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錦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學方式也隨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探究性實驗是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科學問題,培養(yǎng)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使學生更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探究性實驗;建構主義;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效率
一、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把探究性實驗作為化學的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化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正式提出。大綱指出:教師應“適當引入一些探究性實驗”,“應逐步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實驗”,“探究性實驗和綜合實踐活動能較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F(xiàn)在,中考化學試題已經(jīng)將探究性實驗滲透到各題的方方面面,從我國國情出發(fā),通過探究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驗能力,這是時勢所趨。
二、現(xiàn)在初中生學習化學的特點
九年級化學,需要記憶的知識很多,若果死記硬背,對于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不利。新時代的學生對于各方面的信息來源接觸比較多,思維具有開放性,如果老師通過形成性的知識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會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三、探究性實驗的應用策略
所謂探究性實驗,就是在不知曉實驗結果的前提下,通過自己實驗、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從而形成科學概念的一種認知活動。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
學生的認知過程是需要時間,是要建構知識的體系才行?!翱茖W探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也是改革的熱點和難點。所以,我在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探究的教學中,非常注重“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這四方面操作。這兩年來,我在初三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讓學生掌握探究性實驗的方法, 并要求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去研究問題
學生要進行探究性實驗,那么一定要掌握好實驗探究的方法??茖W實驗探究有八個要素,包括:提出問題 → 猜想與假設 → 制定計劃 → 進行實驗 → 收集證據(jù) → 解釋與結論 → 反思與評價 → 表達與交流。通過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學習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習品質(zhì)。
實驗方法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行的,它包含的要素比較多,這需要反復學習和操作。同時,在學習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情感,多鼓勵。對于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或失敗,要求學生認真做好分析,要杜絕粗心大意,不能隨意放棄,并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去對待。
在開展探究性實驗時,老師的示范性是非常重要的。諺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例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這一課實驗教學,由于學生對于化學是初入門,什么也不懂。于是,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探究性實驗的八個要素先讓學生學習。課前做一些準備,學生每人帶一支蠟燭、火柴、小刀回來,我給每位學生配備燒杯、石灰水、玻璃棒。還給學生準備好“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的探究性實驗方案。課堂上師生共同來完成這個實驗,在進行實驗時做好引導和啟發(fā)。并且,要求每位學生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填好實驗報告,一步一步地完成這個實驗。實驗完畢,選一些學生上臺發(fā)言。這次實驗,學生是非常深刻的,在潛與默化中也掌握了探究性實驗的方法。
(二)分組開展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重視實驗過程的指導
開展探究性實驗,形式是很重要,是個體方式還是分小組方式呢?我認為以小組為單位好些。例如,在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zhì)”時,學生是在實驗室上課。實驗前做好準備工作,每兩人為一組開展合作性探究性實驗,按照實驗探究的步驟去研究。有的學生膽小,有的學生比較笨,我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對于每一位學生,我通過走動來到旁邊做好指導,甚至手把手教他們,鼓勵他們大膽去做,對于做得好的給予表揚。
(三)認真填寫好實驗報告,寫好實驗小論文,學會善于歸納總結
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得出,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學生不但要會做實驗,還要通過實驗探究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研究得出某些結論。同時,我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實驗報告,甚至寫出小論文,養(yǎng)成好習慣。因為這種嚴謹?shù)膽B(tài)度對以后工作都有幫助,對目前的化學考試好處就更大了。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實驗交流,提高對科學實驗探究的興趣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把人的需要層次發(fā)展為七個。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激勵理論,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開展“怎樣防止我校自行車棚銹蝕”這一課題的探究性實驗教學時,我讓學生按照探究性實驗的步驟設計好。尤其是設計方案,通過比較綜合一個好的方案去實施。
學生按照實驗探究的步驟去做,每天記錄好現(xiàn)象,必要時拍照,做成斗音,7天后交流。在開展實驗交流時,我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進行。
(五)公布、張貼實驗過程的數(shù)據(jù)、圖片、現(xiàn)象、結論
對于“怎樣防止我校自行車棚銹蝕”這個實驗探究的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將每一組的實驗記錄、所拍照得到的圖片進行張貼。由于圖文并茂,學生通過看一看,取長補短,能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揚優(yōu)點。并且,將實驗研究成果進行公布,也肯定學生的成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奮度起碼保持一個星期。
(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發(fā)言交流
在進行 “怎樣防止我校自行車棚銹蝕”的實驗時,要求學生除了記錄、拍照外,還要求學生做成斗音,并在課堂上放給同學們看看。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做好發(fā)言,師生還做做點評,對于成功、優(yōu)秀的小組進行表揚肯定。這符合激勵理論中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包括個人成長、發(fā)揮個人潛能、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需要。
由于這個實驗處理得當,效果非常好,也使到激勵和實驗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了,學生學習化學更信心。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
四、開展探究性實驗的成果的比較
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 提升教學效率。通過兩年多的研究,實行探究性實驗教學效果顯著,下表為2017年至2019年,我所教的班級參加我區(qū)初中化學實驗考核的一些數(shù)據(jù)。
從表格的數(shù)據(jù)可知,未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與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有鮮明的對比,實施了探究性實驗教學,成績逐年提高,并且優(yōu)良率比較高。
綜上所述,在化學科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到課堂內(nèi)外結合,使“理念”轉(zhuǎn)化為“行為”。通過科學實驗探究,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豐富的探究活動,掌握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化學的素養(yǎng)。這對當前“把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也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丁文楚. 探究性實驗與研究性學習[J]. 化學教學 ,2005(1):7-8.
[2]高淑. 初中化學探究性學習模式實驗研究[J]. 考試周刊, 2017(73).
[3]郭晴秀. 初中科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 2013.
[4] 安文鑄,《在基礎教育的真實世界里耕耘》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