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崇
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首先必須繼承漢字文化和漢字書寫文化。漢字的書寫是實用和藝術的結合。時至今日,人們的漢字書寫水平并沒有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出現下降趨勢。當前,隨著電腦普及代替書寫,學生漢字書寫能力下降,提筆忘字、錯字屢出的情況十分普遍,規(guī)范漢字書寫教學刻不容緩。
一、規(guī)范的姿勢
“練字必先練姿?!币?guī)范的“雙姿”習慣培養(yǎng),是寫字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條件。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字時的坐姿很重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平“八個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關系書寫質量的高低。執(zhí)筆姿勢要指實掌虛。啟功先生說:“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應當注意:一要拿穩(wěn),二要拿松,時緊時松,只要各個手指不聚在一起,不扣住掌心,使得運用時靈活自然,即可以了?!?/p>
習慣是需要重復或練習才能鞏固下來的行為方式,除了明確講解“雙姿”外,我常采用多種形象的方法予以強化。把規(guī)范的“雙姿”掛圖貼在教室墻上,學生借助掛圖,自覺對照,在頭腦中形成可參照的“書寫形象”;課堂上及時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經常提醒學生比一比,誰的姿勢更規(guī)范;經常性誦讀《坐姿歌》,以協助動作,提高自制力。每當學生說起“學寫字,要注意,身坐正,肩放平,雙腳平放頭微傾,眼離紙面一尺遠,胸離桌邊一拳距,指離筆尖一寸高,擺好姿勢寫好字”的兒歌時,坐姿總會自覺地端正起來。
二、規(guī)范的筆畫
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折、鉤”等基本筆畫構建成的,寫好規(guī)范的基本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礎。基本筆畫學習時通過視頻播放,讓學生了解基本筆畫的形狀:“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橫”像小扁擔……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掌握書寫方法。如寫“橫”時,左起筆稍重,向右行筆稍輕,收筆時向右稍用力按一下。寫“撇”時,從右上起筆時重,向左下漸輕,收筆時較快、出鋒。寫“捺”時,從左上起筆稍輕,向右下行筆漸重,收筆前更重,頓筆后向右輕輕提起,出尖。筆畫需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特點,學生練字伊始,都可先練習基本筆畫,讓“橫要平、豎要直、撇出鋒、捺有腳”等基本筆畫要領了然于胸。筆畫練習與基礎字相結合,避免單調乏味,如,練習“橫”時,讓學生寫“一、二、三、上、王、工、土、正”等字,練習“垂露豎”和“懸針豎”時,讓學生寫“十、下、干、牛、午、中”等字。
三、規(guī)范的筆順
小學生寫字往往有“倒插筆”的毛病,就是“筆順”不對。筆畫順序不規(guī)范有不少害處:一是影響全字的結構布局。例如“王”字,先寫下面的“一”,再向上寫就很不順當,全字的位置也不易把握。二是影響寫字的速度。漢字的構成是有規(guī)律的,如果違背了這個規(guī)律,扭著勁去寫,當然也寫不快。例如,寫“人”,必須先撇后捺,如果先捺后撇,明顯的是繞了個圈子,時間必然用得多。
漢字的筆順有一定規(guī)則,一般有: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等。為把字寫得整齊、美觀,學生一開始學寫生字時,就必須同步進行筆順規(guī)則的指導。
當然,除了上面六條基本規(guī)律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例如“方”字的下半部,筆順應該是先寫右邊“橫折鉤”,再寫左邊的“撇”。又如“幽”字,先寫外圍的“山”,再在里面寫兩個“幺”,寫“甲、申”時最后寫一豎。但這樣的情況較少,偶爾遇到時,特別加以記憶就行了。
四、規(guī)范的運筆
字寫得好壞,重在運筆。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在運筆指導中可多采用直觀手段,慢動作示范,給學生可視、可感的動態(tài)形象,讓學生親眼看到寫字的全程,看到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起筆、行筆、收筆過程,形象感悟什么是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折處頓筆以及用筆的輕重、緩急、提按、頓挫,讓學生真正明白“線路圖”的內涵,規(guī)范掌握運筆的步驟、節(jié)奏和力度要領。
要提高學生規(guī)范的運筆技能,教師要少講解,常示范,多輔導,同時必須提高自身書寫水平,正確指導。如果指導不當,一旦學生養(yǎng)成錯誤的運筆習慣,以后糾正起來就麻煩了。
五、規(guī)范的結構
漢字的間架結構是指字的各部分之間相互配合的比例。俗話說:“寫字沒有巧,筆畫安排好?!闭f明寫字除了寫好每個筆畫外,還要注意筆畫的擺放位置,就是結構的規(guī)范。
漢字中獨體字較少,大部分是合體字。獨體字要注意一兩筆主要筆畫,把主筆寫好了,字就見好。如“水”字的主筆是“豎勾”,把“豎勾”寫直了,“水”字的重心就穩(wěn)了。因此,教學中,寫獨體字時,要引導學生觀察,認準主筆,寫好主筆。寫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圍、全包圍等結構的合體字,關鍵要處理好部件間的關系,合理搭配組合。如左右結構的字,左和右基本等高,然后分清左和右的占格:左右相等、左窄右寬、左寬有窄。左中右結構的字,三部分宜寫得窄而長,同時注意筆畫的“插”與“讓”,如“琳”字,中間“木”字的“撇”要與“王”字的“提”穿插,“捺”禮讓成側點,避免筆畫“打架”。上下結構的字,上面輕下面重,下部托住上部,上中下結構的字,三部分宜寫得扁而寬。寫合體字時,學生若能規(guī)范把握間架結構,字就端正了。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和優(yōu)秀遺產,寫好漢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提高學生寫字水平方面任重而道遠。當下,作為教師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的同時,應認真鉆研,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書寫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規(guī)范地寫字,寫好規(guī)范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