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提倡再教育工作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素質教育,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學部分被重視起來,德育工作著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各方面的品德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成為社會中高品質道德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高中是學生成年之前的關鍵性教育階段,也是塑造學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關鍵節(jié)點,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是幫助引導學生走向正確道路的引路人。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教學理念
引言: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室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生的品德教育是他們除了學習專業(yè)課程以外的重要的考核目標。高中是學生重要的人生轉折階段,樹立學生保持正確的三觀,在當下倡導綜合素質教育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許多學校都還沒有認識到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做的還不夠全面。
1 開展德育工作的作用
(一)正確引導學生形成思想道德觀念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技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導致高中生接收到的各類信息也越來越多。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讓多種多樣的信息和價值觀在短時間內得到了迅速的傳播。這就導致高中生的思想和觀念都會因此受到影響。高中正是思想道德意識形成的關鍵階段,許多外來信息和言論的傳播,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高中生的思想。在這個高中學生接受德育引導的關鍵階段,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引導學生正向思考問題,提高道德素質水平,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重要任務之一。
(二)提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
在新課改的理念之下,高中階段就是提倡能夠讓學生得到各方面的發(fā)展,提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時刻。因此,老師的教學任務就要在這個階段轉變教學理念,將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只注重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他們思想和其他素質的提升。所以此時就要轉變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三)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新課改中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美育等工作,學生不僅要學習應試的科目,還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道德素質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全方位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高素質道德的人。高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效的貫穿在實際管理教育的工作中,組織引導學生參與道德教育活動,幫助他們成為擁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的優(yōu)秀人才。
2 開展德育工作的理念
(一)將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貫穿在日常教育中
在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內容不脫離實際,保證與現(xiàn)實社會的有效聯(lián)系,與社會中整體的觀念和國家實行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德觀是相符的,是符合我國當前人民平均的生活質量水平的,與國家的整體教育規(guī)劃相對應。在日常教育中貫穿道德教育理念,不要太生硬的為學生灌輸,要讓學生從自身生活和學習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為自身帶來的正面效應。
(二)堅持“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出發(fā)點,進行全面的了解且對癥下藥。根據(jù)學生專業(yè)、思想、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還要從社會需求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社會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出發(fā)。社會中對人才的要求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學生專業(yè)能力的要求,還有對品行和人才素質的要求。所以班主任在進行工作時,要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以尊重和理解學生為出發(fā)點進行教育工作。
(三)堅持從實際出發(fā)的德育教育原則
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從實際出發(fā)。在工作中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以及社會發(fā)展的變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教育工作的方向,以此來引導學生與社會接軌,成為一個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保證教育工作具有活力和針對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3 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
所謂“言傳身教”,老師自身需要保持修養(yǎng)和素質,他們的一言一行才會真正的影響到學生。教師不僅要在課上保持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和修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和思想品德也會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意識到自身影響力的作用,自然會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最終導致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在得到學生尊重的同時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遇事不慌亂等等都是學生會學習的行為,同時在與學生的相處中要平易近人,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是輕松愉悅的。高中正是學生思想敏感的時期,這時候教師的任何過激行為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此時班主任就需要在平時多觀察學生的行為,與他們增進溝通和了解,在溝通中引導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思想,為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同時引導他們形成良性的競爭意識和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增強班級的積極性和凝聚力。
(二)避免說教式教育
高中正是學生叛逆期頻發(fā)的階段,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周圍的人一味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說教糾正,更會導致他們形成逆反心理。特別是班主任如果與某個人進行單獨談話,在班級中就會形成小團體的風氣。因此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要從周圍環(huán)境出發(f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德育班級活動,讓學生自己搜集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小故事進行表演,或者讓學生制作德育主題的黑板報以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電影和紀錄片等。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學生的想法為教育出發(fā)點與他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了解他們看到問題的方式,從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是如何理解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
結語: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做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在教育工作中從實際出發(fā)轉變教育理念、擺脫死板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道德思想。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想,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做出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對社會發(fā)展有益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2] 單小燕.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6(20):238.
[3] 張志剛.論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班主任教學管理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01).
[4] 鄧建都.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實效性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