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冰晶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需要后人不斷的繼承和發(fā)展。在我國古詩詞發(fā)展的歷史中,出現(xiàn)了李白、蘇軾等眾多的大師,但是隨著古詩詞的發(fā)展逐漸衰落,人們對古詩詞學習不夠重視,并且古詩詞欣賞能力也逐漸缺乏。群文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文章中結合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幾點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實踐思考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古詩詞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古詩詞字詞的理解和背誦,課堂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不利于學生思維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古詩詞閱讀積極性,喪失古詩詞學習興趣。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借助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掌握語文閱讀的精髓。
一、結合題材內容,開展群文閱讀閱讀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歷史中,古詩詞非常的豐富。古詩詞的題材總體可以分為愛情詩、閨怨詩、山水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詠史詩、送別詩、思鄉(xiāng)詩等。高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并沒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布在教材的不同章節(jié)。因此,在古詩詞群文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合理利用教材內容,打亂教材的教學順序,對相同題材的古詩詞集中講解,讓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古詩詞思想情感,體會相同題材中不同詩歌的差異,提高古詩詞閱讀教學的質量。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歸園田居(其一)》的群文閱讀中,此古詩詞是一首山水田園詩,教師可以將選修中《春江花月夜》、《夜歸鹿門歌》、《積雨輞川莊作》、《新城道中(其一)》進行設計,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在《歸園田居(其一)》中描述詩人歸隱之后的生活和感受,抒發(fā)作者辭官歸隱之后的越快心情以及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同時隱含詩人對官場黑暗生活的厭惡,體現(xiàn)詩人追求自由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而《春江花月夜》則是以月作為主體,以江作為場景,描述出優(yōu)美渺遠和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表達動人的離別情緒,并且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創(chuàng)設出深沉寧靜的境界。結合題材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突破學生的古詩詞難以區(qū)別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審美水平。
二、結合古詩詞意象,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古詩詞的美在于其含蓄,想要展示美的效果,大多利用意象進行創(chuàng)造,掌握古詩詞意象可以加深古詩詞閱讀。古詩詞的影響比較多,在古詩詞教學中意象都非常多,主要有樹木類,如松柏、竹子、洋流等;花草類,如蓮、梅花、菊花、紅豆、紅葉等;鳥獸類,如鷓鴣、寒蟬、沙鷗等;時令節(jié)日,如春、秋、中秋、重陽以及清明;地點類,如長亭、陽關等地點類等等。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的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其意象,將《馬嵬》、《登岳陽樓》、《揚州慢》、《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進行設計,開展群文閱讀?!妒竦离y》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采取浪漫主義的手法,發(fā)揮想象力,對蜀道的崢嶸、突兀、強悍和崎嶇進行再現(xiàn),借助此種方式歌詠蜀地山川的壯麗,顯示出詩人的浪漫主義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情感。《馬嵬》是晚唐時期李商隱的代表作,詠嘆馬嵬事變,借助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表達對誤國者的痛恨心理,具有諷喻之意。《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代表作品,通過對岳陽樓所見,將洞庭湖水的氣勢和形象真實展現(xiàn),表現(xiàn)自己政治生活的坎坷,在詩句的最后表達作者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凄傷。結合意象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意象表達相同的內涵,相同的意象表達不同的情感,體會古詩詞中的情感。
三、結合思想情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古詩詞中包含有豐富的情感,情感表達方式非常的含蓄。通過古詩詞的閱讀,可以從字里行間體會其中的情感內涵,不需要直白的表達。如果學生缺乏古詩詞鑒賞能力,難以體會和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在古詩詞中主要的情感內涵有憂國憂民、建功報國、思鄉(xiāng)壞人、離別愁緒以及生活雜感等內容。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選擇相應的思想情感進行群文設計,根據(jù)情感類別對其進行細化區(qū)分,結合相應的古詩詞,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古詩詞閱讀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詠懷古跡(其三)》的群文閱讀設計時,引入杜牧的《過華清宮》、杜甫的《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樓》等古詩詞。在深入分析的過程中,《詠懷古跡》結合歷史人物的人生,表達自己的理想、感慨和悲哀;杜牧的《過華清宮》的閱讀中,結合貴妃飛騎送荔枝的事情,揭露出統(tǒng)治者的昏庸和腐朽;《春望》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出時代離亂的痛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則是表達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在《登樓》中則表達詩人對國家和名族命運的擔憂。高中語文古詩詞群文閱讀中,結合其思想情感,引入相應的古詩詞,鍛煉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結語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借助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構建具有開放性和活力性的課堂。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古詩詞題材內容、利用古詩詞意象以及古詩詞思想情感,選擇適合的群文閱讀內容,推動群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閱讀和鑒賞能力,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興桑.高中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7.
[2]劉佳音.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