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本文主要分析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提高大學英語教育質量的影響,從而為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改革;教育質量
【作者簡介】徐衛(wèi)芳,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校公共課部,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研究。
目前,各大高校正在結合大學英語的自身特征以及發(fā)展趨勢,不斷優(yōu)化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為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顯著提升奠定了基礎。在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工作實踐中,工作人員必須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制定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教學大綱,并不斷總結改革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老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大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老師的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老師仍然將學習成績作為學生考核的重要指標,卻忽略了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們的突擊學習成為一種常態(tài),甚至有部分老師通過劃重點的方式助長這種不良風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響。除此之外,大學英語的考試內容也更多的偏向于語法和詞匯,大量客觀選擇題的設置使得學生更多地關注答題技巧而非英語本身,因此我國的大學生具備十分優(yōu)秀的答題能力,但其英語運用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2.課外英語活動較少。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但是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其教學主要集中在教室中、課堂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部分老師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未能切實發(fā)揮課堂主體作用,這也是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無法得到顯著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也是大學英語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很多高校的英語教學無法切實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以及學生的專業(yè)需求,導致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并沒有過多幫助,并且學校里學到的英語知識在學生的職場生涯中并沒有過多應用,這都是當前大學英語改革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3.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代社會,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廣受師生青睞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但是,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部分老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設備,未能切實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教學進度,這對整個課堂教學效率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軟件設置還存在一些技術壁壘,導致部分學生在使用相關軟件進行英語練習時,其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質量被大打折扣。
二、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重點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使得英語能夠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首先,各大高校要切實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通過相關考試拿到證書,而不是出于興趣愛好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們意識到大學英語教育的實際價值,并定期開展各項英語課外活動,切實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其次,各大高校要善于發(fā)掘英語的文化特色。大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因而與其他專業(yè)學科的教學實踐存在較大的差異。老師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比如很多學生在翻譯英語文章時,很容易陷入自身的固定思維,采用中國式標準進行翻譯,從而曲解課本相關內容,導致文本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與此同時,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還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三、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實施策略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老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在學生的人生道路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工作效率,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改革工作,相關部門必須采取各項活動,切實轉變大學教師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們充分意識到大學英語的必要性以及大學英語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教育部門還要結合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以及大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優(yōu)化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比如,某大學老師利用學生們的課余時間,定期組織一些情景劇演練、英語朗讀比賽以及英語角等多種課外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大有裨益。與此同時,各大高校也要對英語教師的培訓進修給予足夠的重視,使老師們能夠了解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知識,為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加上英語教學中包含著大量的詞匯和語法,導致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甚至存在嚴重的厭學和逃避心態(tài)。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們必須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優(yōu)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比如,老師們在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將課本知識與當前時事密切結合起來,從而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除此之外,老師們也要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從而有的放矢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進度,使學生能夠緊跟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