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杜娟
【摘?要】目的:老年消化道潰瘍護理中循證護理模式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總計81例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隨機平均將其分為兩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40例歸為對照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的41例歸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兩組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優(yōu)勢顯著,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消化道潰瘍護理合理應用循證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其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消化道潰瘍;循證護理;護理模式效用
【中圖分類號】R19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55-02
老年消化道潰瘍屬于老年患者呼吸科臨床常見病,現(xiàn)階段受多種因素影響發(fā)病率顯著提升,雖然疾病平穩(wěn)期危險性相對較小,但是會嚴重影響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質量,且疾病發(fā)展存在誘發(fā)嚴重并發(fā)癥的可能。循證護理屬于一種新型會模式,有效改善傳統(tǒng)護理的主觀性和目的性不足,遵循依據(jù)開展護理工作,臨床應用效果理想[1]。本研究將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81例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和循證護理模式,對比其臨床應用效果,旨在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總計81例,選自本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6月,計算機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n=40)男女比例為24:16,年齡區(qū)間60-82歲,平均年齡(67.82±2.69)歲;觀察組(n=41)男女比例為25:16,年齡區(qū)間60-84歲,平均年齡(68.19±2.46)歲。患者均確診為消化道潰瘍,排除消化道嚴重出血患者。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颊呒覍僦?,簽訂知情文件。
1.2?護理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開展用藥和生活指導,密切關注病情變化。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模式,護理方法:(1)組成循證小組,依據(jù)優(yōu)質文獻收集疾病護理方法,準確評估患者具體需求,制定循證護理方案并嚴格執(zhí)行,制定應急方案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異常情況;(2)消化道潰瘍和生理因素密切相關,長期存在心理壓力容易導致降低腸胃粘膜抵抗力誘發(fā)潰瘍形成,老年患者常伴有各類疾病和慢性病,因此存在不良心理和過大心理波動,護理人員需要準確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采取有效心理干預措施,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能積極樂觀的面對治療和生活,從而提升其依從性,;可以通過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從心理和精神層面給予老年患者關懷和支持,確?;颊咝睦斫】党潭?,對疾病治療具有積極作用[2];(3)以循證知識為依據(jù),為老年患者制定合理生活和飲食方案,告知患者規(guī)律進餐,注意進餐速度;提醒家屬為患者提供燉、蒸或煮等方法烹調的食物,盡量為患者提供溫熱、味道清淡的非刺激性食物;潰瘍嚴重時需要盡量使用流質或是半流質食物,避免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鼓勵患者戒煙戒酒、早睡早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提升睡眠質量,提升機體抵抗力;(4)針對性解決患者疼痛或是反酸等不適感,盡量提升患者舒適度,利用有效治療效果獲得患者好評和信任,提升其配合度和依從性;密切關注并發(fā)癥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進行處理;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難免存在抵抗心理,護理人員需要耐心解釋,獲得家屬支持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保證治療效果。
1.3?指標觀察?利用自制問卷調查并評定患者治療依從性,總分100,依從性理想(85-100分)、基本依從(65-85分)、依從性較差(<65分),(總例數(shù)-依從性較差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治療依從性。
生活質量參考SF-36量表進行評估,總計8個維度共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理想。
1.4?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對研究數(shù)據(jù)和相關治療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利用(?±s)、百分率(%)表示,分別行t及 x2值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觀察組優(yōu)勢明顯,差異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護理干預后老年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n=41)患者生活質量評分(82. 87±4.21)分;對照組(n=40)患者生活質量評分(92. 45±3.12)分,經計算,(t=14.037 P=0.000),兩組護理干預后老年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理想,差異存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消化道潰瘍屬于消化系統(tǒng)臨床常見病,是因食管下段、十二指腸、胃部和空腸吻合處發(fā)生慢性潰瘍誘發(fā)的疾病,腹部疼痛不適、反酸、營養(yǎng)失調為疾病主要臨床癥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可能引發(fā)癌變[3]。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于患者飲食習慣及心理壓力,在對癥治療同時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協(xié)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改善心理狀況,確保治療效果。傳統(tǒng)護理以疾病為中心,護理時存在一定局限性,護理人員處理問題通常依據(jù)經驗,缺乏理論基礎,護理質量和護理人員素養(yǎng)具有直接關系,循證護理為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綜合科學的依據(jù)及患者實際需求為其制定循證護理方案,可大幅提升護理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老年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優(yōu)勢顯著(P<0.05),表明老年消化道潰瘍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老年消化道潰瘍護理合理應用循證護理模式,利用有效措施提升患者生活和用藥依從性,有利于提升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佟貴權, 李穎, 劉蕊,等. 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應用循證護理和預見性護理的Meta分析[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9, 17(4):670-673.
[2] 羅珊, 張沁蓮. 急診護理質量指標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2):136-137.
[3] 莊少芳. 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8, v.12(11):169-170.
[4] 王雪峰, 劉超. 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2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