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理 王慧靈 黃燕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一○醫(yī)院,泉州,362000)
骨科疾病為臨床常見病,主要采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由于疾病嚴重,多數患者需進行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術后清醒患者易出現(xiàn)睡眠質量差等多種問題。有學者提出瑜伽音樂療法有助于改善術后清醒患者的睡眠,可有效提升睡眠質量[1]?,F(xiàn)選取我院79例骨科全身麻醉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2種不同干預方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一○醫(yī)院收住院的骨科全身麻醉術患者79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n=39)和觀察組(n=40)。對照組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62.05±2.71)歲,手術方式:股骨頭置換術14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11例,腰椎髓核摘除術14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23~77歲,平均年齡(62.12±2.62)歲,手術方式:股骨頭置換術15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12例,腰椎髓核摘除術13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意識清晰,有良好閱讀和聽寫能力者;2)年齡14~76歲者;3)入院后確診為骨科疾病,并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治療者;4)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配合進行研究者。
1.3 排除標準 1)精神障礙疾病者;2)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3)術后嚴重并發(fā)癥、生命狀況不穩(wěn)定者;3)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營造良好睡眠環(huán)境,調節(jié)好室內溫度和濕度。叮囑護理人員工作時小聲交談,有效提升干預效果。
1.4.2 觀察組 觀察組進行瑜伽音樂療法干預。1)組成護理小組。學習相關音樂知識,同時講解睡眠質量問卷表內容和重要性,講解問卷調查表的填寫和使用方法,有效提升護理質量。2)了解患者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和溝通。向患者講解瑜伽音樂的好處、特殊性,并提供至少20首不同類型音樂,加深患者對瑜伽音樂的了解。3)瑜伽干預。術后清醒時每天晚上9點播放20首瑜伽音樂,使患者全身處于放松狀態(tài),陶醉于優(yōu)美旋律內逐步進入睡眠。為有效減少光線對患者睡眠刺激,所有患者均需采用睡眠專用遮光眼罩,可采用自控鎮(zhèn)痛泵進行治療,以減少術后切口疼痛對患者的影響。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量表對睡眠質量進行評估。2)患者總滿意率:采用我院滿意評分量表進行患者總滿意率的調查評分??倽M意率=(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PSQI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周、2周及4周2組患者PSQI評分逐步降低,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個時間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PSQ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比較[例(%)]
全麻患者有術后疼痛嚴重的特點,多數患者會出現(xiàn)難以入睡的問題,為提升患者預后效果,選取有效的護理方式,提升睡眠質量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瑜伽音樂療法對患者進行干預。音樂作為醫(yī)療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干預中,主要分為康復治療、音樂電療、音樂胎教以及心理問題矯正,在多個領域均取得良好效果。
人們在聽到音樂之后可保持身體放松、頭腦安逸,情緒整體平衡,也可使得患者快速緩解疲勞,進入睡眠,提升睡眠質量。瑜伽音樂可起到健身和釋放情緒的作用,練習瑜伽所播放的音樂猶如天籟般空靈,音樂聲也布滿泉水叮咚過以及風吹海岸、遠處鐘聲靜謐。瑜伽音樂由于自身特點,可使得患者心曠神怡、排除雜念、釋放自我[2-3]。同時瑜伽音樂節(jié)奏也可分為多種,每種節(jié)奏代表不同心境,但均可引發(fā)共性,幫助人們解除疲勞、抑制悲憤。
全麻蘇醒之后患者所處環(huán)境較為封閉,照明和床板等均會引發(fā)睡眠障礙。良好的睡眠可促使患者康復,使得生理功能狀態(tài)更佳。依據我院調查表分析發(fā)現(xiàn),經瑜伽音樂療法干預后,多數患者可快速進入睡眠狀態(tài)。
綜上所述,瑜伽音樂療法干預可有效提升骨科全身麻醉手術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總滿意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