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成巧
摘要:在初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施生活化策略,將教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型階段,運用生活化策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鍛煉學生的觀察力,為學生的三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生活化策略;初中德育教育;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3-0088
初中德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教師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可以運用生活化策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采用設置情境的方式,展開角色扮演,組織團體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初中德育教育知識。
一、立足實際生活,明確德育目標
教師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可以明確德育目標,并以德育目標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教師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性,能夠尊重學生的地位,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能夠進行個性化教育。教師需要改變學生的不良道德品質,讓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需要明確德育目標,并從目標出發(fā),介紹教學的脈絡,通過提問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接受德育教育內容,并能與生活場景進行對比。
比如,在“學會調控情緒”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霸趯W習中積攢了巨大壓力時,應該怎樣調控情緒?”,學生能夠根據實際生活,思考壓力的來源,如學習壓力、家庭內部矛盾、同學關系等,并思考一些通用的減壓方法,如聽音樂、睡覺、運動等,讓壓力不再積聚于內心,而是嘗試將壓力宣泄出去,或是轉移注意力,讓壓力自然消減。教師還可以提出意見,讓學生與親友、家長進行交流,將壓力進行轉移。
二、展開分析討論,細化德育內容
在初中德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舒適的交流環(huán)境。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場景,讓學生進行交流,并進行詳細品讀。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展示視頻、圖片等材料,讓學生能夠對實際情況加以分析[2]。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一段生活場景進行分析,能夠解讀各個角色的應對方式及問題所在,或是對圖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細化處理,讓學生能夠從小事出發(fā),學會尊老愛幼、擔負責任等優(yōu)良品德,努力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效果。
比如,在“拒絕不良誘惑”中,教師可以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教育。學生能夠看到生活中的一段場景,從主人公的視角,看到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如上課時看小說、休息時抽煙、依賴電子產品等,學生能夠對視頻重新審視,并逐個找出生活中的不良誘惑。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個性化分析,如抽煙需要禁止,尤其是在校園內,需要通報批評,了解吸煙的危害,而在依賴電子產品中,需要介紹電子產品的輻射以及游戲充值的陷阱。
三、重視學習體驗,調整教育模式
在生活化策略的應用中,教師需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能夠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還原生活場景,提升學生的代入感,讓學生理解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展開辯論賽[3],讓學生自行搜集信息與素材,對“扶不扶”等論點加以分析,讓學生能夠接觸社會,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能夠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大幅進步。
比如,在“兩代人的對話”中,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模擬活動。學生能夠劃分角色,選擇扮演父母或是兒女,并展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情景模擬,如學習成績不及格、在學校打架斗毆、對父母沒大沒小等,讓學生選擇不同的主題進行情境演繹。學生能夠發(fā)揮表演才能,展現各種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讓其他學生產生共鳴,思考自己平日里的應對方法,并能夠從角色扮演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道德品質。
四、觀察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分析
教師在中學德育教育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審視近一段時間的德育教育效果,并通過填表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評價結果。教師可以引入自評、他評等手段,提升評價的準確性,采用專業(yè)表格,評估學生的道德品質、生活態(tài)度、學習狀態(tài)等各項指標。生活化策略是一種教學策略,最終都需要落實到生活當中,采用打分、評價等方式,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找到新的前進方向,引導學生逐步提升自我。
比如,在“禮貌顯魅力”中,教師可以通過填表、觀察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變化。班級中有部分學生存在不講禮貌的現象,如不會使用敬語,不會打招呼,不聽家長、教師的勸阻等,教師在教育后可以觀察學生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并對學生的變化進行評價。學生能夠采用自評、他評的形式,了解自己的文明禮貌程度,感受自身的變化。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讓學生能夠知行合一,深入了解禮貌的作用,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及適應力。
五、結語
在中學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策略,通過立足實際生活、展開分析討論、重視學習體驗、觀察應用效果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克迎.初中德育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9,8(27):76-77.
[2]方曉維.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實踐研究[J].學科互動,2018,10(43):88-89.
[3]吳偉蓮.關于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6(34):55-56.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赤溪鎮(zhèn)初級中學32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