長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從而更好地形成正確的管理理念,以配合家長的日常管理工作。
例如,班主任在新時期開展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時,首先應該從糾正家長管理理念的角度進行實踐。班主任可以經常借助微信、電話等多種形式和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在了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的同時,及時和家長探討并教授怎樣更好地與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交流,從而增加家長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信任。其次,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長群等交流方式,適當開展一些有關家庭管理教育和班級管理關系等方面的話題,與家長共同探討,這樣從學生家長的角度著手,班主任就可以將家庭教育和班級管理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更好地對初中生進行管理[3]。最后,班主任還可以邀請家長來到“家長課堂”上,讓他們也來參與到班集體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從而更容易促使家長不斷轉變原有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方式。
2.解決管理教育方法存在的沖突問題
對于班主任來說,他們在進行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時,更注重的是大部分學生的成長教育和發(fā)展,再對個別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由此看來,班主任最主要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制力,這和家長心目中的針對性教育大不相同。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更應該脫離家長的“溺愛式”教育,不斷訓練并提高自身的獨立性,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就從這一層面來說,想要更好的解決管理教育方法存在的沖突,更需要對教育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班主任在探索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時,可以著重對其中存在的沖突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分析。首先,班主任在組織學生開展班級活動時,對人員的安排上,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班級工作方面的安排,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主觀思想意識上逐漸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其次,班主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檢查、學生實踐活動的安排等多種方式,積極主動展開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工作,和學生家長從管理教育方法上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進行管理。再次,班主任還可以多注意觀察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情況,不定期地實施家訪活動,向學生家長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并和家長共同分析和探討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方法。最后,班主任應該積極根據(jù)初中生的發(fā)展需求和成長特點,及時更新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從而逐漸形成更加完善的、系統(tǒng)的三方合作的教育管理體系。
3.調和管理教育目標存在的失衡問題
對于學生而言,無論是家長以學習成績?yōu)榕袛鄻藴实慕逃繕耍€是班主任以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教育目標,總的來說,其最終的管理教育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積極、健康、全面地發(fā)展。由此看來,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家校合作的關系,發(fā)揮出家校合作的價值意義,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教育目標失衡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必須注意兩者的科學調和。
例如,班主任在組織開展家校合作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明確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要求和培育目標,在這一基礎上,實現(xiàn)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方的有效聯(lián)動,盡可能地確保雙方教育目標的均衡性調和[4]。首先,班主任可以以新課改下對學生的培育要求為標準,逐漸加強管理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借助小組合作、情景模擬等手段,不斷對個人潛能進行挖掘和發(fā)展。其次,班主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一些培養(yǎng)學生愛好的活動,并通過親子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各式各樣的班集體活動。最后,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家長會等活動,和學生家長面對面交流,幫助家長對自己孩子在學習、品德等多方面有一個全面地了解,用實際結果來“說服”家長,引導他們走出思想教育的“怪圈”。
4.調節(jié)管理教育戰(zhàn)略存在的矛盾問題
班主任在構建家校合作關系時,還需要注意調節(jié)雙方管理教育戰(zhàn)略方面存在的矛盾,從而更好地讓教師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簡單來說,班主任需要將教育學、心理學等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進行整合,使其更具有可持續(x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班級管理體系[5]。此外,班主任也要注意聽取家長的意見,對班級管理的計劃進行合理調整,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學生家長進行定期溝通,及時對學生的性格、習慣等多個方面了解和掌握,并能夠在組織班級活動時,適當?shù)芈犎〔⒉捎眉议L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此外,班主任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家長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解決教育目標上的差異,并以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和階段發(fā)展為指標,進行班級管理總結分析工作。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者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只有當家長對學校和教師保持信任,并能夠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形成良好一致的共育理念,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家校合作。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實施家校合作的管理教育方式,不僅僅是當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為了滿足現(xiàn)如今初中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成為發(fā)展型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郭麗薇.家校攜手,助力成長——關于初中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4):107-108.
[2]王興德,于芳.做好初中住校生管理工作的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27):24-25.
[3]余永波.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級德育管理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47.
[4]何璽.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家校合作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J].考試周刊,2020(38):157-158.
[5]蔡玉.淺談新形勢下初中班級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2018(8):225.
(作者單位:桓臺縣起鳳中學,山東 淄博 21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