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德育已成為現(xiàn)階段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xiàn)仍普遍有教師認為德育只與語文課堂有關(guān)而與英語課堂無關(guān)。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各國人溝通交流,傳遞文化精神。當中國的學生學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時,當與外國人溝通交流時,不僅僅對國外傳達的是字面意思,更多的是一個中國人的精神素養(yǎng)的傳達與展現(xiàn)。俗話說“育人先育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以育德的火花升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關(guān)鍵詞:滲透德育;教學方式;積極影響
一、 引言
小學英語是學生接觸英語的起始階段,應從小貫徹以德為本的思想,心中有德行,再開始學習理論性知識。老師也應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找到德育的切入多個結(jié)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同樣可以端正、培養(yǎng)良好的德行。所以,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也必須同樣重視小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
二、 為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育人先育德是民族興旺,國家昌盛的需要。不是都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嗎?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應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主義接班人,并且,“育德先育人,以教學為中心”是教育方針的基本原則。學校務必執(zhí)行,以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沒有德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沒有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念,將無法適應社會,并促進社會發(fā)展。即使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即使有條件可以出國留學或者出國旅游,但沒有一絲中國品德的滲透,在與外國人交往時,沒有體現(xiàn)出一個中國人的應有的社會價值觀念。那么,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精神并沒有得以體現(xiàn),不會進行更深一度的文化溝通交流,導致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或許會有偏差。所以,為了個體生命質(zhì)量的需要,道德學習是人與生俱來的需要。為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必須用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育我們的受教育者。
三、 小學英語教學中切入育德的教學方式
(一) 從日常用語教學中,滲透豐富的德育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所學的日常用語多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點和結(jié)合點,進行自然地滲透。如:教Hi. Nice to meet you.時,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在教Thank you這一最為常用的禮貌用語時,教師應側(cè)重于學生這一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告訴孩子們,得到別人幫助時要說Thank you,接受別人贊美時要說Thank you,收到禮物時要說Thank you。課堂上,我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印Good印章時,學生自然地說出Thank you。我還告訴他們,即使是自己的父母,為我們做了事情,或者送我們禮物,也別忘了說Thank you。因為只有對生活時刻懷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體驗心靈上的滿足與快樂。其次讓學生從講文明懂禮貌、尊敬老師、關(guān)愛他人等方面入手。鼓勵他們看到同學或者老師,能夠用“hello!”“hi!”等禮貌用語進行問候?;蛘邚纳鐣隆㈥P(guān)愛動物、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如: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Save our planet在講授這一單元時,可以與創(chuàng)衛(wèi)活動聯(lián)系起來,告訴學生:We have only one planet.讓學生成為小主人,讓他們各抒己見,針對我們生活的地球說一說它滿身的傷痕,長期下去的危害,再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拯救它等等。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方法,讓他們帶著這些見解和方法去參加實際活動,讓他們能更加認真地對待這件事。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動向,找準機會,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
(二)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引導小學生將德育知識以情感性或體驗性的思維和態(tài)度來加以把握,使其融入自己的熱情和激情
因此,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從而這理所當然成為加深德育滲透的最有效方法。但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強,都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有可能產(chǎn)生消極效果,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因此空洞、牽強的說教是必須要杜絕的。育德過程是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單是進行交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
四、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后的積極形象
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德行,便會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力,能夠在社會中與他人和諧相處,能夠帶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去往別的國家,討論著各種各樣的文化,獲得外國人的贊賞與認可。把中國特色主義的道德品質(zhì)帶到他國,從而使中國文化精神得以傳遞。使其能夠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能夠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中彰顯自我的主體,而不是在大眾潮流面前不知所措,甚至競相模仿。當小學生有了對正當行為的基本認識,那么他們就能在面對社會現(xiàn)象與行為時做出自己的正確道德判斷,從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還培養(yǎng)出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性格,擁有認識自己和認識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難、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共同生活等諸多方面的能力,這些對學生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五、 結(jié)束語
由此可見德育的重要性,它不僅關(guān)乎語文課堂,也是英語教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向?qū)W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滲透德育教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將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建設性人才。
作者簡介:
汪同玲,重慶市,黎香湖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