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婷
摘 要:在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當中,地理實踐能力是其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能不斷的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促使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在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中,為了使得課程開展價值得到展現(xiàn),教師也應該不斷的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進行培養(yǎng),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生成?;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實踐能力;培養(yǎng)
前言:
目前,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逐漸的成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關鍵的導向。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僅僅的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也應該做到“立德樹人”,將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推動落到實處。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的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鍛煉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等,使學生獲取到更加全面和綜合的發(fā)展。
一、構(gòu)建自學模式,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新課改倡導,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開展中一定要不斷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彰顯主體精神等,不斷的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得其得到更多。所以,在地理教學的實際開展中,為了讓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得到提升,教師首先就可以為學生進行自學模式的構(gòu)建,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課程中積極參與,使得其的能力得到鍛煉。
例如,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脑鰪娊虒W的開放性,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暢所欲言,侃侃而談。如,在教學的開展當中,教師不要只是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可以將更多的實踐因素融入到其中,如可以帶領學生閱讀地理雜志、觀賞記錄篇、引導學生小組探討、自主收集資料,這些都能不斷的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的能力生成,使得其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鍛煉。
二、貼近實際生活,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地理這一學科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是非常強的,和人類的實際生活往往是息息相關的[1]。在日常的學習當中,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對知識學以致用,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有效的運用。所以,在地理教學的實際開展中,為了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增強,教師也應該盡量的貼近實際生活,不斷的挖掘一些相關的地理素材等,從而在地理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構(gòu)建起橋梁,讓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動力滿滿,將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性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每年汛期到來時,教師都可以更好地結(jié)合這一背景,貼合實際生活帶領學生分析,使得學生的實踐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如:“在我國,哪幾個城市容易出現(xiàn)由暴雨引發(fā)內(nèi)澇的情況?”“當發(fā)生城市內(nèi)澇時,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進行及時的補救呢?”并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相應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積極的思考,不斷的轉(zhuǎn)動思維等,使得其可以利用一些已經(jīng)具備的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在局限的課程中收獲更多。
三、開展模擬實驗,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在地理教學的實際開展中,地理模擬實驗是教師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具有著較強的形象化、直觀性,能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某一概念、某一知識點,對事物的本質(zhì)更好的進行揭示。所以,在教學的開展當中,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力,也可以開展模擬實驗,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的加強[2]。
例如,在講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實驗,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這其中得到提升。如,每組需要事先的準備好玻璃杯兩個,將熱水倒入其中一個玻璃杯,用杯蓋子將玻璃杯蓋好;在另一個杯子當中,應該先將少量沙子放置其中,再將冰塊放入其中,進行幾分鐘的擱置。最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杯子,小水珠在杯子上出現(xiàn),對蒸發(fā)環(huán)節(jié)進行模仿;將杯子蓋子進行翻轉(zhuǎn)模仿降水;第二個杯子中沙子變濕,對下滲進行模仿等。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觀察,更好的加深知識理解,使得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四、拓展戶外實踐,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盡量的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大力的開展戶外實踐,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3]。
例如,可以在校園戶外中不斷的鍛煉學生的測量和觀察能力;讓學生下載“星空觀測”、“氣象監(jiān)測”等軟件等,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將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性展現(xiàn)出來。
結(jié)論: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高中教師在地理教學的開展中,不斷的鍛煉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是非常關鍵的,能展現(xiàn)課程價值,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及綜合的成長和發(fā)展。所以,在課程中,教師一定要不斷的加強在此方面的關注,為學生構(gòu)建自學模式、貼近實際生活、開展模擬實驗、拓展戶外實踐等,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方平,李鳳.芻議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提高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踐[J].學周刊,2019(32):40.
[2]凌日云,黃愛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剖析[J].學周刊,2019(32):43.
[3]趙建能,趙文權.解析高中地理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