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穎
中國人普遍愛孩子,對孩子傾注了很多關心和照顧,因此代際間的影響也很深。都隨誰,都賴誰,這兩句話基本可以概括中國式親子間的遺傳和影響。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這是大家都認同的觀點。有時候看看孩子啥樣,就能夠大概知道他的父母和家庭的樣子。
幾乎從懷孕開始,大家就開始猜測孩子生出來是隨爸,還是隨媽?并且抱著過于美好的愿望,最好隨各自的優(yōu)點,像你眼睛大,像我皮膚白。這是最表層的外在遺傳。
孩子出生后,每一個階段大家都會評判,你看這孩子說話早,像我,孩子勤快,像我……這是行為層次的遺傳。
其實再長大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語言表達、行為模式,都會像父母,這就是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一個滿口臟話的小孩,其父母也不會多么彬彬有禮。
還有一種情況是反向影響,常見的說法是:都賴誰?
比如母親非常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手,而孩子自理能力差,丟三落四,父母在一塊兒就會嘀咕:“你說賴誰,還不是你什么都替他干了,弄得他啥也不會。”還比如父母都挺忙,孩子愛看電視,“你說賴誰,那么小就圖省事讓他看動畫片,養(yǎng)成習慣了?!?/p>
總之,萬事皆有因,不論是先天的遺傳,還是后天的影響,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能找到父母身上的印記。
但如果你多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個有趣的現(xiàn)象:大部分父母只認優(yōu)點,不認缺點。
寫字好看,隨我,算術這么馬虎,隨誰???
小時候挺乖的,長大了老撒謊,這隨誰了?
不能接受孩子的缺點,更不能接受孩子的缺點是受自己影響,這是很多父母身上的通病,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也簡單粗暴,讓孩子改,不反思自己。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很多父母因為手機的事情跟孩子急眼:“手機有那么好玩嗎?整天抱著手機,再看給你沒收。”吼完一通,自己往沙發(fā)上一躺,拿過手機刷了起來。
這樣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效果好不到哪兒去。專家說了,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都和父母有關,如果我們只盯著孩子的問題,無異于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放下面子,和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吧!
[—請參閱本期P20《王繼堃:孩子的問題父母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