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洪
摘 要:基礎教育階段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教學目標管理不到位。教學目標既要具備設計的合理性,也要具備管理的科學性。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書法課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設計和優(yōu)質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書法課程 教學目標 重點表述
當下,基礎教育階段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從教學目標這一要素的視角分析,主要存在設計目標不清晰、實施目標不堅定、達成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實際上,這屬于教學目標管理不到位。
教學目標既要具備設計的合理性,也要具備管理的科學性,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作為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必須對教學目標的設計與管理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把握,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書法學習的質量。
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書法課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設計和優(yōu)質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中,針對企業(yè)管理中績效管理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它是企業(yè)制定績效管理的原則,被稱為績效管理的黃金原則。無論是管理學還是教育學,面對的對象同樣是人,都追求效率,當然具備目標設計、實施、評價等方面管理的共通性。具體地講,在教學目標的設計與管理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教學目標必須是具體的、明確的。即要用具體、明確的語言清晰地說明要達成的效果。在書法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課怎樣算認真聽?聽什么?怎么練?操作規(guī)范是什么?評價標準是什么?教師的指令發(fā)出應該清晰無誤,語言表達準確精到。目標不明確,就無法執(zhí)行和衡量。
二、教學目標必須是可以測量的。即目標應該是可以量化或質化的,應該有明確的程序、規(guī)范、步驟等。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具體要求,可從數(shù)量、質量、時間三個緯度來測量,可以用數(shù)據表達、排序、循環(huán)。如果教學設計的目標沒有辦法測量,就沒有辦法達成。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制定一套指標以評價教學實施的結果,并總結其中的不足,而教學評價也應當是全面的、多樣的。
三、教學目標必須是可以實現(xiàn)或可達成的,即是指教學目標是基于現(xiàn)實的、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同時這一目標是大多數(shù)學生經過努力可以實現(xiàn)和達成的,優(yōu)秀者甚至可以超越;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目標,激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的制定及評估中來,讓學生對教學目標實行自測、自檢、自律,以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時間期限。即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時限性”。教學目標擬定完成各分目標的時間要求應該是明確的,而且需要定期檢查目標的完成進度,掌握變化情況,以便及時給出對策,進行教學指導。
科學的教學目標設計與優(yōu)質的目標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能更好地提高書法課程教學質量。
本文繼續(xù)以課程教學案例的方式,選擇智永《千字文》為教學范例,按每單元4課時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目標的重點表述,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
第七單元 入紙出紙
【教學目標】
一、在掌握楷書的基本用筆方法以后,應追求筆法細微變化的豐富性,為行、草書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可對楷書進行拓展性學習,在原來選帖的歐、 顏、柳、趙等基礎上,可以選擇筆法變化更為豐富的智永真書《千字文》、褚遂良《陰符經》、《雁塔圣教序》等;
二、能通過點畫形態(tài)準確判斷用筆的技法,并進行精準書寫和塑造基本點畫的形態(tài)。掌握起筆時的調鋒、鋪毫,收筆時的聚鋒、收毫,發(fā)現(xiàn)與感受毛筆入紙角度、力度,行筆的速度、長度;
三、能了解筆墨紙的基本性能,并選擇合適的紙張進行練習。
第一學時 筆鋒入紙(一)
【教學重點】
一、掌握通過點畫形態(tài)來判斷用筆的基本方法,準確感受與發(fā)現(xiàn)起筆時毛筆筆鋒入紙的角度、力度等技巧。
二、強化在書寫時對手腕、手指協(xié)調性的訓練,能準確控制起筆時毛筆筆鋒入紙的角度、力度。順鋒起筆,筆鋒順勢入紙,漸行漸鋪毫,筆畫犀利,切鋒起筆時,用毛筆最尖銳的一面入紙斜切,調鋒鋪毫后再行筆,切面平整。
三、選擇與字帖風格相匹配的合適紙張,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理解與掌握漢字結構的中心、重心、縱橫軸線的基本涵義,能準確定位字的重心。
【練習范字】
一、順鋒入紙
二、切鋒入紙
第二學時 筆鋒入紙(二)
【教學重點】
一、掌握通過點畫形態(tài)來判斷用筆的基本方法,準確感受與發(fā)現(xiàn)起筆時毛筆筆鋒入紙的角度、力度等技巧。
二、強化在書寫時對手腕、手指協(xié)調性的訓練,能準確控制起筆時毛筆筆鋒入紙的角度、力度。折鋒起筆,筆鋒直下折筆入紙,調鋒頓筆鋪毫,點畫起筆部位形似直角;轉鋒起筆,筆鋒回繞,S形入紙,調鋒頓筆、鋪毫后再行筆,點畫起筆部位露鋒圓轉。
三、選擇與字帖風格相匹配的合適紙張,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
【練習范字】
一、折鋒入紙
二、轉鋒入紙
第三學時 筆鋒出紙(一)
【教學重點】
一、 掌握通過點畫形態(tài)來判斷用筆的基本方法,準確感受與發(fā)現(xiàn)收筆時筆鋒出紙的角度、力度等技巧。
二、強化書寫時對手腕、手指協(xié)調性的訓練,能準確控制收筆時筆鋒出紙的角度、力度?;劁h出紙,是最常用的收筆方法之一,即筆毫行至點畫右端,順勢按筆后再聚鋒出紙;頂鋒出紙,在筆毫行至點畫右端,順勢按筆后,迅疾逆向回頂(可稍作按筆)。
三、選擇與字帖風格相匹配的合適紙張,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
【練習范字】
一、回鋒出紙
二、頂鋒出紙
第四學時? 筆鋒出紙(二)
【教學重點】
一、掌握通過點畫形態(tài)來判斷用筆的基本方法,準確感受與發(fā)現(xiàn)收筆時毛筆筆鋒出紙的角度、力度等技巧。
二、強化書寫時,對手腕、手指協(xié)調性的訓練,能準確控制收筆時筆鋒出紙的角度、力度。提筆出紙,先聚鋒、收毫,再按設定的方向迅疾出紙,點畫收筆部位有尖細筆毫痕跡。提筆出紙的方向有三種,例如橫收筆時提筆方向分上、中、下,豎收筆時提筆方向分向左、中、右;拉筆出紙,即平常所說的出鋒收筆,收筆時漸行漸聚鋒、出紙,點畫收筆部位呈細、尖狀。
三、選擇與字帖風格相匹配的合適紙張,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
【練習范字】
一、提筆出紙
二、頂鋒出紙
(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浙江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