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蘭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語文教學方法,它具有十分明顯的教學優(yōu)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限,綜合素養(yǎng)較差,教師有效地將思維導圖納入群文閱讀教學中,大大提高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03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系統(tǒng)閱讀,有效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拓寬學習視野。而在群文閱讀中積極融入思維導入,可以提升學生閱讀思維的清晰性,構建高效、科學的語文課堂。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嚴格按照大腦運行的規(guī)律進行深入思考,可以充分調動左右腦在思維、空間、圖像等方面的潛能,從而充分挖掘和開發(fā)人類整個大腦的各方面潛能,比如動作、創(chuàng)造、記憶等。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是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關鍵部分。在此階段,思維導圖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和行業(yè),小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要合理應用彩色筆、白紙。首先,學生要在白紙的中心繪制,保證留出足夠的空白。思維圖形是思維導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為了增強思維導圖的清晰度,學生可以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顏色,使用不同色彩將中心部分與分支部分有效連接。要盡最大努力保證思維導圖的美觀性,防止出現(xiàn)一條直線到底的現(xiàn)象。最后要保證思維導圖整個繪制過程都使用圖形。
二、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的直觀性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應用文群文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是重要任務。為了在群文閱讀中更好的應用思維導圖,教師要以思維導圖特點為基礎,將符號、數(shù)字、色彩、線條等因素有效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xiàn)出閱讀主題與閱讀信息間的密切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合理插入與教學相關的視聽內容,從而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生動性,更好的發(fā)揮思維導圖重要的引導作用,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群文閱讀教學中,快速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
比如在學習《找春天》這一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春天的認知和了解,教師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標注出自己喜歡的、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段落,深刻體會使用的描寫方法和技巧。通過深入分析和體會后,學生將會深刻感受本篇文章語言的魅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群文閱讀興趣,教師要以文章為基礎,選擇同一類型的文章,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群文閱讀。在設計思維導圖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以景物的顏色、動態(tài)等為基礎,制作思維導圖。為了增強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圖片作為思維導圖閱讀教學的輔導工具,從而將閱讀內容更加生動、直觀、立體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單調、枯燥的講解方式,通過使用思維導圖提升了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2.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功能
群文閱讀的最終目的是以一定閱讀主題為基礎,將同一個單元或者不同單元的文章有效整合在一起。而思維導圖具有豐富的功能,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可以為群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魯迅的文章時,要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文章為主要的教學對象,從而使學生全面、深入的了解魯迅先生。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文章。首先教師要將多個作品進行對比,然后制定一個關鍵詞,以這個關鍵詞為基礎開展不同層面的教學,鼓勵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尋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思路和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閱讀水平,而且可以擴散學生的思維空間。
3.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尋找閱讀連接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在記憶和認知方面存在著一定不足。當小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時,會出現(xiàn)瞬間記憶和碎片式記憶的情況,這樣無法達到預期的閱讀效果。而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歸納、總結和提取閱讀信息,建立不同閱讀文章間的連接點,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文章閱讀規(guī)律。比如在學習《草》《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古詩時,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古詩內容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清晰指出兩首古詩的不同之處。鼓勵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準確找到兩首古詩間的連接點,從而使學生牢固記憶兩首古詩,深刻領會兩首古詩的含義,認知和了解兩首古詩。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
群文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多篇文章閱讀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閱讀積累的機會。記錄自身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是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思維導圖是快速記錄閱讀感受的方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學生語文寫作水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比如小學不同年級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寓言故事,教師可以使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將寓言故事整合在一起。隨后,要求學生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在思維導圖中融入自己的閱讀感悟,有效整合寓言故事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質量將會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分析群文,使學生建立完善的閱讀體系。為了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思維導圖的直觀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整體上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梁健《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文學教育(下)》2019年第9期。
[2] 趙瑩瑩《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討》,《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9年第12期。
[3] 張娜佳《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應用》,《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年第1期。
[4] 羅玲梅《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語文課內外》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