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愛華
【摘 要】 高質量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教師應以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情況為依據,明確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針對當前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分析如何創(chuàng)建小學語文高質量課堂,促使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高質量課堂;質疑;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形式,在學生的成長與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情況來看,雖然師生已經轉變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但實際工作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此時要想充分展現課堂教學優(yōu)勢,完成預期教育目標,為社會培育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必須要加強教育革新工作的力度,在構建高質量課堂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在質疑中進一步反思
課堂是師生溝通的主要平臺,也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的重要場所。學生不僅要奠定扎實的語文知識基礎,而且要具備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而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非常關鍵。在教學階段,教師不斷質疑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從中得到更多經驗,有助于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學習方法,促使他們在自我完善中加以深思,最終能自主提出對新知識的疑問。同時,教師也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指導,確保他們逐漸深化所學知識。另外,學生在接受課堂反饋后,教師要進一步自我反思,發(fā)現潛藏的教學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生字詞,而且要在正確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正確表述草地變色的原因,進而激發(fā)學生持續(xù)探索的好奇心。因此,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題目叫做金色的草地?”在初次閱讀課文后,學生雖然沒有解決問題,但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質疑,如“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為什么文章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歡樂”等。教師可以按照這些質疑引導學生進行課文探索,并由此反思對實際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調節(jié),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更多問題,而且可以構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高質量課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明確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并逐漸形成閱讀理解意識與能力。
二、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在明確實踐意義的基礎上,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融合到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構建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課堂。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學習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且好奇心強,基礎知識不扎實,所以教師要結合這些特點,按照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全面優(yōu)化教學方法,并增加實踐活動所占比例,如辯論賽、知識競賽等,這樣不僅能滿足小學生的成長需求,而且可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限制,為實踐教學增添色彩。
三、增設課前拓展環(huán)節(jié)
課堂拓展也是構建高質量語文課堂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推廣拓展性閱讀,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更多優(yōu)質課外讀物,而且可以幫助學生以課本文章為主題進行延伸閱讀,這種拓展閱讀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成長,而且可以鍛煉他們的閱讀意識與理解能力。由此可知,根據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將拓展閱讀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效融合到一起,一方面在課堂中向學生傳遞拓展閱讀的樂趣,并為他們提供可以選擇的拓展閱讀方式;另一方面在學校要為學生提供閱讀時間和平臺,確保他們可以從易到難逐漸了解閱讀的意義,這樣不僅能充實學生的背景知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除此之外,課前拓展閱讀還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未來的學習非常重要。
四、構建微課教學課堂
高質量課堂必須要合理運用現代先進技術,而微課作為教育革新中常見的技術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簡單來講,微課是指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運用信息技術逐一向他們展現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過程及拓展素材的結構化教學資源。最常見的載體就是多媒體信息技術中的視頻、音頻等。雖然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微課教學的重要性,并開始在課堂教學中推廣,但因所選資料及教學課件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和道德素養(yǎng)入手,在課件設計中增加與時代變遷、歷史文化及日常生活有關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可以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意識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以此促使學生逐漸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文教學目標,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生字詞,正確、流利地閱讀課文,并將班級學生劃分多個小組進行角色朗讀,以此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語言表達清晰的良好習慣。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從網絡平臺收集相關資料,如老虎、狗熊等動物的圖片,并找到與本課內容類似的動畫,有條件的教師可以自主繪畫。將這些資料融入到教學課件中,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構建高質量課堂的本質在于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并引導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必須要從學生角度入手,在革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先進技術與理念,并融合大量優(yōu)質教學資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旭清.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7(05):151-152.
[2]王長榮.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