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大陽鎮(zhèn)中學位于我國偏遠的山區(qū),雖然,我國在偏遠地區(qū)的師資力量的投入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很難在短期內有顯著的效果。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偏遠農村地區(qū)的英語課程教學所使用的教具以及教學設備都處在極其落后的水平,教學設施難以滿足教學設備的要求,難以產生有效的學習效果。另外,由于優(yōu)質的師資力量仍然比較缺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導致課堂效果簡單、枯燥、乏味。在課堂上,老師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學質量低下。本文從甘肅省偏遠地區(qū)的英語課程教學問題入手,進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以期改善偏遠地區(q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區(qū)域;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實施措施
一、 引言
我們知道,一般學?;蛘呓逃块T在評析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時,主要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以及課后的表現,兩者之間是否有明顯的區(qū)別來判斷英語課程的質量和有效性。如果之間的差異不是很明顯,并且?guī)缀踮呌谝恢?,則表明教學效果良好,反之亦然。偏遠地區(qū)的初中英語課程的效果和一些發(fā)達的城市做比較的話,差異性還是很明顯。因此,本篇文章從偏遠地區(qū)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再現的諸多問題出發(fā),以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大陽鎮(zhèn)中學為考察對象和實際案例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具體措施和辦法,以此可以給其他偏遠地區(qū)提供借鑒的案例。
二、 偏遠地區(qū)農村英語課程教學的不足之處
(一) 英語課程教師的角色定位出現偏差
不難發(fā)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大多數的農村教師仍然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長久時間下來,傳統(tǒng)的教學架構已經很難契合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老師依舊是課程的主導者,老師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課堂上僅僅是接受老師灌輸式的教育,并完成老師派發(fā)的作業(yè)和任務。另外,英語課程教師對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見,教師不僅僅是課堂中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導者,也是課堂的控制者。教師不能隨意地發(fā)揮,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反饋,所以教師在課前要妥善備課,根據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教學方案,以此來實現教學的良好效果。
(二) 小組活動設計不科學、不合理
一些農村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想極力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改善課堂的氛圍,因此,他們會設計很多的小組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通過觀察,并沒有實現良好的提升效果。雖然,小組活動的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盲目地開展小組活動。這樣不僅看不到顯著的效果,而且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承受負擔。因此,教師需要在設計活動之前,不僅要對設計的課程主題有全方位的了解,更需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將課程目標和學生的需求相互結合,實現教學成果的提升。
三、 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具體途徑
(一) 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務必要依據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老師可以將教學的主要內容巧妙的和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們既能融入活動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比如,初中七年級英語課堂在學習Lesson 56的時候,掌握英語單詞“weather, cloud, rain, snow, sun, wind”等關聯(lián)天氣的單詞時,我們可以設置一個“看圖描述”的活動,在實施活動前,讓學生們準備好自己喜歡的天氣。首先,四人一組劃分,然后,老師展示關于天氣的卡片,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互相提問,手里拿到的卡片顯示的天氣是什么,然后再進行天氣的描寫,這種天氣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影響,學生輪流描述,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二) 教學評價機制要科學
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對于評估教學效果方面存在積極的推動效果,在進行合理的教學評析過程中,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下課后的表現,及時收集學生在課后的反饋信息,摒棄那種一味地依據作業(yè)的完成度以及測驗的成果這種單一的方式來評判教學的質量。教師或者學校領導要在堅持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評判,教師本身要從教學的評判結果中找到自己授課方法的不足之處,以便加以改良。
(三)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我們知道,即使是同種事物或者個體之間也是存在細微的差異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之一,其內在需求以及課堂表現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這就要求農村英語教師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嚴重的叛逆時期,很可能對英語課程或者教師產生敵對想法。所以,老師要注意課后進行情感交流,維護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積極督促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自主學習英語的水平。
四、 結束語
總之,通過對大陽鎮(zhèn)中學英語課堂的綜合評析,國家務必要加大對農村偏遠地區(qū)的投資水平,不管是從經濟、教學設施以及教資力量上,縮短和城市初中教學水平之間的差距。要求偏遠地區(qū)英語教師要擁有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此來提高整體農村的英語教學有效性,實現教育事業(yè)同步發(fā)展的目標和國家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吳東菊.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實踐探索[J].散文百家旬刊,2016(6):204-205.
[2]李素平.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淺探[J].新課程(中學),2016(11).
作者簡介:
李克明,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大陽鎮(zhèn)中學。