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有效課堂的概念已滲透到各個學科的基礎教學活動中,對教師的課堂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學方法。初中化學作為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觀察等方面的素質培養(yǎng)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在實際的化學課堂中,學生仍然對化學存在“理解不了”“學不會”等現(xiàn)象,阻礙學生的知識增長,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有效性研究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不僅對學生的知識積累、科學認知起到幫助,還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保持理性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的探究精神,對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然而,在部分地區(qū)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對課堂的內容和活動細節(jié)的把握存在不足,對學生化學知識的打牢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也阻礙有效課堂的順利實施。因此,本文從運用生活化案例、設置問題化化解、尊重差異化現(xiàn)象三個方面,對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
一、運用生活化案例,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熱情
化學知識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當中,將生活中的事物或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直觀理解和學習熱情,同時,以生活化的視角進行學習也幫助學生對概念化的知識進行掌握和運用,提升化學問題的應用能力。因此,在化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容,運用生活化的案例或事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使學生的參與熱情得到激發(fā),保證有效教學的活動效果。
例如:在“氧氣”的教學中,考慮到這節(jié)內容是圍繞氧氣的性質進行學習和探究的,為了使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氧氣的溶解性,也就是水與氧氣的相互融合的化學現(xiàn)象,因此我設置了一個生活思考題:“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可以解釋氧氣的溶解性?”學生在聽到題目后,都紛紛地展開對氧氣和水的思考,想到事例后趕緊舉手回答:“水缸中的金魚”“海洋中的生物”等,這時,我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之后,展開對氧氣溶解性的總結和講授任務,學生都能主動地認真聽講。通過對生活實例的聯(lián)想,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化學與實際生活的內在關系,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和能動性。
二、設置問題化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質量
課堂問題是有效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問題的設置不僅能讓學生在思考解析中對知識點進行鞏固,還能使教師對學生的學情變化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有計劃地調整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安排,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化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學情,靈活設置問題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避免超綱、超限等無效問題的產(chǎn)生,從而確保有效課堂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溶液的形成”的教學中,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等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學生已初步掌握溶液的特性和組成部分,為了提升學生對其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我設置了以下課堂問題:
1.在一定溫度下將a克氯化鈉溶于b克水中,向得到的食鹽水加入c克氯化鉀,完全溶解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___。
2.a克氯酸鉀和b克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到不再放出氧氣為止,得到固體剩余物c克,溶于d克水,濾除不溶物后,得到無色透明的溶液,其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溶質的質量為___克。
3.食鹽易溶于水,難溶于植物油;硝酸鉀易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質溶解性有_____、_______決定。
通過課堂化學問題的有效設置,不僅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程度,還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對學生探究性思維意識的塑造具有促進作用。
三、尊重差異化現(xiàn)象,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發(fā)展
學生因家庭環(huán)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在課堂知識的掌握中,難免出現(xiàn)理解不足、解析錯誤等現(xiàn)象,導致學生的課堂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如不及時糾正和引導,將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等心理活動,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和知識發(fā)展。因此,在化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差異化現(xiàn)象,及時調整教學形式和授課方法,從學生個體的發(fā)展需求出發(fā),開展小組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活動,積極指導學生的理解方向,從而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效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化學式與化合價”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化的現(xiàn)象,我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以小組混搭的形式展開合作“幫扶”的學習活動,并設置一些探究問題,供各小組之間進行討論:
1.化合物KMnO和K
MnO
中不同之處是_____。
2.判斷題:
(1)化合物中,氧元素一定顯-2價。( )
(2)化合物中,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
通過小組探究、問題學習的方式,在兼顧個體學生基礎不足的情況下,從而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綜上所述,有效的化學教學,不僅幫助學生在課堂知識的獲取上更加高效和深入,還能促進學生對化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堂環(huán)境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意識,從而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和教育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教育基礎。
參考文獻:
[1]古金彬.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廣西教育,2017(17):51-51.
[2]高晴.試析初中化學有效課堂的研究與探索[J].都市家教:創(chuàng)新教育,2017(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