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地理學科知識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有助于學生綜合思維的形成。所謂綜合思維就是能夠從多個角度利用發(fā)散思維進行思考與分析,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诖耍疚耐ㄟ^對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學科綜合思維素養(yǎng)的構建進行闡述,并簡單提出高中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可以對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一點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地理綜合思維;培養(yǎng)策略
前言:在上海市對高中地理學科進行專業(yè)水平考試之后,報考地理學科的人數(shù)在不斷增長,已經(jīng)成為報考人數(shù)最多的學科之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學科如何對學生綜合思維素養(yǎng)進行構建,已經(jīng)成為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高中地理在文科中屬于偏難學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正確認識,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情感培養(yǎng),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理論。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根據(jù)學生反饋完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
一、高中地理綜合思維素養(yǎng)構建
(一)正確認識與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
所謂的認識與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就是人們對世界認識過程運用的不同方法,比如比較法,分析法等。這些科學方法是在實踐中對問題分析得出的結論,并通過不斷證明成為理論。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積極的引導作用,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思維奠定基礎[1]。學好高中地理是需要學生將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灌注在這門學科上,對地理學科知識與理論進行理解與吸收,從而掌握地理這門課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單純一個講一個聽,要充分互動起來,活躍課堂氣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情感態(tài)度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在對同一問題看法上也有不同見解。我國正在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前形勢下,我國教育行業(yè)更要積極響應,通過教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給每一位學生,也將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教師在對地理課本知識進行教授時,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選擇情景教學、問題式教學等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講解內容的理解以及運用,不斷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情感態(tài)度。
(三)優(yōu)化高中地理學科知識理論認知
高中地理涉及到的內容很廣泛,包括地形地貌、氣候類型、洋流、大氣環(huán)流等,這些內容與人類生活密切聯(lián)系。地理學科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的關系進行充分解讀。學生在學習地理這門課程要充分掌握地理基本知識與原理,不斷優(yōu)化對地理知識理論的認知。
二、高中地理綜合思維培養(yǎng)策略
(一)注重地圖教學
在學習地理時地圖是貫穿整個學科學習的重要道具。學生對地圖的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對地理知識進行高效率學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導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圖,增加學生對地圖的熟悉度[2]。教師在對課程講解中要充分利用地圖與各種道具,設置相關場景,將地理知識延伸到地圖與相關道具中,進行形象有效講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與速度,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地圖的熟悉程度。教師也要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他們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用綜合思維去解決地理中存在的問題。
(二)重視主干知識教學
高中地理學科教師在對知識傳授過程中,要注重地理學科的教學整體性。不能簡單教授學生書本知識,要對地理教材知識點進行延伸拓展,并對之前學習到的地理知識點進行總結,將前后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針對其中的難點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去思考去探索,最終找尋到答案。在教學中完成對學生綜合思維目標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以多角度看待問題,從不同方面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教師對教學內容講解方式要符合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與現(xiàn)有認知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找出這節(jié)課的關鍵知識點作為主干內容進行充分講解歸納,重視學科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合理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梳理出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框架。教師對各學科之間聯(lián)系也要重視起來,將高中的其他課程與地理知識相互融合,構建完整知識網(wǎng),不斷完成對高中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完善教師教育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知識為基礎,把學生作為主體,從課堂上由一個指揮者變成一位引導者,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自主的去思考去探索,以一種新的方式完成對學科知識講解。不斷完善教師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主動學習,享受學習。在現(xiàn)代教育中提倡教育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要重視對學生綜合思維與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身體力行,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對學生教育不能僅僅是為考試成績,要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3]。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完善教師教育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發(fā)展整體水平。
結論:在當代教育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新高考模式下我國大量的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學生在考試中考出高分為目的,不重視學生綜合思維的培養(yǎng)。沒有遵從當代教育中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學校管理層人員應針對教師教學方式與教育理念進行培訓,提高教師思想覺悟,不斷完善教師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完成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學芹,孫慧蘭,王忠.高中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以一組高考地理真題講解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25(16):54-55.
[2]林彩霞.綜合思維培養(yǎng)滲透于高中地理圖像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學課程資源,2019,17(06):41-42+56.
[3]梁梅青,樂淮輝.重組性遷移在主題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J].地理教學,2019,18(0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