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摘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往往不是希望學生英語能力提高多少,而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就小學英語語篇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論述。
關鍵詞:學習能力;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引言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閱讀能夠幫助人去接觸一個獨一無二的書中世界,從中能夠促使人成長。本文首先概述了語篇教學的含義,然后給出了能夠有助于優(yōu)化語篇教學的有效措施,從而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多項技能。
一、什么是語篇教學
同詞匯、短語等這種單獨的單位相比,語篇是由各個單獨成分有機組合起來的一個整體,而且不論是從結構上還是從語義上來分析,它都是完整的。
這也就意味著,語篇教學同原本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有著質的差別。原本教師習慣于先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單詞、語法,進而才是語句、篇章的接觸。而語篇教學直接一步到位,能夠讓學生從語篇當中掌握傳遞出的信息、語法架構等內容。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語篇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事物,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進行語篇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了解文章當中給出的信息,從而增長書本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能夠改善學生閱讀困難的現(xiàn)狀,掌握閱讀技巧,并能夠運用技巧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此外,閱讀當中囊括的知識豐富多樣,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并通過語篇閱讀使學生愛上英語這門課程。另外,閱讀能力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長時期的閱讀能夠讓學生熟能生巧,最終強化閱讀能力。
二、優(yōu)化語篇閱讀教學當中的相關流程
(一)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過程中所接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語篇教學也不例外。英語教師需要借助課堂導入流程讓學生對新知識有所了解,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由于語篇閱讀教學需要凸顯整體性的特點,為此英語教師需要綜合分析整篇文章的內容,把控文章的核心內涵,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將語篇內容同學生有機聯(lián)系到一起,以便于保證課堂導入順利完成。比如在學習“ Friends”時,這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紹彼此的好朋友,為了能夠給文章制造懸疑感,教師就可以脫離文章本身,給學生拋出這樣的問題進行導入:“Look at the title,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it?”這樣學生就可以就此產生聯(lián)想,比如說這是介紹誰的朋友?他長得怎么樣?住在哪里?在學生頭腦風暴的同時,便于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把控。
(二)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在開展語篇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依據(jù)文章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應的教學情境,從而有助于讓學生很快的融入文章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能夠進一步消化文章核心內容。另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這也是英語教師順應教學改革的趨勢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將其應用到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當中,能夠為學生構建舒適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可以使學生身心愉悅的進行學習。為此,教師需要立足于現(xiàn)實實際并綜合文章當中的具體信息,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去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保證語篇閱讀教學由始至終情境教學都依然存在。比如,當講到“My future”這篇文章時,為了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考慮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帶有青春夢想的電影《青春派》,讓學生跟隨電影的鏡頭感受每個人對未來的努力和拼搏,從而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便于跟著教師的思路進一步加深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記憶。
三、結合教學實際內容,派發(fā)相關任務
語篇閱讀能夠根據(jù)文章的不同類型設置不一樣的教學任務,從而方便教師開展針對性的語篇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按照從容易到困難的原則,小學英語當中的語篇閱讀大致可以分為猜測、實踐調查以及直觀呈現(xiàn)等任務形式。比如說對于較為簡單的語篇來講,小學英語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做游戲、猜謎語等形式大致了解語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從而防止像以往一樣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一句一句話的翻譯段落。比如在學習“Family life”這篇文章時,為了能夠引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好奇心,在教學的最初階段,教師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What do you like to do at home?”通過詢問學生以及同桌回答這個問題,進而能夠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核心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興趣。
所謂的調查型任務其實就是指英語教師根據(jù)語篇顯示的主題去創(chuàng)設一個命題,然后要求學生就給出的命題采取行動進行調查,從而推動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將整篇文章的故事梗概全部了解清楚。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說在英語語篇內容當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和節(jié)日或者食物相關的信息,教師就可以就此設計問題調查表。讓學生在調查表格當中填寫描述性的詞匯或者語句,或者是同桌之間可以互相幫助要表格補充完整,填寫完成之后,學生就可以將自己寫的內容同語篇的主題進行對比。
文本呈線型任務設計是一項難度較高的設計,要求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語篇內容和所給出的任務之間的關系。通過指派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掌握閱讀內容當中出現(xiàn)的詞匯、語法等內容,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比如學習“My birthday”時,根據(jù)語篇文本給出的信息,教師可以在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過生日”的教學情境,在這個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課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及一些文字或者卡片資料來為學生提供一些和過生日相關的素材,要求學生嘗試從描述生日時間開始,對自己過生日時發(fā)生的事情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用到“Its on?...”這樣的句型。當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這種語句形式去描述生日時間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其指派下一個任務。那便是想象一下自己過生日時將會發(fā)生或者想要做的事情,對其進行口頭描述,或者書面描寫。這種類型的任務可以說對于師生來講都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引導。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多項能力的重要時刻。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語篇教學能夠讓學生全方位進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希望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曉芳.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方法淺析[J].讀寫算,2020(32):199+201.
[2]金永紅.例談小學低年級英語語篇教學目標的預設——以譯林版小學英語2A Unit1 She's my aunt為例[J].小學生(下旬刊),2020(11):33.
(風陵渡第二中心小學?山西?運城?04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