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秋紅 云陽 劉小麗 喬秀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將70例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手足畸形患兒的家長,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且強迫性、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偏執(zhí)和抑郁各指標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其抑郁和焦慮癥狀,并提高對相關知識掌握的程度。
關鍵詞:健康教育;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圍手術期
手足畸形是臨床常見的新生兒體表結構畸形,嚴重影響到患兒的手足外觀,而且還會影響到患兒的手部抓握功能和足部正常著力點,患兒家長會存在焦慮、抑郁和自責等多種負面情緒,會引起家庭功能障礙,并嚴重降低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1]。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間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手足畸形患兒的家長,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中父親20例、母親15例,平均年齡為(38.34±2.28)歲;研究組中父親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為(39.02±2.03)歲。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患兒生命體征平穩(wěn)且可耐手術,患兒家長無認知障礙,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患兒家長有精神疾病、不愿參與此次研究者。本研究已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內容主要為:對患兒及家長的一般資料進行評估,告知患兒家長手術時間、注意事項和術后康復指導等,對其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
1.2.2?研究組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確定患兒手術時間后,為患兒家長詳細講述手術室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如何接送患兒以及家長等待的區(qū)域。患兒術前1d,醫(yī)護人員對患兒家長進行指導,告知手足畸形的特點、手術方式、麻醉方式和目的、相關注意事項等。②患兒推入手術室后,叮囑患兒家長手術室要求無菌,因此要在手術指定區(qū)域等待,以便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安撫好家長的不良情緒。③術后待患兒清醒且病情穩(wěn)定后,護理人員與患兒家長一起護送患兒至病房。護理人員要耐性對患兒家長講解監(jiān)護儀顯示數據的名稱和目的,便于家長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向患兒家長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給予家長術后飲食指導。術后3d,護理人員對患兒家長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家長患兒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不適,同時對家長的提問要耐心解釋和回答。告知家長在護理患兒過程中要有耐心,不可強迫和斥責患兒,可以與其他有類似經歷的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分享感受和經驗,增強治愈的信心。
1.3 評價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兒家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抑郁和焦慮情況。其中,相關知識主要包括手術相關知識、飲食及喂養(yǎng)方式、術前檢查,掌握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進行評定;抑郁和焦慮情況采用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評分,采用1~5分評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涉及數據資料均選用SPSS18.0系統(tǒng)軟件分析;()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家長對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
研究組掌握程度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家長抑郁和焦慮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各指標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圍手術期是治療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患者需要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tài)。圍手術期手足畸形患兒的家長會產生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需要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常規(guī)護理比較注重飲食、行為和術后指導,其對心理狀態(tài)關注不夠。健康教育注重人性化,可以系統(tǒng)和全面改變患兒家長的認識和態(tài)度,繼而提高積極性[2]。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對手術相關知識、飲食及喂養(yǎng)方式、術前檢查方面的掌握程度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且焦慮和抑郁各指標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圍手術期實施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其抑郁和焦慮癥狀,并提高對相關知識掌握的程度。
參考文獻
[1]?連曉杰,王麗麗,宋夢琳,等.先天性手足畸形患兒家長心理問題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5):106-109.
[2]尼曉麗,韓二芳,茍麗,等.家長同步健康教育的延續(xù)護理在漏斗胸患兒Nuss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7):94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