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港
摘要:電影本身具備的傳播屬性,使其具有非常高的傳播價值。電影傳播是依托故事本身或客觀事實,對觀眾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長期會形成一定影響力。本文將具體從中國電影視角,探究電影的傳播價值,以充分展現電影應秉持的正確傳播立場與傾向。
關鍵詞:電影;傳播;影響力;價值觀
引言:
電影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是傳播一些特定信息,引發(fā)社會思考或推動社會變革。不同國家、民族電影有著鮮明特色,傳播立場也不同。國產電影從產生到發(fā)展歷經了漫長的過程,在社會價值觀變化下,電影傳播業(yè)會受到沖擊,而作為大眾更愿意接受的傳播媒介,需承擔起引導社會、弘揚正確價值觀的重任。
一、對于價值觀的傳播價值
(一)個人主義價值觀
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下,人們對能帶來視覺沖擊的互動體驗更樂于接受,中國電影在電影市場中,越來越注重傳播內容的把控,無論是題材還是現實關注角度,都傾向于傳播主流價值觀。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范圍快速傳播并得到了年輕人追捧,個人主義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產生[1]。比如,《趙氏孤兒》是根據中國經典悲劇作品改編的,作品主要講述程嬰用自己孩子替換趙家孩子,忍受冤屈,而最終完成復仇的故事,但是導演在拍攝時沒有突出這一價值觀,而是采用現代價值觀去敘述故事,將程塑造成一個主動獻子、舍命救孤的形象,通過這種價值觀的樹立,表達對生命的看重及對個人意愿的尊重??梢钥闯?,國產電影越來越開始關注個人價值觀的塑造,逐步開始重視個體本身價值,雖然沒有受國外電影個人主義價值觀影響,但是電影正在將人們自我訴求喚起,更樂于關注個體意愿。
國產電影《青春期》在2011年上映引起大學生們的關注,該電影講述了主人公程小雨在青春期面對父母離異,肆意放縱自己,最終幡然醒悟的故事。電影中很多臺詞都體現了強烈個人主義,比如,“責任,那是你們上一輩的事”、“我的責任,就是放棄責任”等。因受家庭影響,她對未來充滿恐懼與彷徨,極度缺乏安全感與信心,反映出當時社會很多年輕人面臨家庭、社會變化而做出的價值觀選擇。
(二)主流價值觀
《建國大業(yè)》這類題材的電影,可以非常好的傳播主流價值觀,電影不僅有恢弘的敘事主題,還有龐大的明星陣容及壯觀的場景等,運用多種渠道、手段進行宣傳,使得電影上映前引發(fā)了廣泛關注。這類主流電影在商業(yè)市場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顯示了國產電影堅守主流價值觀的決心。在電影《戰(zhàn)狼2》中,有一個場景是中國工人與非洲人不愿拋下朋友離開,最后主人公冷鋒說道:“女人與孩子都上飛機,男人跟我沖出去”,充分體現了主人公勇于擔當與高度責任感,這些都是社會需要積極宣傳的主流價值觀。
二、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價值
電影不僅可作為道德觀宣傳的媒介,同時也是傳播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占地。電影《孔子》在2010年發(fā)行,向觀眾重現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該電影講述了孔子一生的經歷,從普通人角度描述了人們心中圣人形象??鬃又苡瘟袊^程中遭受的了非常多苦難,正是這段經歷使他的思想提升了一個新高度,與現實生活更為貼近,為形成中國傳統文化核心思想奠定了基礎。在電影《百鳥嘲諷》中,描述了新時代背景下嗩吶作為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正逐漸從人們生活中消失,間接的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逐漸遺忘的境遇。在社會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下,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沖擊著我國本民族文化,尤其是西方樂器帶給人們新奇體驗,逐漸使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遭到質疑。電影將深刻的社會問題毫無保留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加深了觀眾對本民族文化認同感,也掀起國產電影未來創(chuàng)作新風潮。
三、宣傳了中國形象
作為一種跨文化交流方式,電影已經成為國家軟實力體現,將中國形象自信的展現給世界各國,增加本國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已成為國產電影的一個重要傳播趨向。尤其是近年來,中國電影開始普遍向世界展現中國形象,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樹立起自信、勇敢、獨立的大國形象[2]。比如,《湄公河行動》,依據真實事件改編,展現了中國緝毒警察勇于與黑惡勢力搏斗、不惜犧牲的冒險精神,在維護國家與集體利益方面毫不退縮,也代表了新時期的中國形象。《戰(zhàn)狼2》取得了不俗的票房,這與電影所呈現的高度愛國主義情懷密不可分,也充分展現了中國面對復雜多險的國際環(huán)境,表現出的勇于承擔、不懼艱險的精神。雖然國產電影很多都借鑒了好萊塢藝術手法,但是能夠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使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激發(fā)出來,讓大眾從“超級英雄”的世界中抽出身來,回歸現實社會,只有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懷才能幫助國家變大、變強,成為自己最堅實的后盾。
電影因為題材的多樣化才使傳播范圍變得更廣、影響更為深遠。為此,中國電影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商業(yè)電影不斷增多,為了獲得更多利益,不注重價值觀的把控,使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等仍較為奉行,影響到電影正確傳播風向。為此,需要優(yōu)化題材與內容,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注重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將藝術性與現實結合,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為傳播媒介的價值。
結束語:
電影產業(yè)把握好價值觀取向是保證電影傳播能夠持續(xù)、深遠的前提,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電影創(chuàng)作,在給予人們精神享受的同時,也要積極傳播社會正確風氣、價值觀及傳統文化等,使電影藝術真正實現有價值的傳播。
參考文獻:
[1]? 丁輝.主旋律電影的政治傳播價值初探[J].傳播與版權,2017(08):87-88+91.
[2]? 魏李梅.新世紀知青文學的電影化傳播價值取向探析[J].當代電影,2017(05):179-182.
(作者單位:漢口學院傳媒學院編導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