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華
摘 ?要:本文以淺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簡便運算的能力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提升學生簡便運算能力決定性因素和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有效方法為主要依據,從注重數學算理教學、注重簡單意識培養(yǎng)、善于總結簡便計算算法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簡便運算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數學計算;簡便運算;數學算理
一、提升學生簡便運算能力決定性因素
針對數學分析和研究,最終發(fā)現會由很多影響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原因,主要因素為以下兩點。第一點,學生自身具備的簡便運算習慣的養(yǎng)成,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所以,在日常數學計算學習和練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計算習慣,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簡便運算能力。第二點,學生自身具備的數學運算律和算理以及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是影響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直接因素。學生要在數學計算中反復練習和計算,靈活運用,提升簡便運算能力和效果。
二、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首先,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在現在的教學課堂中采用了多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然后分小組討論,進行實驗,對實驗結果分析,在游戲中發(fā)現更多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在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開始重視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更好地體驗數學世界的奇妙,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有了改變。
教師會在課堂上設立一些游戲,讓學生融入到其中,從而學習想要學習的內容。比如以五年級數學中《可能性的大小》為例,教師可以提前制作一個大箱子,里面裝滿不同顏色的球,把箱子放在教室中間,讓學生去摸,摸到什么顏色的球,教師將顏色寫在板書上,每個人兩次機會。這樣就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到本節(jié)課的內容——可能性的大小。
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不再只是觀察,而是讓學生有了動手的能力。以五年級《比較圖形的面積》一課為例,學生可以自己制作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長方形、然后通過對比,比較圖形的面積大小。通過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的改變,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三、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數學算理教學
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掌握靈活、簡便的算理,使得學生可以有效使用算理解決數學計算問題,以此不斷提升數學計算質量。教師要針對學生簡便計算能力進行專門化訓練。從以下幾點進行訓練:第一點,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計算算理和算法進行訓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時間針對數學計算題進行訓練和計算。第二點,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基本特征和思維方式進行訓練,針對學生運算能力提升進行合理訓練。在解決一道數學計算題時,教師要求學生發(fā)揮思維想象力,使用多種手段解決數學計算題,進而可以構建算理知識框架。學生在掌握數學算理后,才能夠將算法和算理結合起來,使得學生輕松掌握計算方法,從中提取最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提升學生簡便運算能力。
(二)注重簡算意識培養(yǎng)
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簡算意識進行專門化訓練和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在教學中尋找靈活、簡單、便利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法和競賽教學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受簡便運算的價值和意義。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小數除法》時,教師要為學生設計20道小數除法題,為學生設計游戲競賽計算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以小組形式展開教學,在最短時間內得出計算結果的人則為獲勝。在數學游戲教學中,學生為最快得到真實答案,會適應簡便運算方法解決問題,以不斷縮短小數除法運算時間,使得小組可以獲得勝利。在簡便運算中學生獲得成就感,會對簡便運算方法產生濃厚興趣,而且,學生們在教師的積極鼓勵和引導下,可以自主對計算式子進行觀察和分析,找到解決數學計算的便利途徑,思維得以提升,進而可以快速、準確地提升簡便運算能力。
(三)善于總結簡便計算算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簡便運算方法形成良好計算習慣。小學五年級簡便運算一般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種,使用加法交換和結合律進行計算,需要學生仔細觀察計算題目,而且在計算時要具備湊整意識和能力。湊整就是將兩個及以上數字相加得到整十或者整百的數字,也就是a+b=b+a,(a+b)+c=a+(b+c)。第二種,使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也就是a×b=b×a,(a×b)×c=a×(b×c)。第三種,使用減法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也就是a-b-c=a-(b+c)。第四種,使用除法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也就是a÷b÷c=a÷(b×c)。第五種,使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也就是(a+b)×c=a×b+a×c。第六種,使用混合運算方法進行簡便運算,尋找計算中的數字形成搭檔進行計算,比如0.25和4,1.25和0.8等。學生在數學計算題中,要構建解題思維,具備簡便運算意識,善于計算性質定律進行計算,打破傳統計算常規(guī)進行。通過拆數和組合進行計算,連接好每一個數字的關系和思維,掌握數字計算的常規(guī)和意識進行計算,以此不斷提升簡便運算能力。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教師要善于使用交換和結合律解決數學問題,根據分母之間關系進行計算,通過轉化分母進行簡便計算,以此不斷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簡便運算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簡便運算是小學數學運算的主要內容,可以提升學生思維,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學習具有一定價值。因此,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簡便運算能力的訓練,設計游戲化競賽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數學運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范影.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19(20):6-7.
[2]易志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簡便運算能力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3):89.
[3]馮莉秋.淺談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26-227.
[4]楊金平.如何有效提升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簡便運算的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