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強
摘要: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終身發(fā)展所需要的地理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使得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對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動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成功的地理教學課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對地理探究問題的處理,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結合學生的需要,這樣才能使得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精彩。在當前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筆者對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重新梳理和設置,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設計;激發(fā)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155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表現在教學的目的性、教學的效率、教學的趣味性以及教學的質量等方面。在新課程目標的推進下,高中地理教學要特別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地理是一門非常神秘、有趣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地理課程的講解非??菰锓ξ?,這其中一定有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為了使高中生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將地理知識學以致用,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實現真正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
一、對高中地理課本進行充分的挖掘,精心設計問題
案例1.“地球的運動——自傳”作為高中地理必修的知識,從高中課本來看其探究的思路都很清晰,但是課本中的文字內容比較少,教學活動比較多,這就需要教師聯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和問題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學生到時一起討論,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新知識形成比較豐富性和完善性的認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對此也設計了相應的問題。問題1:為什么在地球上會出現日出日落的現象,這就是地理學上的地球公轉的知識嗎?問題2:因為有了日出日落才會有白天黑夜。這是因為地球自轉的方向和日出日落的方向是相反的。問題3:日出日落帶來了什么現象。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白天黑夜。問題4:只是因為地球的自傳才產生了晝夜嗎?如果第四個問題有的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就可以用地球儀進行演示,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設置,使得學生在對地球自轉運動探究的過程中,將做到由現象到本質,有簡單到復雜,由形象到抽象,尤其是學生在相關問題的引導下,對自轉知識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同時結合學生的地理知識認知水平和地理知識的完整性,在問題設計的時候要做到有坡度,排列要合理,使得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上實現知識的聯系和交換,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
二、根據生活實際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地理教師在對地理規(guī)律進行講解的時候,不能就規(guī)律而講解規(guī)律,可以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挖掘,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理解地理規(guī)律的時候變得更加容易。
案例2.學生在對氣候類型知識學習的時候,引入以下故事。有幾個朋友坐火車從徐州到拉薩旅游,他們在坐火車觀光沿途的風景很是舒心,但是后來地勢越來越高,從平原到高原、到山地,地表景觀的顏色也從翠綠變成黃綠最后成了墨綠,這種景色的變化吸引了他們,同時他們還有另一種體會,就是離拉薩越來越近就感覺到越來越冷,就需要穿更多的衣服。這是為什么呢?聽說在夏季我國各個地方溫度都普遍高?這樣在疑惑中學生對氣候類型進行閱讀并質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學生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很快就知道了答案,拉薩屬于高海拔地區(qū),屬于青藏高原地區(qū),從氣候上說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在夏季因為拉薩的海拔高,氣溫也很低。這樣就能引導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發(fā)現和學習地理知識,使其對地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當地理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地理知識才是活的,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所以,高中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的時候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學習地理知識,這樣就能做到對地理知識的活學活用。
三、以故事情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思維
將地理學知識融入到趣味性強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和學習地理知識,這樣艱澀難懂的地理學原理和規(guī)律就變得更加容易。
案例3.在學習有關降水知識的時候,引入以下故事。有次朋友暑期出去旅游,剛到北京就遇到一場雨,就買了把傘,然后一周后到新疆,新疆西域風情吸引了他,一個月都沒用上傘。離開新疆飛回廣州將傘送給朋友了,但是一回到廣州就遇到雨天。通過這個故事講解我國降水分布規(guī)律,就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就知道夏季受到季風的影響,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地區(qū)降水量是遞減的,東部地區(qū)雨季比較長,北方地區(qū)雨季短,如果他知道我國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就提前知道什么地方該帶傘了。在上面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享受到知識探究的樂趣,這樣學生的思維將變得更加活躍,以合作交流的模式使得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徹,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中就有明顯的收獲感,強化了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學習的信心,使得學生增強學好地理知識的勇氣。從地理思維對地理現象進行觀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對課堂問題進行精心設計,確保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啟發(fā)性,使得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能夠盡快培養(yǎng)起來,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學科素養(yǎng),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認真學習和領會,對高中地理課本要全面研究,對課堂教學內容要認真設計,從而為學生打造更加精彩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楊修志.從課堂提問原則評價優(yōu)質課中的提問行為[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6):33-35.
[2]沈毅,崔允.課堂觀察: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江西省廣昌縣第一中學3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